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宣布提前去職,被輿論批評“不負責任”

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7日宣布提前去職,以帶領比利時法語革新運動黨參與今年6月6日至9日舉行的歐洲議會改選。鑒于米歇爾宣布去職決定適逢歐盟對外政策面臨關鍵時刻,他的這一舉動被歐洲輿論批評“不負責任”。
米歇爾1975年生于比利時,2014年至2019年任比利時首相,2019年7月當選歐洲理事會主席并于12月正式就任,2022年6月連任,任期原定今年11月結束。
米歇爾說自己6日已向歐洲聯盟領導人通報去職決定,并稱選擇在1月公布去職是想為歐盟選定其繼任者留出充足時間,“如果有政治意愿不讓(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出任歐洲理事會臨時主席,“有不少工具”可供使用。
按照米歇爾說法,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可經由“簡單多數”表決修訂程序性規則,提前任命新主席。他說,歐盟領導人最晚要在今年6月歐洲議會改選后舉行的那次峰會上確認候任歐洲理事會主席何時上任。
匈牙利定于今年7月至12月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如果歐盟領導人不能在此之前選定米歇爾的繼任者,歐爾班或將接替米歇爾臨時掌管歐洲理事會。
歐爾班被西方國家視作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歐洲的最親密盟友,多次反對歐盟軍援烏克蘭,去年12月還警告可能就對烏軍援“踩剎車”。
歐洲理事會是歐盟最高決策機構,決定歐盟總體方針,由歐盟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歐洲理事會主席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組成。
路透社報道指出,米歇爾宣布去職適逢歐盟對外政策面臨關鍵時刻以及軍援烏克蘭、中東局勢等議題,這一決定因而招致批評。歐洲議會中左翼政黨“復興歐洲黨”的荷蘭議員索菲·因特費爾德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指認米歇爾是“在風暴中棄船的船長”。“如果你對歐盟的命運如此漠不關心,你作為(歐洲議會議員)候選人的可信度又能如何?”
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法學教授阿爾貝托·阿萊曼諾也在X上寫道,米歇爾決心競選歐洲議會議員、追逐個人政治生涯,“自私且不負責任”。
按法新社說法,五年一次的歐洲議會選舉通常會引發圍繞歐盟領導層人選的“激烈討價還價”,米歇爾此時宣布去職也引發外界對其他歐盟領導人人選交替的關注。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任期也定于今年11月結束,她迄今未公開談及是否謀求連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