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低房價的城市有許多,為何偏偏選擇鶴崗|湃客一周解讀
一周熱點,湃客解讀。
每周六,湃客編輯部聯合優質湃客賬號,網羅全球熱點,呈現有思考力的佳作觀察。本周,我們關注鶴崗買房的可行與否,回顧中國動畫走過的百年歷史,了解大閘蟹市場的諸多陷阱,探討付費自習室的行業前景。
鶴崗一套房,
換來年輕人的“詩與自由”?
【社會】
近年因“白菜價”房子受到廣泛關注的鶴崗,因一段短視頻再次沖上熱搜。視頻中,一位年輕女性拍攝下自己花1.5萬全款購入的46平米小家,她還以每月1千塊的價格請了保姆。當事人表示自己“不需要太多社交”,其畫師的職業也允許她居家辦公。
布局精致的房間里有貓相伴——移居鶴崗好像成了實現這種“理想生活”的捷徑,但去鶴崗買房和在鶴崗生活,兩者背后的意義截然不同。

@來咖智庫 采訪了幾位對在鶴崗置業心動的年輕人,對他們而言,“在鶴崗買的不僅僅是一套房子,而是面對巨大無望的生存壓力時,仍舊不愿放手的一絲慰藉和努力。”
北漂、高壓、35歲危機是他們身上常見的標簽,而鶴崗為贊同“買房才能安居樂業”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一時腦熱花幾萬買房容易,但更該衡量的是移居鶴崗后長年累月的生活該怎么過。

@狐度觀察 對鶴崗爆火現象作出評論:“如果上幾次熱搜就能輕松改寫一座城市的命運,那么資源枯竭帶來的轉型發展困境,也不至于成為一個困擾很多城市的長期命題。”
鶴崗還是那個鶴崗,它沒有因為幾次走紅變成人口凈流入地。
低房價的城市有許多,為何偏偏選擇鶴崗?若沒有清晰的人生規劃,對鶴崗當地風土人情也不甚了解,這股熱潮終究也會演變成年輕人短暫的自嗨。
世界動畫日,
一起穿越回童年
【文藝】
本周五(10月28日)是世界動畫日。130年前的這天,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在法國巴黎公開放映,而2022年對于中國動畫而言,同樣也是意義非凡的一年。
這一天,湃客·城事欄目聯合“檔案春秋”、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共同特別策劃,盤點100部上海動畫經典作品,致敬巨匠名家和藝術經典,重溫那一個個陪伴幾代人成長的國產動畫形象,一同期待新的百年中國動畫走向新的征程。

從第一部動黑白畫黑長片《鐵扇公主》,到首部中法聯合拍攝的動畫系列片《馬丁的早晨》,還有一代90后的青春記憶《我為歌狂》......中國動畫沉淀至今,留下無數經典之作。

@槽值 發現,不少網友在重溫1987年播出的老動畫《邋遢大王奇遇記》時,就品出了許多小時候沒有看懂的“秘密”。
這部以兒童視角看待動物生命及環境污染嚴重后果的13集動畫片歷經2年制作,主角“邋遢大王”扮相像個問題少年,但其中不少場景別具巧思,如今看也十分出彩。對于人性善惡的探討,更為這部動畫賦予更深刻的文化內涵。
若干年后,當初的“邋遢大王”已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社會青年。動畫不是獨屬于兒童的,優秀的動畫常看常新,它是屬于各個年齡層次、雅俗共賞的藝術作品。
秋風起,
蟹腳肥
【生活】
秋天,正是螃蟹黃滿膏肥之時。新鮮的螃蟹蒸好后,輕輕掰開蟹殼,吮吸一口飽滿的蟹黃,頓時便會滿口鮮甜。

