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城市觀察手記 | 南十二馬路4

2022-03-09 1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上期回放:在這張地圖的左下方,鐵路東側最后一條平直道路上,清晰地標注著路名——“南十二條通”……城市觀察手記 | 南十二馬路3

4

改名是件大事

“南十條通”就是“十條”,現在的正式名稱是南十馬路,也有人叫“十馬路”。按此繼續往下推演,我爸告訴我,原軍區后勤部門前那條路叫“十一條”,就是南十一馬路。這條路很短,到南京街就斷頭了,也很窄,像條胡同。“十一條”再往南,一直到砂陽路,還有很多短小的道路,究竟哪一條是“南十二條通”?用過去的那些手繪地圖到現實的路網中去按圖索驥,說實話,真有點費勁,也難有說服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能找到修改地名的歷史記錄,從文獻角度證明哪一條路才是南十二馬路。

關于沈陽市地名的歷史資料非常豐富,各區都有自己的地名志,和平、沈河、皇姑還有研究本區地名演變的專著。仔細閱讀這些資料,我發現,幾個字的地名看似簡單,背后卻藏著深厚的歷史敘事。尤其是我們城市的名字——沈陽,七百多年,屹立不倒。期間也數次易名,而每次改名都如蝴蝶振翅,給整個中國的歷史造出一場颶風。

沈陽路城隍廟碑
圖片來源:瑞雪烹梅

沈陽之名得自元代。網上有電子版《元史》,檢索沈陽二字會找出很多結果,而且總有遼陽伴其左右。至于市面上流行“沈水之陽”的說法在《元史》中并未提及。這個名字不光有史書記錄,還有實物為證,在沈陽故宮里藏有一甬元代沈陽路城隍廟碑,這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記錄沈陽名稱的文物。

到了大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派大將馬云、葉旺收復遼東,攻取沈陽,并設置沈陽中衛,歸遼東都司管轄。不久,指揮使閔忠在元代土城基礎上改建磚城,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沈陽成為遼東邊陲重鎮。

1621年努爾哈赤攻占沈陽衛,1625年將都城從遼陽遷移至此,開始興修宮殿。皇太極繼承父業,加修城池,仍稱沈陽。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實錄》載:“四月辛酉,上諭曰:其沈陽城曰天眷盛京,赫圖阿拉城曰天眷興京,毋得仍襲漢語舊名,俱照我國新定者稱之。若不遵新定之名,仍稱漢字舊名者,是不奉國法,恣行悖亂者也,查出決不輕恕。”沈陽從此有了盛京之名,而且在名稱的使用上,“聰明汗”有嚴格要求——必須用滿語,讀作“謀克敦”。

 

法文版《盛京賦》扉頁
圖片來源:茅古甸-公眾號

通過外交往來,“謀克敦”這個發音逐漸傳到了歐洲,就有了Mukden這個西洋名號。大清國最露臉的一次文化輸出就是乾隆皇帝寫的《盛京賦》被傳教士譯成法文在歐洲出版,引發新一波的“中國熱”。國家元首助力城市形象宣傳,五千年來少有,沈陽實屬偏得。如今,很多國外地圖上還把沈陽標注為Mukden,可見影響之深遠。

自打沈陽改叫盛京,那國運旺得都爆表,再看墻那頭的大明王朝,衰得是一塌糊涂。十年功夫,皇太極的兒子就進了北京,坐了天子。盛京真是個好名字!興盛、旺盛、繁盛、昌盛、太平盛世、百花盛開……當下沈陽很多機構都以盛京為名,盛京銀行、盛京醫院、盛京大劇院、盛京通……接接古都的福氣,一定要把沈陽的各項事業辦好。

雖然天子家給定下了大名,但是沈陽這個小名也照叫不誤。清朝時期,很多官宦、文人,甚至皇帝,在他們的詩文里都留下了沈陽二字。流傳最廣的要數繆翰林在光緒初年所寫《沈陽百詠》,廟堂之外,市井之內,人們還是喜歡以沈陽為呼號。龍的運旺,泥鰍命長,能立住棍兒的就數沈陽。

