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凡爾賽”還是“真生意”?從蒙淇淇看女性“造夢”產業
原創 于松葉 新熵

作者 | 于松葉 編輯 | 漢卿
「凡爾賽」這一概念在被微博大V@小奶球正式提出整整6個月之后,迎來了全面的「出圈」。而造就如此熱度的,是微博認證為作家的博主@蒙淇淇77。
蒙淇淇77的微博,是不折不扣的「男人看了會沉默,女人看了會流淚」式瑪麗蘇段子,但是現在這種段子有了一個新的名稱——凡爾賽。
對蒙淇淇77來說,圍觀她的不僅有眾多嘲諷調侃的網友,也有不少對她微博所述堅信不疑的「死忠粉」。這些死忠粉,堅信瑪麗蘇式愛情的存在,面對網友對蒙淇淇77微博內容真實性的質疑,她們會不屑道:「你們就是嫉妒,不相信美好愛情的存在!」
蒙淇淇77的背后,是一條成熟的情感產業鏈,而這個產業鏈,又從屬于龐大的「造夢」產業。從備受追捧的情感導師到擁有完美人設的各路網紅、明星,從時下爆火的情感書籍到擁有夢幻內核的瑪麗蘇小說、甜寵劇,無不是為了迎合部分女性的「粉紅泡泡夢」。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生意,女性流量的匯聚,也使得相關方有了收割流量、花式變現的可能。
如今,有的「造夢」生意又套上與之調性相近的「凡爾賽」的外殼,借著新事物的熱度,還能再收割一波。

蒙淇淇77火得莫名其妙,有人說該事件背后仿佛有一只無形推手,暗中操盤,也有人說這只是一場意外的網絡狂歡。但無論如何,蒙淇淇77出名了,每一個打開她微博的人,都會被她醒目的認證簡介所吸引,「作家,代表作《全世界只有我可以欺負你》」。

目前為止,這本書在淘寶多家店鋪的總銷量僅為38本,可謂慘淡,還多是在蒙淇淇77成為話題人物之后產生的銷量。
在豆瓣,該書目前的評分為4.5分,近半數的人打了1星。最近幾天的書評有湊熱鬧之嫌,但幾年前的書評也幾乎是一邊倒的差評。高贊的書評中,有讀者早在兩年前就發出了靈魂三連:「咋會有這樣的東西?這樣的東西咋出的書?咋會有人信?」



操心的總是網友,蒙淇淇77依然我行我素,面對媒體采訪大談消費觀、價值觀,博人眼球和流量。
其實,蒙淇淇77的每條微博,和她那本《全世界只有我可以欺負你》的內容如出一轍。比起「凡爾賽」,蒙淇淇77的本質更像是一個兜售「瑪麗蘇」的情感博主。
近些年情感產業興起,無數情感博主「拔地而起」,大量的情感類書籍出現在市場上,無數的付費情感課程充斥在網絡上。
蒙淇淇77并不是第一個出圈的情感博主,上一個引起全網熱議的情感博主是Ayawawa。這位情感博主,長久以來被詬病過度物化女性,比如和女性粉絲玩打分游戲,用一些固定的外在指標來衡量女性價值,并用一套所謂的MV/PU理論指導女性迎合男性,以「獲得幸福」。

Ayawawa被「封殺」之后,網友紛紛打趣,說「咪蒙是最大的贏家」,畢竟兩者占據了女性情感市場的最大基本盤。
和Ayawawa的物化女性截然不同,咪蒙一直被視為「偽女權」的排頭兵和引路人。畢竟,能寫出《愛一個女人,就是要給他花錢》這種文章的咪蒙,深度迎合了部分嘴上獨立、骨子里并不獨立的「偽女權」斗士。
當然,咪蒙這個奇葩三觀集合體,最終也用「自我封殺」為自己的情感事業做了最好的「買單」。
無論是兜售「瑪麗蘇」蒙淇淇77,還是物化女性的Ayawawa、高舉「偽女權」大旗的咪蒙,本質都是為分辨能力不足的女性兜售「幸福幻想」。靠著這項技能,她們出書、賣課、接廣告,掙得盆滿缽滿,來不及思考自己的文字和言論荼毒了多少女性。
據報道,Ayawawa開創的情感咨詢機構,短短三年時間就已經年收入過億,咪蒙公司的年收入也高達8位數。不得不承認,為女性「造夢」的情感產業確實是一門來錢快的生意,即便它常常伴隨著爭議。

