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西北望︱中俄關系:走出俄烏沖突的迷霧(中)

趙華勝/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2022-08-02 14:14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研究所 >
字號

筆者持應保持中俄關系的看法,不過,理由和角度與前文所述“保持派”不盡相同。它不是出于親美或反美,也不是出于親俄或反俄,而是以國家關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俄關系是正常的國家關系。作為國家關系,它受國內和國際因素的復雜影響,而雙邊因素尤為重要。與中國沒有直接關系的外部因素,諸如俄羅斯國內發展好或是不好、它在俄烏沖突中獲勝還是失敗、它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好轉還是惡化,這些都對中俄關系有某種影響,但它們不是決定中國對俄政策的關鍵條件。中國與各種類型的國家都發展關系,包括不同宗教、不同政治文化、實行不同對華政策的國家,自然,也沒有理由不與俄羅斯發展關系。況且中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在對外關系上不受他國要挾。

中俄又是非常友好的關系,對此無需贅述,雙方都認為兩國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中國視俄羅斯為大國中關系最好的戰略伙伴。俄烏沖突雖然劇烈,但它不是針對中國,中國可說是局外人,未被直接牽涉在內。在這種情況下,保持與俄羅斯的正常關系是自然的選擇,不僅是與俄羅斯,與烏克蘭和美歐也是同樣。當然,這不是說中國沒有自己的立場

中俄關系還對中國有重大利益,這不僅僅局限于前述的大國博弈。有看法認為,中俄關系對中國利益不大。這種看法不符合事實,它的認識方法也有失偏頗。

通常認為俄羅斯對中國利益不大的看法主要是從外貿的角度,特別是從與歐洲和美國相比較的角度。

從這個角度看,美歐的重要性確實大得多。2021年,歐盟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貿易額為8200億美元,中國順差2000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但是最大的單個貿易國,中美貿易額為7500億美元,中國順差4000億美元,美國和歐盟占中國外貿總額的25%多。

俄羅斯在中國最大外貿伙伴中名列第11,2021年貿易額為1468億美元,只占中國外貿的約2.4%,中國逆差100億美元左右。中俄貿易的近期目標是2000億美元,實現之后仍與美歐相差巨大,而且中國的貿易順差也主要來自美歐。除了貿易額外,在投資、金融、科技等領域,美歐對中國的利益也是俄羅斯不能相比的。

盡管如此,即使是在經濟上,認為俄羅斯對中國利益不大的看法也是不客觀的,它相對于歐美較小,但不是不重要,1400億美元也不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數額。重要性和重要性也有不同,以俄羅斯來說,雖然中俄貿易額遠低于美歐,但它有其強項,尤其是在能源領域。近年來俄羅斯一直是中國前兩名的石油供應國,同時還是中國最大天然氣來源國之一,這一重要性不是貿易量所能衡量的。同時,發展潛力也是評估經濟利益的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中國與不同國家的經濟往來是并列和疊加的關系,而不是替代和排除的關系。也就是說,盡管程度不同,但一國的重要性不能替代和排除另一國的重要性,經濟利益相對較小不意味著沒有意義,它們都是中國對外經濟利益的組成部分,都是中國不能放棄的利益。對外經濟合作是兼收并蓄,全面發展,而不是棄小就大,更不是兩者選一。

在國家關系中,一般認為,經濟關系具有“壓艙石”的作用,也即是決定國家關系最重要的基礎。毫無疑問,經濟利益對國家至關重要,但在現代政治中,經濟決定一切的習慣認識屢屢被打破。經濟利益在國家關系中的作用復雜多變,它并不總是與政治關系協調和同步,也不總是對政治關系有絕對的決定性作用。

這樣的情況不勝枚舉,中國與美歐日俄的關系就是明顯的例子。中國與美歐日有著最密切的經濟關系,但這沒有保證其政治關系的密切。中俄關系則相反,盡管中國與俄羅斯的經濟關系相對單薄,難望歐美項背,但在政治關系上卻比與美歐日好得多。

