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過鼠年:一周公共活動推薦|1月18日-24日
轉眼到了辭舊迎新的一周,今年你會在哪里過年呢?仍在路上,亦或是已經回到故鄉,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回家,快樂歸來。
///回顧上周:一些現場///

藝術家徐坦上周末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作了題為《實踐性藝術對于社會的關切和研究》的講座。本次講座是展覽《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的城市敘事》的公教活動之一。徐坦主要分享了”搜尋關鍵詞“項目、”社會植物學“等過往項目。在互動環節,有觀眾就實踐性藝術是否屬于藝術和美學范疇提問徐坦,徐坦認為這個時代確實需要很多審美產品,諸如建筑等等。藝術,作為人類某一種發現世界的方式,需要跨學科工作。當代藝術也需要幫助更多人進入有美感的精神生活。這兩類工作都需要冒險,而藝術是成本最低的冒險方式。(王越洲 圖/文)

OFPiX工作室攝影工作室發起了一個圖片編輯教育項目:寫真志圖片編輯工坊Zine Factory。從2019年3月開始,參與者們每個月都會做一本zine(攝影小冊子)來記錄自己的生活。最終,有14個人的118本zine被呈現在了上周六的書展上。在開幕發言時,有人說做zine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特的表達自己的方式,有人記錄了自己生病的一段過程,有人記錄了“社畜”的午休生活,還有不少人記錄了北京胡同。不論題材和做工如何,這些紙張承載的都是一段私人經歷,使數碼照片具有了不可替代的物質性。(Jady Liu 圖/文)

上個周末連續兩天的下午,超過40組藝術家/居民/小組在防空洞里度過了“藝術家&好鄰居日”。這個“節日”由大魚營造和得譯工作室共同組織,參展者有來自法國一所藝術學校的學生和居住在上海的藝術家,還有三組小區內的居民參與到了和藝術家共同行動的行列,“虹仙錄”即其中之一。大魚營造作為受托更新該小區規劃的社會組織,此前已進行了長期調研,建立了小區居民的網上社群,舉辦過深受居民歡迎的二手市集。大魚對于防空洞的改造提案得到了長寧區民防辦的支持。就目前所知,防空洞未來的走向是與恩派聯手向社會招募對公眾有益的項目長期進駐。(沈健文 圖/文)
///特別推薦///

作為新版城市漫步欄目圖片征集的第一期,我們希望參與者回到小時候參加集體活動的場所,觀察這些作為社區公共符號的空間,如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又是哪些人仍在使用它?
我們希望能發現一些未知的可能,也許會看到老人們的相互交往,也許會看到現下青年的文化是如何建構的,也許會看到人們撫養孩子的方式發生了一些變化。收集的素材經過簡單編輯后,將于春節期間在澎湃新聞·城市漫步欄目刊發,并向作者支付相應的稿酬。
圖片數量:少則1張,多則15-20張。
配合文字:短則300字,長則2000字上下。
征集截止時間:2020年1月24日(除夕之夜)23:59
征集作品請發題為“時差項目征集投稿”的郵件至郵箱zhoupl@thepaper.cn,把你的照片和文字放在附件內。
以下活動推薦按開幕或發生時間排序
///上海·下周活動推薦///

展覽向大家展示春節中與“行”相關的傳統年俗,展出與之相關的圖片、實物、春運故事等等。通過展覽,市民朋友既能了解上海人的傳統出行年俗,又能感受到百姓出行方式實實在在的變化,從中圈畫出我們今天熱火朝天的美好年俗生活。
展期:2020年1月11日-2月16日
地點: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一樓展廳(古宜路125號)
詳情請關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微信公眾號
招募|趣友集城市行走
主題:「梧桐漫步法租界」 - 貝當區的大亨與大炮
看點:1)貝當路vs衡山路2)大亨vs大炮3)法國帥哥事務所vs賚安洋行4)苗族最后一位公主的住所
時間:2020年1月18日 10:00-12:00
詳情請關注趣友集微信公眾號