《乾隆府廳州縣圖志》目錄
資料來源: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滿清入關以后,沈陽這地方又多了一個新名字——奉天。順治十四年(1657年)夏四月,在陪都盛京城內設奉天府,府尹負責管理遼河以東有大半個遼寧的區域。康熙年間,盛京留守大臣改叫鎮守奉天等處將軍,加了一個“等”字,將軍跑馬得到外興安嶺。到了清末,朝廷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東北也實行內地的行省制度,設奉天省。巡撫挨著總督辦公,管轄區域涵蓋遼寧、吉林兩省。這樣一來,不管是東北最大的官,還是遼寧最大的官,都坐鎮城里,因此管這座城叫陪都重鎮、省城奉天就順理成章。

有清一代,盛京、奉天、沈陽,這三個名字一直是并行使用的。而西方人以Mukden一詞搞定,是他們一貫秉承三位一體的傳統?還是為了以后簽合同方便?總之,沈陽這座城市打名字上就植入了多元文化和國際化的基因。

大清亡了,盛京之名失去了皇權的庇護,成了黎民百姓的吉祥話。民國開張,省城奉天依然叫得響亮,沈陽縣也粉墨登場。此時正是沈陽報業勃發之際,奉天、沈陽之名頻頻混見報端,讓后世讀者一頭霧水。沈陽地名的使用跟當時中國的形勢有一拼——內憂外患,軍閥混戰。

我書架里有兩本地方史資料,一本是黑青色封皮的《奉系軍閥檔案史料匯編》,一本是黑灰色封皮的《奉系軍閥大事記》。看了這兩本書,我覺得在軍閥治下的奉天城就是這般黑黢黢的顏色。辛亥革命在關東燃起烽火,卻被奉天城的軍閥們踏成一地死灰。“勤王有功”的張作霖以奉天為大本營,借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余威,不但建起了大帥府,更掌控了東三省,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從此后,窮兵黷武,幾欲染指北京政權。

小西門城墻和奉天市政公所大樓
圖片來源:余泓收藏

直到第一次直奉戰爭被打得慘敗,張大帥才感到過去那套路子不好使了。于是,心悅誠服地又請出王永江做省長,期望他擴大財源,重振奉軍。而王永江的打法是要軍政與民政分治,削減軍費,發展地方經濟。在王永江的推動下,以前由省署直接管轄的省城奉天,也學習南方廣州等城市的經驗,開始籌建現代化的市政機構。1923年8月,奉天市政公所成立,從此有了奉天市的大名。城市建設有條不紊,城市經濟突飛猛進,城市形象煥然一新。

這名字一改,接下來發生的一系列大事件,件件都是震驚中外。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張大帥贏了,奉天坐不下了,耀武揚威進了北京,當了國家元首;1925年,孫中山抱病北上,與張作霖晤談國是,不幸于3月12日溘然長逝。1928年北伐軍步步緊逼,老帥黯然撤回老家,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少帥子承父業;1928年底,主政東北的張學良宣布易幟,擁護蔣介石完成了名義上的統一大業。

南京的國民政府取代了北京的北洋政府,先把北京的名給改了,叫北平,然后開始琢磨給奉天改名。1929年1月1日《盛京時報》刊載一則消息《中央擬取消奉天名稱》:

東北已一律易幟,當經軍民長官聯名通電,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茲據上海電訊:南京中央黨部對于奉天省之名稱,以為不無一種封建意味。乃擬改奉天省為沈陽省或遼東省。擬俟政治會議可決后,即當正式發表云。

1929年3月,國民黨中政會決定,將奉天省改稱遼寧省,4月,張學良主持東北政務會決定,將奉天市改稱沈陽市。改名之后,少帥真是意氣風發,縱橫闔閭,大馬金刀。中原大戰,新軍閥空前互毆,他一紙通電,幫助蔣介石擺平汪、李、馮、閻。建設東北,他筑港修路開飛機,挖礦屯墾辦教育,黑土地上的現代化風生水起。而對于賴在東北不走的日俄兩國,他采取各種方式抵制其權益進一步延伸,甚至不惜爆發激烈對抗。然而,這一切都為接下來的國難埋下了伏筆。

1931年9月18日夜,駐沈陽的日本軍隊炮轟北大營,第二天占領沈陽全城。之后發生的事情,真是讓國人忍無可忍。新政府的兩位總司令對形勢都嚴重誤判,一味尋求外交解決的戰略方針,任由日軍擴大戰果,不到半年功夫,東三省全境淪陷。

