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回訪|海南三亞被拆小區租戶要求退還租金,產權方無力解決
“我們要問清楚金陽光違建是誰造成的,誰是金陽光的主人,誰應該承擔責任?我們只是花了錢租房子,現在房子沒了那就應該退我們租金。”2020年1月,來自北京的徐翠英和租用了金陽光小區的其他鄰居再次來到海南省三亞市農業局。
金陽光小區位于三亞市崖州區,是三亞市農業農村局下屬三亞市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下稱“熱科院”)“三亞市現代農業科教園”項目中的配套設施,規劃為二類居住用地,包括職工安置住宅、教師學員宿舍等,總用地面積約為3.52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4.548萬平方米,限高20米。2015年7月7日被三亞市執法部門大部分拆除。與住宅小區同期被拆除的,還有農業科教園規劃中的培訓中心、展覽館、溫泉公園景觀設施等。(詳見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從主動招商到強拆違建:三亞一農業項目如何建起了住宅小區?)
2018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判決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實施強制拆除行為存在諸多程序違法,2020年,澎湃新聞再次來到三亞,租下了金陽光50年使用權的1400多戶“業主”,依然沒有等到答案。

被夷為平地的科教園項目;遠處是生機勃勃的城鎮建設。 視頻截圖:澎湃新聞記者 李知覓 郭心如
“業主”:搬到小區附近守著
時隔大半年,再見到66歲的李景奎時,他已經從三亞市區與人群租的房子搬到崖州區原金陽光小區附近。2014年7月,李景奎選擇28萬元租下20年一套47.95平方米的金陽光小區房產,從而成為了小區的“業主”之一。
一是原來租住房子在火車站附近,已經拆遷了,他很難再找到租金一樣便宜的房子。二是許多原來的金陽光“業主”在崖州居住守著房子,和大家在一起可以減少一些寂寞,能互相照應,也能更快知曉關于金陽光的消息。“這里還有友情。”他說。
“在崖州沒有什么廢品好撿,現在只能全靠2000多元的退休工資了。”李景奎說。因為患有糖尿病等病,工資要省下來買藥,李景奎日常以素食和粗糧為主,偶爾去較遠的碼頭買點便宜的魚回來。崖州的陽光比市區更加猛烈,比起去年4月的樣子,他黑了一些,也消瘦了許多。
租的房間是寬敞了些,進門是撿來的冰箱,水泥墻上掛著他撿來的鐘,屋子一角掛著的幾件汗衫是他全部的衣服。因為房間沒有洗澡的條件,他隔幾天會和鄰居一起去原金陽光小區已被拆除的溫泉池,舀水擦身。看著自由流淌的泉水,他感到一些羨慕。
除了搬家的變化,李景奎和其他“業主”的生活一如往常,還在為被拆掉的房子而奔波。2019年冬季到2020年春節前,65歲的徐翠英和其他幾位業主從北京、貴州等地來到三亞,便宜租了朋友在崖州的房子。幾個姐妹同吃同住,也一起去金陽光小區的產權方——三亞市農業局,要求退還租金。
李景奎和他全部的家當。 視頻截圖:澎湃新聞記者 李知覓 郭心如
三亞農業局:無力退還租金
2020年1月14日,面對徐翠英等“業主”,三亞市農業局局長馬業仲因開會表示無法接待,辦公室主任陳太杰則是電話找來三亞市熱科院辦公室主任蔡儒平負責答疑,“整個農業局沒有人比小蔡更了解金陽光被強拆始末”。
此前一周,“業主”代表向三亞市農業局正式提出退還租金的要求。此次,“業主”還向三亞市農業局提出“20問”,針對三亞市政府對三亞現代農業科教園的立項,控制性規劃、詳細規劃的批復真實性;三亞市農業局、熱科院因自身資金困難而未投入一分錢,并在項目開始前就收到承包商三亞玉井溫泉休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1000多萬元,用于熱科院員工補交社保等,一一進行了確認。

金陽光小區“業主”正在整理資料。目前,1400戶“業主”仍在為維護自身權益作著努力。 視頻截圖:澎湃新聞記者 李知覓 郭心如
澎湃新聞看到的這份《20問》提及:
為何三亞市農業局作為主管單位不主動不及時整改完善項目,反而向公安局舉報項目違建;
為什么報案之后,公安局撤案,項目又閃電復工;
“業主”在收到限期離開的通知后,啟動法律程序且法院已經受理的情況下,時任市長張琦“拍板拆除金陽光”,是否下達了正式文件?