相//遇貴州路自9月29日對公眾開放以來到今天進入展期倒計時啦!1月18日我們將在展廳舉辦閉幕派對,歡迎大家帶著朋友一起再次漫步貴州路、參加貴州路知識競答(有獎品!)、畫紅包、吃吃喝喝、聊聊天,度過展覽的最后一個周末吧!
時間:2020年1月18日 13:30
地點:零距離家園共享空間貴州路109號
詳情請關注UrbanNetworkOffice微信公眾號
講座|關于年節習俗的觀察與思考
民俗學家仲富蘭將從老上海過年的習俗、老上海百年春節的幾個特寫、解讀春節的多重文化意義等方面為大家分享。
嘉賓:仲富蘭,上海民俗文化學會會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時間:2020年1月18日 13:30-15:30
地點:南京西路325號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西樓三樓報告廳
詳情請關注上歷博上革博微信公眾號

關鍵字:鐵地橋/嶗山新村:浦東的「前現代」與「現代」/ 其昌棧 / 錢倉路 /吳氏民宅 / 陳氏民宅 / 新華碼頭871-872倉庫的前世今生 / 其昌棧若瑟堂 / 傅家宅玫瑰堂 / 源深路與謝源深 / 浦東清真寺 / 欽賜仰殿
時間:2020年1月18日 14:00-17:00
地點:地鐵4號線浦東大道站4號口
詳情請關注上海城市考古微信公眾號

展覽邀請陳丹青、清川阿莎美(Asami Kiyokawa)、王冬齡、徐冰、嚴善錞、楊小京、周小英七位藝術家,共展出當代版畫、油畫、裝置、藝術家手工書、古籍善本、古代書畫、手稿等200余件精彩之作,從“書籍之為藝術”(Books as art)的獨特視角出發,以自然和心靈的風景為底色,在新年邀您開啟一場關乎書籍與藝術的獨特旅程。
展期:2020年1月18日-5月5日
地點:明珠美術館(上海市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8樓)
開幕講座:風景與書中的故事
講座將緊貼此次展覽展出的多項重要作品,討論中國古代風景欣賞方式及此方式如何影響繪畫創作等多方面內容,涵蓋多位曾經活躍在西湖畔的人物(金農、龔自珍、“秦淮八艷”、薛素素、李因等)。另外,講座也將介紹《結蓮社集》《東征紀事》等在西湖畔印刷、天壤僅存的孤本書籍。
嘉賓:范景中,中國與西方美術史專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時間:2020年1月18日 14:00-16:00
地點:明珠美術館七樓心廳(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
詳情請關注PAM明珠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年畫如何張貼?過年從哪一天開始?為什么要守歲?福又是什么?“漢聲”雜志社資深編輯,文化學者翟明磊老師將穿越幾千年帶領我們尋找過年的精義——為什么過年是我們中國文明的核心?從而知曉如何過一個內容豐富又精神抖擻的中國年。
時間:2020年1月18日 14:00-16:00
地點:上海市黃浦區重慶南路308號大隱精舍
詳情請關注大隱書局上海微信公眾號

謐園是四葉草堂和鞍山三村居民共創的社區花園,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們想用場地上現有的材料,加上有趣的創意,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歡歡樂樂動手過大年。活動內容包括:石頭彩繪、木樁彩帶畫、新年心愿。
時間:2020年1月19日 14:00-15:30
地點:鞍山三村中心廣場
詳情請關注四葉草堂微信公眾號

一頓年夜飯,大致要經過:準備、制作、上桌三個階段。連環畫家羅希賢將與作家沈嘉祿、孔明珠、楊忠明在這三個階段各有什么訣竅,四位老上海也將與大家聊聊那頓年夜飯。
時間:2020年1月19日 14:00
地點:中華藝術宮0米層藝術劇場(浦東新區上南路205號)
詳情請關注中華藝術宮微信公眾號

“翻唱文化”對貝多芬《歡樂頌》這一烏托邦群體的頌歌進行追問和再創造,將公開征集的群眾的素材和現場錄制的中日韓三國民眾視頻結合在一起,制作成一場虛擬的合唱。COVERED CULTURE 最終將成為一個多通道音頻/視頻裝置,于2020年秋在北京、上海、首爾、京都和東京首次與公眾見面。
申請截止時間:2020年2月29日
詳情請關注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微信公眾號
///北京·下周活動推薦///

