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年虧損四億的心通醫療,赴港上市會是一劑解藥?
原創 港股研究社 港股研究社

文 | 港股研究社
近年來,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截止2019年,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超過12.6%,很快將達到中度的老齡化社會的標準。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加深,類似退行性心臟瓣膜等老年病也逐漸進入高發期,一些相關的醫療概念股估值水漲船高。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全球主動脈瓣狹窄患者預計將從2019年的1970萬例增至2025年的2210萬例,年復合增長率為14.3%。賽道潛力被認可的心通醫療究竟成色幾何?未來又將具有怎樣的投資價值?
虧損難題多年無解
為何能得摩根大通、花旗“撐腰”?
由于醫藥行業一直以來都屬于前期需要巨額投入的行業,因此虧損是醫療概念股的通病,心通醫療也不例外。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公司在2018年度、2019年度以及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七個月,分別虧損人民幣6026萬元、人民幣1.45億元、人民幣1.93億元。
而在2018年度、2019年度以及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七個月的虧損數據中,公司產生經營性現金凈流出分別為人民幣7022萬元、人民幣1.43億元及人民幣7568萬元,該等經營性現金凈流出主要是由于公司于往績記錄期間產生大額研發成本。

在招股書數據多個指標并不理想的背景下,微創心通醫療的保薦陣容卻堪稱豪華,摩根大通、花旗以及中金公司擔任其聯席保薦人。
這些機構之所以看好微創心通醫療,一方面,基于今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下,隨著醫療器械行業的技術轉型升級,再加上對國家持續加大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樂觀預期,人們對其需求或得到一定的持久性釋放。心通醫療的母公司就實現了年內232.31%的漲幅,那么,心通醫療被機構看好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母公司利好的影響。
并且據Evaluate MedTech發布的《WorldPreview 2018, Outlook to 2024》顯示,2017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銷售額為4050億美元,同比增長4.6%;預計到2024年銷售額或將達到5945億美元,2017-2024年間復合增長率為5.6%,行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可觀。
另一方面,微創心通醫療主打的TAVI與TMV兩個細分賽道同樣受資本市場看好。在TAVI領域,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預計全球TAVI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48億美元增至2025年的1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9%。其中中國TAVI市場將從2019年的人民幣3.92億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幣50.5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3.1%。
在TMV領域,2019年,全球和中國的二尖瓣返流患者分別為9670萬人和1060萬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隨著TMV修復╱置換產品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及創新性TMV技術不斷出現,到2030年,預期全球TMV市場規模將達174億美元,最終將增至全球TAVI市場的三到四倍。若心通醫療能夠成功登陸港股市場,能否復刻母公司的漲勢?
借港股“東風”
心通醫療能否“后發制人”?
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心通醫療此次赴港融資,很大一部分將被分配予公司的核心產品。包括用于產品的銷售及營銷;上市后跟蹤評估等活動。剩下的將被分配給公司現有產品管線的剩余產品并為通過并購、授權引進安排或股權投資與包括醫療器械公司及研究機構在內的全球賦能者合作擴展公司的產品組合提供資金。
但是心通醫療想要復刻母公司在港股的成功之路,以其現在所處的行業環境來看,或許還比較困難。
首先,VitaFlowTM并不是最早出現在市場的產品,缺乏先發優勢。VitaFlowTM于2019年7月獲國家藥監局審批,但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啟明醫療的VenusA-Valve、蘇州杰成的J-Valve以及EdwardsLifesciences的SAPIEN3亦已獲批準于中國進行商業化。
而啟明醫療和EdwardsLifesciences在該行業的地位不容小覷。從啟明醫療披露的2020年中期報告顯示,其虧損從1.38億元收窄至0.44億元,營收從0.86億元增至1.02億元,有望比心通醫療更快實現盈利。
而作為結構性心臟病和重癥監護監測創新領域的全球領導者,EdwardsLifesciences除了在TAVI領域外,經導管二尖瓣和三尖瓣治療以及心臟結構外科和重癥監護都有著極高的話語權,其在醫療器械領域的地位并不是微創心通醫療能夠在短期內撼動的。
除了這些與心通醫療一樣已經跑通了TAVI商業化道路的公司外,還有很大一部分醫療器械企業的同類產品正處于臨床階段,這樣潛在的競爭對手可能擁有比微創心通醫療規模更大的商業基礎設施以及更好的財務、技術和人力資源。微創心通醫療未來無疑將面對更加嚴峻的競爭環境。

總而言之,但從招股書數據以及微創心通醫療所處的行業環境來看,公司目前的境地并不樂觀,虧損與日俱增、撼動先行者地位宛如蚍蜉撼樹,如果能夠成功登陸港股市場,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心通的資金壓力,但想要通過資本撬動更高的回報率,心通醫療或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本文來源:港股研究社(公眾號:ganggushe)——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港股,對港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原標題:《【港股視角】三年虧損四億的心通醫療,赴港上市會是一劑解藥?》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