這些問題并未獲得農業局的現場回復。
春節過后3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致電三亞市農業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確認三亞市熱科院已向三亞市農業局上報了材料,三亞市農業局也已將材料上交至三亞市政府辦公室。“市里如果有指示會直接聯系熱科院的,文件也只是抄送農業局”。這名工作人員表示。
3月23日,記者致電蔡儒平,他告訴記者,“熱科院只是把‘業主’的訴求形成了材料上報,沒有具體方案,我們無力解決。”
作為代理律師參與了其中一個訴團上訴,直至最高院判決的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有銀認為,該項目為三亞市農業局招商引資項目,且由三亞市農業局審批上報,作為主管部門對項目負有責任。“業主”要求三亞市農業局退還租金的訴求有合理性。
事實上,早在2015年1月,三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就已經發函要求三亞市農業局退還購房款。
澎湃新聞記者拿到的一份三亞市住建局下發的《關于三亞市現代農業科技園項目違建、違規銷售情況的函》(三住建函【2015】129號)顯示,三亞市住建局2015年1月4日接到住建部轉海南省住建廳的舉報件,農業局下屬單位三亞市優質蔬菜開發中心(注:2012年10月6日,三亞市蔬菜中心與三亞市南紅農場、三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重組為三亞市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與三亞廣勵智信投資置業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金陽光溫泉花園”存在違建和違規銷售問題。三亞市住建局調查查明該項目“沒有任何規劃、保建手續,屬于違建,且在劃撥的土地上建設房屋,并在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按商品房出賣,屬違規銷售。”“基于此,請三亞市農業局責令蔬菜中心和合作方停止違法建設、銷售行為,退還購房款。”

對這份文件,蔡儒平表示不知情。上述三亞農業局負責與媒體對接的工作人員也表示,“不清楚此事”,與此同時,他還表示這件事情應該由熱科院負責解決。
“我們單位哪里有錢退?”蔡儒平此前向記者表示,前期從承包商玉井公司那里收到的拆遷費、安置費,50年承包期一頭一尾兩個10年的土地租金,1000多萬元已經在立項之初就被三亞市熱科院用于補繳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的社保。
而根據三亞市住建局一份文件號為三住建【2015】1165號的報告顯示,至2015年5月21日,廣勵智信已向外以租代售1382套,涉及金額3.2億元。
那么,這筆錢又去了哪里?