為了慶祝2020庚子年新春,我們從《舊京圖說》收藏的照片資料中精心挑選了25張反映當時老北京春節生活的照片,策劃了本次展覽“舊京圖說——北京的春節”。此次展出的老照片由收藏家秦風、徐家寧、以及美國杜克大學圖書館提供,還有部分照片是上世紀50年代《北京日報》攝影記者拍攝的新聞圖片。在這些影像中徜徉,仿佛瞬間就能穿越回過去,與當時的人們共同感受那份發自內心的喜悅。
時間:2020年1月7日—2月6日
地點:北京SKP 1層B區活動空間(朝陽區建國路87號)
詳情請關注SKPRendezvous微信公眾號

“雞兔同籠”為女孩們+女性化人群+和酷兒們打造的月份派對。這個派對的前身是2019年由非男性 DJ 團體 Equaliser|亼亼 和北京同志中心在地下電音俱樂部“招待所”(Zhaodai)舉辦的社群派對Thurs Pride。2020年起,BIE別的女孩加入了派對策劃。
時間:2019年1月16日
地點:招待所(北京市新源里西街19號地下一層)
詳情請查看BIE別的女孩微信公眾號

八年來,“北京音樂“吸收了它所需要的一切。錄制現場, 拍攝照片,跳動的心從一場演出蹦到另一場。我們吸納了新發行的唱片,做了一些合集,開始組建陣容——將這座城市和一些來自外地的最好的樂隊展現給大家。但現在是時候告別,開始新的篇章了。
時間:2020年1月17-18日
地點:DDC黃昏黎明俱樂部
詳情請關注LiveBeijingMusic微信公眾號

《盲國薩滿》是一部神話史詩紀錄片,片中記敘了一個尼泊爾西北部邊遠地區的宗教治療。為紀錄當地宗教習俗的基本特徵,電影跟蹤拍攝的時間超過十八個月。在宗教精神上,該特徵見于北亞的西伯利亞地區和廣大喜馬拉雅地區,與大內亞地區典型薩滿教傳統的多種形式一脈相通。電影的基本構想來源于在馬嘉人中觀察到的一個基本特徵。在拍攝那段畫面的時間內,馬嘉人的生活中充斥著神話。不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什么,都被認為和他們薩滿吟唱和起源故事中相應的事件有關。
時間:2020年1月18日 13:30 - 17:30
地點:北京護國寺·西區劇場(西城區護國寺街85號護國新天地四層)
詳情請關注DIRECTUBE導筒微信公眾號

“平衡發展和環境保護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我們中國經歷過痛苦的發展過程。在經濟騰飛之后,翻回來開始做環境修復。作為一個環境機構,我們不想看到緬甸重復這條老路,希望可以幫助他們一開始就做到保護和發展的平衡。”
想知道怎樣用影像表達環境故事?而你自己是否又能從中獲得什么?GEI將邀請獨立紀錄片導演、國際NGO制片經理一起聊聊這些“平行宇宙”發生的瞬間。
時間:2020年1月18日 19:00-21:30
地點:fRUITYSPACE(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13號)
詳情請關注fRUITYSPACE微信公眾號
///全國各地///

“徐岙底札記”集中展示了左靖工作室對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徐岙底村一年時間調研之后的成果。這一展覽也是繼今年7月在徐岙底村紅粬展館舉辦的“紅地起烏衣”鄉村展覽的在城市空間的延續。
時間:2020年1月4日-3月31日
地點:展廳A:西安大都薈Localand D11 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館
展廳B:西安大都薈Localand D28 碧山工銷社·西安店
詳情請關注徐岙底微信公眾號

展覽將聚焦中國,將從 20 世紀初開始,圍繞設計風格、應對問題、材料成型、身份與消費、傳情達意、討價還價六大板塊,展示近百年來我國內設計、制造以及社會文化的變遷,展開對中國現當代設計歷史的探究,探討設計在當代的責任與價值。
展期:2020年1月19日-12月20日
地點: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一樓V&A展館(深圳市南山區蛇口望海路1187號)
詳情請關注設計互聯DesignSociety微信公眾號