 

《盛京時報》關于“奉天”復活的報道
資料來源:抗戰文獻數據平臺

這期間,潛伏在冰面下的各方勢力紛紛露頭,日本人和地方維持會,上躥下跳,熱火朝天。《盛京時報》有如叫魂一般,不斷蹦出“奉天復活”的小豆腐塊。終于,在1931年11月29日,刊出《“奉天”復活手續完畢》,沈陽又改回奉天了。這一改就是十四年。這十四年是東北淪陷的十四年,也是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的十四年。270年的封建+14年的淪陷,你說這奉天之名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個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廣播里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0日,蘇聯紅軍解放沈陽。遠在陜北的中共中央立即派遣大批干部急赴東北,在蘇聯同志的協助下接管城市,成立地方政權。《中共中央東北局1945—1954》一書記載:1945年10月10日,根據東北局指示,沈陽市民主政府成立,并正式恢復沈陽市名稱,停止使用奉天稱謂。

這名改得真解氣!有鯉魚跳龍門的氣勢。還沒完呢,奉天市底下還有個大和區,早先那可是日本人的歡樂窩,現在成了他們的幽冥界。根據2020年9月3日《沈陽日報》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特別報道:1945年11月,沈陽市民主聯合政府將原來市轄的17個區調整為11個區……大和區更名為和平區。沈陽市和平區的名字從此誕生!

市名改了,區名改了,接下來該輪到街名了,“南十二條通”眼看就要有下落了。我合上一堆書本,伸了伸腿腳,抻了抻懶腰,七百多年的歷史在案頭浮現,真如一部精彩的影片。接下來滾屏鳴謝,得打上遼寧省檔案館、遼寧省圖書館、沈陽市檔案館、沈陽市文史館、沈陽市地名辦公室、沈陽故宮博物院……

但是,哪有得來如此簡單的勝利?與當下影視作品的創作規律一樣,這部片子也是有續集的。等我歇夠了乏,再翻開《沈陽解放》的書本,下面的敘述突然變得沉重起來。蘇聯老大哥翻臉了!

早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重慶方面就趕赴莫斯科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這個條約的簽訂,蔣介石耗費了很多心思,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因為他知道東北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遠在大西南,鞭長莫及。為了不讓蘇聯紅軍把東北地區的權益交給共產黨,蔣總統承認外蒙獨立了。

“中蘇條約”后續的幾個協定都與東北有關,美蘇兩個大國的一盤國際象棋已經開局。蘇聯揣足了戰利品,向美國讓了一步棋,殘忍地拒絕了“達瓦里希”。對于這一突變,延安來的干部是有心理準備的,時任遼寧省委書記的陶鑄就說過:“某一天離開沈陽打游擊”。11月25日,沈陽民主聯合政府和中共沈陽市委主動撤出市區。第二天,國民黨政府先遣人員就空降沈陽。

1946年《沈陽市新舊街名對照表》
資料來源:四維視野

沈陽成了國統區,而周圍的郊縣成了根據地。共產黨在根據地搞土改,國民黨在城市里搞“五子登科”。因為“兒子”太多,官不夠分,國民黨的市政府又把沈陽分成17個區,后來還是不夠分,又增加到24個區。同時,開始了去殖民化的工作,廢除那些有日本殖民色彩的地名。這一政策具體的實施時間在地名志里沒有明確說明。前一陣子,專注搜集歷史文獻的羅家新老師在他的朋友圈里曬出一份材料,正與此有關。這份材料是1946年9月由沈陽市政府社會局第四科編輯并彩色套印的《沈陽游覽指南》,印刷廠的地址還是遂川街。里面附帶一張《沈陽市新舊街名對照表》,和平區內的日本街名都改過來了,“千代田通”改為“中華街”,“浪速通”改為“中山路”,“春日町”改為“太原街”。我捋著“條通”找到最后一個,“南十一條通”改為“南十一馬路”。

微博網友“正人君子鋼蛋”在孔網上買到一張超高清1946年的《沈陽市詳細地圖》。他知道我正查找南十二馬路的線索,馬上用微信發給我。費了好長時間,終于把這張大地圖打開了,找到和平區最后一條標注地名的街道是南十一馬路,再往南就只剩門牌號了。