對此,無論是農業局還是熱科院相關人士,都沒有給出解釋。

項目早期推動者張德文:
2020年1月13日,澎湃新聞見到了整個金陽光項目的早期推動者,三亞市農業農村局原黨組成員、三亞市熱科院原院長張德文。羈押4年6個月后,張德文于2019年底被釋放,而此時其判決書剛剛下達。
2019年11月18日,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一份判決書顯示,張德文犯國有事業單位人員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40萬元。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40萬元。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雖然已經“刑滿釋放”,張德文在拿到判決書后卻決定提出上訴。2020年7月7日,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通知,張德文、玉井公司所涉及的金陽光項目案件將于7月29日開庭。
“我還要申訴,繼續申訴、我必須要把這個事情弄清楚,要還我個清白,要還這個事實一個清白。我們這個項目,這么好的項目就白白葬送了,那些個老百姓、企業,還有那些個老人拿的養老錢,投進這個項目,就白白地砸碎了、砸掉了,我于心不忍。”張德文表示。

張德文 視頻截圖:澎湃新聞記者 李知覓 郭心如
“這個項目是政府項目,本身應該是政府投資,不需要企業投資的,但是市里、農業局沒有錢,讓熱科院通過土地資源招商引資,代替市政府投資。企業出租(居住用地上的)房屋的租金是用于這個項目的建設,都是經過市里領導批準同意的。這個項目出租房子的部分是經營性質的,政府又不給其他收入,投資了幾個億,企業靠什么獲取收入?在經營范圍內的經營所得,是正常的、合法的。熱科院作為農業局的下屬單位,只是服從和配合這個項目,配合企業按照政府的要求把政府的項目做好,按照規劃要求去進行建設。職工有房住,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交,有工作、能就業,這是我們當初的目的。”張德文說道。
2011年1月6日,三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發了三亞現代農業科教園的備案表。備案表顯示,項目法人名稱為三亞市優質蔬菜開發中心,項目占地300畝,總建筑面積8.36萬平方米(職工宿舍的建筑面積為9600平方米)。開工時間2011年3月,竣工時間2013年10月。項目總投資1.889億元,其中,自有資金0元,銀行貸款0元,其它來源1.889億元。

張德文的判決書顯示,張德文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收取賄賂140萬元,數額巨大,已構成受賄罪。對此,張德文表示,這筆資金中110萬元已經于2014年3月退還,而另外30萬元他則表示否認。
張德文稱,2014年4月15日,其被停止工作,紀委監察局對張德文立案調查。當時工地現場只建了6棟框架結構房子,其中3棟封頂,3棟沒封頂,另外還有3棟樓打了地基基礎,這都是半拉子工程,也不能住人。
“這個項目當時沒有出租,沒有造成社會危害,完全可以按照科教園的項目正常建設,有些個房子可以改為科教園的員工宿舍、教學樓,還有展館,或者改成其他的建筑都是可以的,當時如果停下來集體解決處理,這個事情就不會發生后來這一系列的問題,法院判我濫用職權罪,在我停職之后,項目造成那么大影響,又該誰來負責?”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金陽光小區算上地基只有9棟樓。到了最終拆除之時,廣勵智信共建設了17棟樓房,總建筑面積約11.478萬平方米,超出了原規劃近7萬平方米。
與此案有關的,2017年6月19日,原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周乃武因因犯濫用職權罪、犯受賄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
刑事判決書顯示:2014年6月-8月之間,熱科院并無向玉井公司、廣勵智信發過任何通知。而金陽光小區正是在2014年9月后重新開工建設的。根據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提供的《關于加強科教園建設項目管理停止違規建筑的通知》、《關于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的通知》、《解除合同通知書》、《撤銷對玉井公司所有授權委托的通知》、《關于轉發三亞市綜合執法局行政處罰告知書的通知》、《公告》及《申請停止玉井公司違法行為建設的函》,證實該院于2014年3月17日、3月24日、4月24日、5月5日、5月16日、5月28日、9月23日、11月18日、12月15日和2015年2月2日下發通知要求玉井公司、廣勵智信停止違法建設和銷售、接受處罰;……于2014年4月24日、5月5日、9月23日、12月15日和2015年2月5日、2月9日申請崖城綜合執行局、三亞市綜合執法局、崖州區政府對該違法建設行為依法停止。
