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僵尸為什么都穿清朝官服?
原創 上流工作室 網易上流 收錄于話題#都市靈異系列20個
作者 | 李諾米
編輯 | 未生
前不久萬圣節,上流君又被所謂的國產恐怖片給糊弄了一把。其實近些年來,影院里很少再有真正恐怖的恐怖片了。無論前期宣發多給力,都是預告即高潮,評分不過五。

比起如今強行捏造出的恐怖角色,那些不需要浮夸特效和俗辣妝容,就能調動你每寸感官刺激的百年老僵,才真正算得上是童年陰影——
臉色蒼白,眼圈黢黑,青斑獠牙,連蹦蹦跳跳的設定都無法降低恐怖感。

這就很讓人納悶了,影視里的其他妖怪都有千變萬化的形態,為何只有僵尸在穿著上面如此單一且固定呢?


據清代志怪小說集《閱微草堂筆記》記載,僵尸是由尸體變化而來,原因有二:新尸突變、葬久不腐。同期的另一部小說集《子不語》更是把僵尸分為了八個類型: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以及可以視為骷髏的游尸、伏尸和不化骨。
這些也可以視為僵尸隨時間變化的不同階段:人死后不久,尸體會呈現紫色,此時就是紫僵。埋葬后,再過幾個月,身體會長滿白色的毛發。
像很多盜墓探險小說里所描繪的“尸變”,就是這個樣子,但其實,這是尸體進化成了白僵。再過幾年,褪去白色毛發,長出黑色的毛發,就成了毛僵。
這幾個階段的僵尸,雖然戰斗力不斷遞增,但想打過高道行的僵尸道人,可能還難得很,因為它們中的大多數,連陽光都怕。
港片里能打能抗、一跳數米、擁有金剛不壞之身的僵尸,都屬于飛僵,煉化百年才可成。

結合港片拍攝的年份,再追溯歷史朝代,可以確定,這類僵尸只能在清朝時期誕生,才能在之后的幾百年里正好形成飛僵,不會早一步,也不會晚一步。《僵尸家族》里,那具罕見的女性僵尸穿著清朝的旗裝,也是這個道理。

一般情況下,尸體埋葬后,在自然的降解規律下,不出幾個月就會只剩骷髏,只有達官貴人,才有條件找到風水寶地,將尸體妥善下葬,最大程度地延緩腐爛時間。

其實,官服更是最高規格的壽衣。當時買官現象比較普遍,有錢人家大可以捐個小官來做。
所以,與其說是僵尸都穿清朝官服,倒不如說,只有穿得上清朝官服的尸體,才有條件形成大家印象里的僵尸。
最早把清朝官服和僵尸聯系在一起的影視作品是1940年的《李阿毛與僵尸》,當然,這里并不是真正的僵尸,而是男二號為了掩人耳目喬裝打扮而成的。不過,卻歪打正著。
作為影片表達的重要方式,服化道要貼合主題與人物特點,僵尸通常死氣沉沉,而清朝官服陰暗的配色、僵直的線條,就很符合它的形象。其他朝代的衣服,并不適用。

到了上世紀80年代,正值香港電影新浪潮時期,劉觀偉指導、林正英主演的僵尸系列電影在上映后取得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的成績,其他中小制片廠見狀,干脆以此為藍本,掀開了翻拍狂潮。
沿用清朝官服,更可以省下劇組經費,所以清朝官服就成了僵尸的標配。

《僵尸先生》中,由于受到風水先生的報復,葬法有誤,任老爺的父親形成了僵尸,完全沒有人類的感情,見到兒子也認不出來,直接上牙就啃。
《僵尸家族》中的小僵尸卻和人類世界的小女孩做了朋友,在《靈幻先生》里,呂方所扮演的大寶還為了主人挺身而出。這些僵尸的性格、戰力與前者都截然相反。