把一個事物放在某個特別限定的情境中,然后設身處地的想象他的命運,這是文學的專利。而在戲劇里更變本加厲地讓“你”變成那個對象,在虛擬的舞臺上表演出來。把“你”放進大海里,“你”能做什么?這就是我們工作坊要做的事情。在這個工作坊里,“你”會變成一個孩子和一個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注定有去無回的走向海洋。“你”做得到嗎?
時間:2020年1月18日 14:00-16:00
地點:溪涌度假村大榕樹下
詳情請關注握手302微信公眾號
杭州·招募丨“瀛海夜航”乘客征集
在夜間坐車并與司機(藝術家張文心)交談,行車記錄儀將錄下車內視頻及聲音。行車時長將在1-3小時之間,若超時將征得乘客同意。行駛路線將由司機提議,在征得乘客同意后成行。錄下的視頻和聲音將有可能用于司機的作品。乘客無需付車費,司機將請乘客吃麥當勞或類似價位的宵夜,若之后作品有銷售,每位乘客將得到占銷售額一定比例的酬勞。
要求:請將姓名、年齡、職業、喜歡的音樂類型和對本計劃感興趣的原因寫明,發送至郵箱:yinghaiyehang@163.com
另,因司機時間有限,故乘客名額較少,若不能成行敬請諒解。
時間:即日起至3月30日
地點:杭州
詳情請關注想象力學實驗室微信公眾號

“Holiday Project / 以節日為名”是清影藝術空間在2020年啟動的群展項目,以特殊的時間節點為機緣,開啟藝術家群展計劃。此次,我們將以農歷新年為契機,清影杭州空間邀請了14位創作者,每人呈現一件作品,借新春聚會的由頭,討論“個人的創作節點”這一話題。本次聯展也將在紐約呈現。
時間:2020年1月18日-3月18日
地址:清影藝術空間(杭州市留和路139號東信和創園12幢)
詳情請關注清影藝術空間微信公眾號

本期展覽展出的皮影頭茬主要為北方驢皮影,按照不同造型、不同冠帽進行分類擺放,以此呈現一個皮影頭茬的世界。
展期:2020年1月18日-2月28日
地點: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2、3、4號廳(中國美院象山校區)
詳情請關注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在展覽《制動力加強體》中,文靜再續其對于精神和心理話題的探討,以影像、攝影和裝置的形式探討在物理實感、幻覺、宗教體驗、藥物影響、夢境等等綜合因素之下的相異生命體驗。
時間:2020年1月18日-2月14日 13:30-17:30(逢星期一不開館)
地點:器?Haus空間(重慶市九龍坡區 黃桷坪126號501基地1樓 )
詳情請關注Organhaus微信公眾號

1996年畢業于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的和麗斌,在行為藝術創作中更強調作品的視覺意象和形式感。 其畫作尺幅巨大、色彩飽滿厚實、筆觸戰栗,如同策展人羅菲所談,“筆法張揚凝練,意境孤寂而冷峻,給人撲面襲來的現場感,彷佛能聽見畫中'點景人物'在烈日、荒原、叢林間趕路的步伐聲。 ”除了畫作之外,他的詩也充盈著對自然、生命、天地、宇宙的思考。
時間:2020年1月11日-19日、2月8日-16日(每周五至周日 14:00 – 18:00)
地點:十方藝術中心(重慶黃桷坪)
詳情請關注十方藝術中心DAC微信公眾號

書展邀請超過80個本地、亞洲及國際的藝術出版單位,旨在為出版單位及藝術家締造平臺,展現「藝術」和「出版」多元化的跨領域實踐。其中,Art book in China(abC)將帶來一本關于藝術書和做書人的雙語雜志《P_PAL》,特別關注大中華地區的藝術自出版面貌。
展期:2020年1月16日-1月19日
地點:香港大館當代美術館(中環荷里活道10號)
詳情請關注大館官網及各大參展方
臺北·展覽丨2020 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是臺北嶄新的國際級藝術博覽會。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采用跨域的獨特方式,并陳四個展區:“畫廊精粹”、“新生畫廊計劃”、“個人展藝”與“藝文沙龍”,使觀展者有機會探索知名畫廊的展品,亦能發掘價位親民的新興藝術家作品。 “新觀點共享平臺”則集合了世界各地的業界專家,一同探討藝術如何長存并縱貫古今,贊揚跨界、跨文化的藝術與新觀點,長期以來的共生與共榮。
時間:2020年1月17-19日
地點:臺北南港展覽館
(如果你也想在“現場回顧”板塊寫寫自己去過的公共活動,或推薦自己所在地的好活動,歡迎致郵shenjw@thepaper.cn。)
??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