除了各路情感KOL,網紅和明星們也有意無意加入了「造夢」大軍,或收獲名氣,或攫取利益。
人類有「慕強」心理,即羨慕強者,不自覺地對強者產生崇拜、喜愛之情,進而會去關注強者、親近強者和信賴強者。這種心理的正向意義在于能讓人積極向上,努力變得優秀。
網紅和明星們就恰好利用了大眾的「慕強」心理,通過展示自己的實力,博得大眾的好感和信賴,從而得到流量,完成變現。但是近些年部分網紅和明星的實力展示,既不是才華,也不是優良品質,反而變成了高大上的身份和看似完美的人設,把本具有正向意義的「慕強」心理扭曲成了赤裸裸的「造夢」生意。
在網紅圈,羅志祥前女友周揚青有意無意樹立的白富美形象,讓一眾女生粉絲對其時尚權威性深信不疑,周揚青的潮牌事業也隨之風生水起;蔣凡妻子、被網友稱為「總裁夫人」的微博博主@花花董花花在「家庭風波」之后為人所知,迅速積攢了大量粉絲,而總裁夫人也沒有浪費白來的流量,順勢做起了網紅,開直播、開首飾店,樣樣手到擒來。

在娛樂圈,明星們有意無意樹立起白富美、高富帥的形象似乎已經成為快速出圈的法門了。比如女演員喬欣一直不溫不火,但在被曝光家住上海世茂佘山價值3億的別墅之后,迅速得到大眾關注,而后迎來走紅;今年憑借《青春有你第二季》順利出道的虞書欣和趙小棠,也被發現家大業大,是不折不扣的白富美。即便有粉絲調侃自己是「貧民窟女孩給白富美打投出道」,但絲毫沒有影響到白富美愛豆的人氣,甚至加速了兩位愛豆的出圈。
甚至最近被曝出父母是「老賴」的周震南和母親疑似為「老賴」的黃明昊,也有粉絲在事發后直言不諱,稱自己就是喜歡他們身上的「貴氣」,喜歡他們身上「不被物質困擾可以自由生長的一種氣質」。

除了物質上的「慕強」,部分大眾也會對恩愛情侶產生艷羨,這造就了大批網紅情侶的誕生。
去年因狗血的出軌事件刷屏全網的阿沁和劉陽,在后者未出軌半藏森林之前,兩人曾是眾多女生艷羨的網紅情侶,吸引了眾多粉絲。阿沁的網店事業,也干得有聲有色。
前不久,網紅情侶丁鈺瓊和張子凡,也被指是假情侶,日常甜蜜互動的視頻都是設計擺拍,本質是視頻博主的自媒體生意。即便丁鈺瓊出來否認,但依然有粉絲「脫粉」,并指責二人的視頻毫無營養、兜售空洞的美好且軟廣過多。

無論分分合合、真真假假,不可否認的是,在網絡上確實存在眾多合體吸金的「網紅情侶」。
此外,還衍生出了迎合亞文化中的「腐女」群體的網紅,沈氏夫夫就是花式收割腐女的最佳例子。沈煜倫和沈肯尼是一對同性情侶,在腐女們眼中,有著高顏值、高學歷的兩人,簡直是耽美小說中走出來的主角。
靠著腐女們的無邊幻想,沈氏夫夫一邊出書、一邊賣化妝品,吸金無數。但好景不長,兩人被指賣三無化妝品給粉絲,吃相難看。
至于明星,他們通常不敢隨意公開婚戀事宜,怕粉絲流失,但參加了戀愛綜藝的明星們是個例外。部分明星在參加完戀愛綜藝之后,人氣不降反升,因為得到了大量CP粉。
潘瑋柏就是吃盡CP粉紅利的最好例子。2017年,潘瑋柏和吳昕參加了江蘇衛視的戀愛綜藝《我們相愛吧》。該節目播出后,兩人組成的假想情侶「無尾熊夫婦」收獲了極高關注度和眾多CP粉,潘瑋柏也因此迎來事業第二春。

除了網紅和明星,在內容產業中也不乏「造夢者」。諸多文學和影視作品都帶有濃郁的「瑪麗蘇」色彩。
要論瑪麗蘇鼻祖,瓊瑤可謂是當仁不讓。瓊瑤于1973年創作了長篇小說《一簾幽夢》,講述了一無所長、樣樣不如姐姐、整天做白日夢的女主人公紫菱,憑借天真和善良得到了兩個優秀男人的真愛。正如小說標題中的一個「夢」字,這部小說帶給女性讀者無限美好遐想。