根據上述判決書,三亞市熱科院第一次發出的要求停止建設的通知是2014年3月17日。此外,根據2018年9月最高院的判決書,三亞市農業局在2014年3月18日向公安局報案。
根據澎湃新聞此前調查,2014年9月,三亞市公安局經濟偵查科對宋金皓合同詐騙罪不立案,宋金皓重新啟動項目。在廣勵智信復工之后,三亞市熱科院依然不斷發函,但三亞市熱科院及三亞市農業局卻沒有實際上阻止項目繼續建設。
周乃武判決書中有一份來自廣勵智信現場經理劉某宇的證言。劉某宇主要負責現場安全生產、工程質量監督,直到2015年5月離開該公司。證言顯示,2014年3月份,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有查處過,劉某宇記得給公司下發過相關的文書,但不是其簽收,并對建設好的建筑物進行丈量登記。在執法局對金陽光項目進行查處后,因為斷水斷電基本上就停工了。大概過100天左右,宋金皓告訴其水電馬上就通了,讓其組織工人施工,沒過多久,水電通后,就繼續施工。第一次執法局查處后,后面還來過現場,劉某宇接待過一兩次,他們每次來都是把文書交給劉某宇,讓其交給公司。因為宋金皓說過不要在文書上簽名,其就把文書讓司機帶給宋金皓,至于公司怎么處理,其不清楚。……執法局在2014年3月份就對金陽光小區項目進行查處。在這之后廣勵智信還能繼續建設,其都是按照宋金皓的指令來進行的。至于宋金皓通過什么關系、找過哪些人來理順,其不清楚。
不惜代價拆違
據張德文表示,這項目的拆除是由2014年10月到任三亞市委書記張琦指示。(編注:2014年10月,張琦任三亞市委書記。2016年11月起,張琦任海口市委書記。2019年9月6日,張琦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20年3月,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張琦作出逮捕決定。)
“是張琦指示拆的,拆了之后1000多人上訪,造成的影響很大。”張德文這樣表示,“我們職工是大失所望,當年為了職工建立房子,職工都支持我的工作,當時的領導去項目開工典禮的時候,所有的職工都在場,大家都歡呼雀躍的,說‘終于有房子住了,有希望了,我們單位好起來了’。我在2015年被抓前,我說讓職工先搬進去住,沒有被上層領導批準。2015年到現在又5年過去了,職工仍然是住在危房、破房、爛房子里,沒有辦法,他們也沒有錢去買房子,這些人非常痛苦,水深火熱,我也無能為力解決。”
不過由于此后一直在看守所里,張德文表示對于全國各地租戶的情況,并不清楚,也無法解決。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今年3月的報道,2014年10月,張琦躋身海南省委常委,一個月后告別儋州,重返三亞擔任市委書記。彼時三亞市委書記一職已空缺308天,張琦的到任,被外界認為“有望化解三亞發展的重大瓶頸”。“重大瓶頸”指的是三亞經濟對房地產業的過度依賴。數據顯示,2013年三亞稅收收入58.7億元,其中旅游服務業貢獻比為11.5%,房地產業貢獻比則高達63.7%。
作為海南旅游主陣地,國際旅游島政策甫一推出,三亞便迎來房價暴漲。“房價漲了,老百姓就拼命蓋(自建房)。建筑成本只要每平方米2000元,但當時房價已經漲到每平方米兩萬元以上。”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的地產老板說。
面對城建亂象,三亞一方面致力于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集中整治違建的“鐵錘行動”。張琦到任后,繼續選擇拆違為突破口,對外宣稱“將用三到五年時間,把違建的問題徹底解決”。根據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公布的歷年拆違數據,張琦上任后,“鐵錘行動”得到火速推進:2015年到2016年的兩年時間里,三亞的拆違面積為765萬平方米,是此前5年拆遷數量的近5倍。
《中國新聞周刊》援引一名已經退休的三亞副市長的看法表示,張琦不惜代價推進拆違的原因,與他一貫膽大敢為、追求政績的風格有關。
2020年7月9日,據央視新聞,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中共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書記張琦受賄一案。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指控,2005年至2019年,被告人張琦利用擔任海南省三亞市副市長、中共三亞市委副書記、海南省旅游局局長、中共儋州市委副書記、儋州市市長、中共儋州市委書記、中共海南省委常委、中共三亞市委書記、中共海口市委書記等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土地開發、項目承攬、工程推進等事項上提供幫助,單獨或通過其近親屬收受上述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07億余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