接下來斗爭的情節還很長,南十二馬路的橋段卻悲劇般地結束了。看著滿桌子的文獻資料和餅干渣子,不禁想起一句俗話,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

《沈陽市區電汽車線路圖》上的十二路車站
資料來源:畢士哲收藏

為了緩解一下沮喪的心情,我再顯擺一份新得來的資料。對南十二馬路問題的解決,它關系不大;對沈陽改名的歷史,你們要是不往下看,后悔一輩子。喜歡收藏老地圖的朋友畢士哲剛到手一張《沈陽市區電汽車線路圖》,因為有“十二路”的線索,他馬上發給我看。

冠以沈陽之名的這張地圖,對于像我這樣看遍上下五百年各種規格沈陽地圖的老沈陽來說,簡直就是一張通往西域的藏寶圖——那上面有一半的地名,我都沒聽過。反修大街、紅色陣地、紅旗公園、勞動廣場、太陽升街、井岡山劇場、衛東公園、紅衛廣場、工農大街、紅工廣場、心紅小學、東方紅電影院……看著看著,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沈陽人了。

這張沒有標注年份的地圖并非出于兒戲,用外交辭令講,這是特定歷史環境下的特殊產物。根據《沈陽市志·綜合卷》記載:1966年9月21日,市人委決定將市轄和平、沈河、皇姑、大東、鐵西、蘇家屯、東陵、于洪、新城子區分別改名為紅旗、紅星、紅衛、衛東、紅工、八一、東風、向陽、永紅區。

張黎明老師親身經歷過這段歷史,他在公眾號里專門發文回憶:

中山廣場改為“紅旗廣場”、皇寺廣場改為“勞動廣場”、光陸電影院改為“東方紅電影院”、天益堂藥房改為“革命堂”……改名風暴的襲來,讓世人耳目一新,老百姓飯后茶余街談巷議,激動著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心。

由于都是自發的行動,沒有也不可能有統一的設計安排,所以相同的名稱難免在一個市、一個省、乃至全國不同的地方大量重復出現。這給整個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秩序造成了許多不便甚至混亂。誰也沒想到,受到沖擊最大的是一個單位——郵局。

假設有一封信,收信的地址是“東風區反帝路革命大街紅旗里東方紅商店”,這地方在哪兒?原來叫啥?可咋投遞?想想都替郵局頭疼。咋辦?在某天的上午,我們家附近的一個樓房的墻上,一人高的位置,貼出來一張不太大的白紙,那是市郵電局給全市人民的一封公開信,鉛印的。記得信里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全市廣大的革命群眾啊,你們開展了“破四舊”改名稱的革命行動,這是了不起的革命行動啊,好得很,俺們表示堅決支持呀!但是啊,這名稱一改啊,俺們不知道是哪個地方了,不知往哪里投遞了,信件郵寄不到了。咱就是希望你們廣大革命群眾啊,再郵寄信件的時候,先寫上革命化的新地址新名稱,然后還要寫上原來的舊地址舊名稱,給俺們郵局系統革命職工一個熟悉新地址新名稱的適應時間,慢慢地我們都熟悉了之后,就可以完全使用新地址新名稱了。

——摘自《公懷之號》

這不是郭德綱說相聲,這是真真確確發生過的事情。改名是件大事,不可等閑視之,聽的是笑話,聽取的是教訓。還好,“十二路”的名字還清晰地標在地圖上,接下來我們繼續掰扯南十二馬路。

下期預覽:他提醒我,在鐵西區就有南十二路,向東的延長線正好在十二路車站的位置……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青神县| 海口市| 乐安县| 建湖县| 德钦县| 乌拉特前旗| 星子县| 区。| 莱西市| 建水县| 秀山| 阜新市| 永康市| 永顺县| 阳东县| 青神县| 邵东县| 湛江市| 忻城县| 北流市| 合江县| 陆河县| 双峰县| 静宁县| 宜君县| 那曲县| 天台县| 奎屯市| 延川县| 洪湖市| 忻城县| 新绛县| 车致| 延长县| 柘荣县| 博湖县| 建水县| 二连浩特市| 金昌市|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