但如今看來,「你失去了一條腿,可紫菱也失去半條命跟她的愛情」,這種愛情至上的價值觀確實讓人不敢恭維。
備受爭議的郭敬明所著的備受爭議的小說《小時代》,也被指責「凡爾賽」要素過多,為女性灌輸不切實際的華麗幻想。
郭敬明罔顧邏輯,用一連串奢侈品牌堆砌出來的文字,在信息鴻溝較大的十年前,成為了無數女孩窺見所謂「上流社會」面貌的「天窗」,也讓無數女孩幻想自己是女主人公林蕭,雖然平平無奇,在重要的面試中都會摔倒,但能夠遇到富二代做自己的「白馬王子」。

在網文界,瑪麗蘇屬性的小說也一直是主流類目。隨著IP改編熱潮的到來,根據瑪麗蘇小說改編的甜寵劇開始霸占熒幕。
近幾年,《微微一笑很傾城》《親愛的,熱愛的》《琉璃》等形形色色的甜寵劇大火,皆因這些劇集是為「瑪麗蘇女孩」量身定制,迎合了少女們對美好愛情的憧憬。有影視行業從業者透露,近幾年甜寵劇的數量越來越多,光是去年就有三十多部叫得上名字的甜寵劇展開「混戰」。
從有意無意凹人設的網紅、明星,到槽點和流量齊飛的綜藝節目、文學和影視作品,靠著為憧憬美好的女性制造一捅就破的「粉紅泡泡夢」,「造夢者們」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名與利。

「造夢」產業,簡而言之就是讓分辨能力尚且不足的女性相信不切實際的、極致夸張的美好事物的存在。至于女性們是否能收獲變得優秀、獲得幸福的能力,「造夢者們」并不關心,很顯然他們也沒有這個能力。
但是「造夢者們」輸出的價值觀,會讓許多女孩奉為圭臬,進而對她們的人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但好在狐貍總有露出尾巴的時候。蒙淇淇77的微博下有網友評論:「淇淇姐被黑成這樣,姐夫卻不出面解釋?我好像真的明白了什么。」揶揄這一切不過是蒙淇淇77自導自演的戲嗎。

所幸的是,Ayawawa和咪蒙已經被封殺,她們的價值觀也被釘在了恥辱柱上,被荼毒的女性們在她們被封殺之后,逐漸醒悟。
至于凹「富貴」人設或兜售「幸福幻想」的網紅和明星們,雖然負面影響遠不及三觀不正的情感KOL們,但也會讓粉絲們變得膚淺無比,產生「只要我喜歡他,模仿他的一切,購買他推薦/代言的商品,就能變得和他一樣優秀和幸福」的錯覺。
好在網絡時代沒有不透風的墻,網紅和明星們也日漸戰戰兢兢,人設造假的那些網紅和明星要時刻擔心自己會不會「翻車」,亦或被扒出花式收割、吃相難看。
至于那些瑪麗蘇味道十足的影視文學作品,收割力度較弱,因為主要是賺版權費、票房費、廣告費或視頻平臺會員費,平攤到單個消費者身上,消費較少。但也會讓女性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讓「癡夢」的種子在心中慢慢發芽。
總的來說,還是三觀不正的情感導師們對女性的荼毒最為嚴重。因為還是有許多女孩清楚,網紅和明星們的人生贏家路徑不可能輕易復刻,影視文學作品也飽含藝術加工的成分。
雖然不能把情感導師這個群體「一棒子打死」,但網絡上確實有情感導師以老師的姿態來到女性們身邊,手把手指導她們,讓她們相信自己靠任性、癡想或不著邊際的行動,就能夠抓住穩穩的幸福。
「造夢者們」很清醒,那些沉溺于虛幻的「造夢」產品不愿醒來的「癡夢者們」,是「造夢」產業中唯一的輸家。
END
「新熵」
網易科技態度風云榜年度作者
今日頭條「青云計劃」連續獲獎者
WeMedia 移動風云榜年度十大人氣自媒體
原標題:《「凡爾賽」還是「真生意」?從蒙淇淇看女性「造夢」產業》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