國家利益包含廣泛的內容,在經濟利益之外,中俄關系對中國還存在著其他重要利益,其中有一些是獨特和不可替代的。

中俄關系在中國的周邊安全中有特別的地位。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鄰國,也是最強的鄰國,兩國有漫長的邊界線,它是中國邊界安全最重要的一環,中俄關系的好壞對中國邊界地區安全舉足輕重,這一點人所周知,無需贅述。

中俄關系對中國周邊安全的意義不僅是在兩國的邊界地區,它對整個中國北部周邊安全都有重要作用,包括屬于中俄共同周邊的蒙古、中亞、阿富汗,乃至朝鮮半島和南亞。中俄兩國在這些地區各有自己的影響力,兩國友好和協作也是保持中國大周邊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

在中國最大戰略壓力來自海上的背景下,良好的中俄關系能夠保證中國在平時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歐亞大陸,在遭遇重大戰略危機時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戰略后方,這對中國有巨大的戰略利益。這一意義在正常時期是隱形的,似不顯著,但當中國面臨重大外部變故時,它對中國的戰略意義將顯示出來。

在中國推動新國際秩序的建設中,俄羅斯是主要的伙伴。盡管兩國在對形勢的認識和做法上有差異,但在對國際秩序的發展方向上,在國際關系應具有的基本特征上,俄羅斯與中國的看法相同或接近,包括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原則的國家關系、多極化的國際結構、多邊主義的處事規則、尊重獨立選擇的發展模式,以及不干涉內政,等等。在這些方面,與中國志同道合的國家還有許多,但俄羅斯是最重要的,它是世界大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橫跨歐亞大陸,分量不同于一般國家,因此,只有中俄協作才能合為更具塑造能力的國際力量,才能形成與西方模式的相對平衡。

臺灣問題是中國面臨的最大戰略挑戰,在某種意義上,它像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知什么時候會落下,也許會突然發生,也許在較長久的未來,但無論如何,中國不能不為臺海局勢各種可能的變化做準備。

假如有一天大陸不得不以軍事手段實施統一,能夠斷定,屆時中國將處于極為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當今國際政治的一個現象是任何戰爭行為都會受到譴責,而對它發生原因的認識則在其次。這反映了國際社會對戰爭本身的否定意識增強,對它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的考慮減弱。這談不上公正,但現實如此。如果臺海發生戰事,這雖是出于維護國家統一的目的,大陸也勢必遭受美國和西方的激烈圍攻、制裁、封鎖、孤立。美歐深度干預不可避免,在某種條件下,甚至可能軍事介入。

中國周邊的主要國家,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印度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都可能因不同原因站到或偏向西方一邊。在大國之中,不反對中國的可能唯有俄羅斯。不期望俄羅斯完全支持中國,但在這種環境下,一個大國的理解、不加入制裁、保持正常關系,這對中國也是極為需要的,這使兩國的國際和雙邊合作可以繼續,它對中國有重要的政治、外交、經濟、安全意義。

在遭受西方制裁和禁運的形勢下,俄羅斯能源對中國的另一層重要性將突顯出來,這就是對中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能源進口。可以設想,如美歐對中國實施能源禁運,它必將對中東產油國施加壓力,雖然中國有伊朗這樣友好的能源伙伴,但海洋運輸的可靠性將無法保障。而俄羅斯對西方政治壓力的承受力強,對次級制裁的敏感性低,中俄有陸路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還有鐵路和近海運輸,美國難以控制和監測,還可以本幣結算從而繞開美國的金融管控。因此,在出現重大國際危機時,俄羅斯是中國可以設想的仍能保持的最重要外部能源來源,甚至是唯一的外部石油來源。

-----

趙華勝,系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責任編輯:單雪菱
    圖片編輯:陳飛燕
    校對:徐亦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林县| 沅江市| 东辽县| 崇礼县| 泸水县| 平遥县| 拉萨市| 靖边县| 汝城县| 青海省| 松原市| 彭水| 宜城市| 法库县| 宣武区| 峨边| 溧水县| 白玉县| 河北区| 库伦旗| 天门市| 财经| 临泉县| 五指山市| 江川县| 唐海县| 报价| 运城市| 巴林左旗| 嫩江县| 五河县| 滨州市| 上蔡县| 民权县| 上林县| 谢通门县| 鹤庆县| 巴青县| 申扎县| 河池市| 广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