這很好理解,電影拍攝時為了迎合主題與劇情,通常會對僵尸的形象進行改編處理。
林正英所扮演的九叔曾介紹,僵尸是由于尸體多了一口怨氣,才不腐化。這個說法與《山海經》中的描述有相似之處:
黃帝和蚩尤作戰,請女兒魃前來助戰,但在打敗蚩尤后,黃帝卻過河拆橋,因此魃死后怨氣過重,變成了旱魃。
根據《續子不語》記載,旱魃就是僵尸的雛形。它最大的威力是,每到一處,當地就干旱。
不過,這本清朝時期的僵尸大全,收錄的也多是民間野史,目前,普遍有觀點認為,僵尸的形象,可能來自于湘西趕尸的傳說。

雖然“湘西趕尸”尚未得到科學驗證,但也有學者作出了相對合理的解釋:為了批量運送尸體,前后兩個趕尸人是用兩根長竹穿過尸體的腋下,用肩抬著走。
由于算不上是正經行當,趕尸人只能晚上趕路,還得穿著黑色衣服,路人看不見他們,只能看到一列尸體有規律的跳動,就以為是尸體自己在行走了。
趕尸的傳說就這樣不脛而走,而這,也成了影視劇中僵尸形象的另一來源。

簡單來說,僵尸是死了很久的尸體,喪尸是中了病毒后的活死人,而吸血鬼是長著蝙蝠翅膀的生物。

不過,既然同樣是虛構出來的影視形象,就有放在一起比較的可能。如果單打獨斗,在修為道行持平的情況下,誰的勝算更大?
從生存條件來看,它們三者不分伯仲。
吸血鬼和僵尸吸血為生,喪尸則是吃肉,但他們都很懼怕陽光,所以只能夜間出行。
從擊敗方法分析,吸血鬼的命門是心臟,也害怕十字架與大蒜,而滅絕喪尸就簡單得多了,槍與火都行。
最難的可能是僵尸,皮膚堅硬,可謂金剛不壞。以影片《僵尸先生》為例,任威勇在初次戰敗之后,抓了只老鼠吃,就又滿血復活了。
在糯米、紅線、雞血等一干天敵的壓制下,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行尸人海消耗戰術,九叔聯合徒弟秋生和四目道士配合默契,才堪堪與它持平。無疑,單從種族而言,僵尸的戰斗力絕對無可置疑。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僵尸一般符合如下特點:青面獠牙,臉色蒼白,指甲尖長,皮膚冰冷,更重要是只會跳著走。
如果被鎖定,你可以選擇如下方式對抗——
使用被動技能:緊閉呼吸,呆若木雞。根據僵尸片里的設定,僵尸沒有視力,只憑聽覺襲擊,暫時停止呼吸,是最有效的躲避方法。
準備專屬道具:紅線、糯米、雞血、黃符、五帝錢、桃木劍、照妖鏡。
使用主動技能:當然,如果以上方法都沒用,請還是在夜晚睡覺時,把身體的每一處部位縮到被子里,并且默念萬能咒語——九叔救我!

上世紀90年代,大批量同質化的僵尸片扎堆上映,即使林正英結合了日本忍者、西方吸血鬼元素,創作出《驅魔警察》等佳作,也難以挽回審美疲勞的觀眾。
2013年,麥浚龍指導的電影《僵尸》開播,提到了曾經紅極一時的僵尸片演員如今無片可拍的現實。
這部電影的主演錢小豪、樓南光、吳耀漢、陳友等人都曾多次與林正英合作。
如今,以徒弟“秋生”聞名的錢小豪,在林正英和許冠英相繼去世后,接過了師父“九叔”的大棒,和曾經締造過僵尸片輝煌的劉觀偉導演重拾老本行。
但效果,實在不怎么好。


[2]僵尸為什么都是清朝的?細思極恐[EB/OL].意外藝術,2016-11-07.
[3]司夢潔. 香港僵尸電影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9.
[4]沈懿哲.論西方吸血鬼電影和中國僵尸類電影中恐怖形象的變化發展[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40(02):46-52.
[5]于涵. 香港僵尸電影的發展狀況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6](清)袁枚.《子不語》
[7](清)袁枚.《續子不語》
[8](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原標題:《僵尸為什么都穿清朝官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