挑選螃蟹可是個技術活,許多人會首選“陽澄湖大閘蟹”。@燃次元 通過采訪了解到,上世紀80年代以前,陽澄湖大閘蟹還多以野生為主,90年代以后才進入大規模養殖階段。“在當地政府的鼓勵下,大閘蟹的商品價值被釋放出來,養蟹成為當地百姓的一種致富手段。”
2002年9月,江蘇省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成立。協會對養蟹實現了系統化規范化管理,推動陽澄湖大閘蟹開啟了品牌化之路。
隨著消費者喜愛度的上升,陽澄湖之外,大閘蟹的版圖早已擴張到了全國各地,“北至遼寧盤錦,南達廣東珠江,甚至遠在西南部的青藏高原,都有了自己的大閘蟹養殖水域。”越來越多的大閘蟹有了自己的標簽,如高郵湖大閘蟹、寶應湖大閘蟹等等。
如今,在網絡的助推下,大閘蟹也成為生鮮電商和直播電商的“新寵”。

每年“蟹季”還沒到來,不少商家就已經提前售賣大量的蟹卡蟹券。這種做法既可以解決生鮮易壞問題,又利于商家提前回籠資金,但也可能出現蟹卡蟹券難以兌換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亂象。
@觀察者網 發現,一些消費者在買蟹卡的時候十分順利,但兌換時卻遭遇重重陷阱:商家不按約定時間發貨、缺斤少兩品質差,或將其他螃蟹冒充陽澄湖大閘蟹進行售賣等。這些不誠信的行為給行業的有序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針對這些問題,今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已印發集中整治通知,“多地市場監管部門跟進行動,強化蟹卡蟹券治理,重點整治短斤少兩、虛假宣傳等問題。”不過,為了根治亂象,推動“蟹經濟”長遠健康發展,除了監管部門發力,還需要從業者們共同努力。
下沉縣城后,
付費自習室真能“起死回生”?
【教育】
誰能想到,小時候討厭自習、巴不得早點離開教室的孩子們,長大后卻愿意花錢找地方自習。
人們花錢自習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考研、考編、考公、考各種證書,或是下班后想給自己“充充電”等,但渴望找到一個安靜、學習氛圍好的自習環境的需求是相同的。于是,一種按時間付費,以獲得自習室“座位使用權”的共享經濟形式應運而生,這就是共享自習室,又叫“付費自習室”。

@槽值 介紹,“這些自習室一般開在寫字樓上,價格通常在每小時五元至十多元不等。”付費自習室于2019年在一線城市出現,并在一二線城市形成規模,到了2021年,中國的大中城市的自習室數量漸趨飽和,熱度也逐漸下降。
不過最近,付費自習室似乎又在小縣城“起死回生”。
相比于大城市有咖啡廳、書店、圖書館等相對豐富的公共空間,小城市的公共空間較為稀缺,且大部分公共場所的營業結束時間都比較早,所以類似付費自習室的可以付費使用的空間,著實解決了一些縣城年輕人的燃眉之急。

@企觀銳角度 采訪發現,四五線城市及縣城的自習室用戶多為回鄉考研、考公的年輕人,人數遠不及大城市。“因其學習的目的性強,他們對自習室的設施條件、服務等要求并不高:離家近、基礎設施完善、干凈整潔,區域劃分為安靜自習區、出聲背書區、用餐休息區等,可自由選擇。基于這樣的需求,很多自習室甚至開在了居民樓里。”
雖然縣城的水電、房租和人力成本不高,但是運營一家自習室所需的精力和管理成本很高,而且縣城中也新增了很多自習室,單靠自習室盈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那么應該如何提升自習室體驗,尋找“自習室+”模式的新增長點?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與國外成熟的付費自習室模式相比,中國的付費自習室市場尚未成熟。細分化、跨界化、共享化、智能化、社區化、規范化或將成為中國付費自習室的未來發展趨勢。”
多位從業者表示,付費自習室迫切需要建立行業標準和進行監管引導。“這將對引導行業良性、規范化發展,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維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起到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 / 胡雅婷 實習生 盧璐璐
主編 / 徐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