- +1
韓國史學者、中山大學副教授黃永遠因病去世,終年37歲

黃永遠(1987-2024)
韓國史學者、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朝鮮語系副教授黃永遠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8月9日在韓國首爾去世,終年37歲。
據中山大學發布的訃告介紹,黃永遠1987年4月出生于浙江溫州,2010年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2013年碩士畢業于復旦大學,2019年博士畢業于韓國高麗大學,2019年7月受聘為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助理教授,2022年4月晉升為副教授。
黃永遠副教授的研究方向為朝鮮半島近現代史、中韓關系史、朝鮮半島國別和區域研究,曾發表論文《日據時期朝鮮的漢醫學教育與傳統漢醫學的嬗變:以漢醫學講習所為中心》(《醫史學》第27卷第1號,大韓醫史學會,2018年,第1-48頁)、《被掩蓋的醫生團體:日據時期朝鮮東西醫學研究會再探》(《史林》第59號,首善史學會,2017年,第169-198頁)、《明清時期的醫生與地域社會——以江南地區的儒醫為中心》(《延世醫史學》第20卷第1期,延世大學醫學院,2017年,第97-117頁)、《改革開放前朝鮮文化對中國的影響:以1950-70年代中國輸入的朝鮮電影為考察中心》(《東方學志》第177號,延世大學國學研究院,2016年,第335-366頁)、《偽滿在朝鮮的領事館設置與僑民管理初探》(《東北亞歷史論叢》第52輯,東北亞歷史財團,2016年,第327-353頁)、《開港期韓國的國、漢文論爭》(《燕園史學》第九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245-268頁)、《近代轉換期的書籍與知識體系變動——以<皇城新聞>的廣告為中心》(《大東文化研究》第81輯,成均館大學大東文化研究院,2013年,第321-345頁)、《19世紀末20世紀初東亞文化交涉視野下的朝鮮樣貌——以清末中國從日本輸入的書籍為中心》(《韓國學報》第23期,2012年,第236-252頁)、《“韓國魂”:民族精神的話語言說與歷史建構(1900-1940)》(《韓國研究論叢》第23輯,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2011年,第374-398頁)等。
黃永遠副教授曾多次在澎湃新聞發表原創文章,內容涉及“慰安婦”問題,在日朝鮮人問題,韓國新天地教會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