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何醫院門口不該寫歡迎光臨?中國醫院人文品牌峰會給了答案
“人的生命起點是由醫務人員的手托起,人的生命終點也是醫務人員的手陪伴。醫學人文貫穿生命全周期。”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周曉楓說。

峰會現場 受訪者供圖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日前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下屬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獲悉,11月6日-9日,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醫院人文品牌峰會在廣西柳州舉行。近千名來自全國各地醫療機構、高校、媒體代表參會。中國生命關懷協會代理事長李小琳,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等人向大會發來視頻祝福。
李小琳表示,丹心光明曲,靜水起深流。醫院人文建設需要有一批甘于奉獻的開拓者、實干家,以披荊斬棘,百折不撓的精神繼續為之奮斗。
鐘南山說,在與病魔的斗爭中,唯有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轉化為人文之心,人文之情,才能醫患同心,贏得勝利。
李蘭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后,我們的醫務人員既是一線戰士,也是患者身邊的照顧者。醫患一心,是我們贏得抗疫勝利的基石。
會議同期發布了由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業委員會主編的《中國醫院人文建設藍皮書》(2020版),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醫院人文建設指標體系。
該藍皮書寫道,“我們提倡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為什么在醫院門口不應該寫‘歡迎您的光臨’等商業式服務語言?因為醫院服務不同其他行業服務的本質是提供人文照護,這不僅囊括了身體生理上的診治和保健,更包含著心理層次的關愛和呵護,與單純經濟層面的服務有著本質的不同。”這就要求醫院服務既要有“精度”——精益求精、精準診療,又要有“溫度”。
“沒有成為母(父)親前,你永遠不會成為最合格的兒科醫生。當我們面對白血病患兒的時候,只能努力到無能為力,無能為力之后繼續努力。”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周晨燕說。
“看到現在有人穿著‘防護服’在臺上演出,我又高興又難過,因為疫情期間,我們曾為了一件防護服找遍了全世界,它曾經那么珍貴!”著名科普作家、兒科醫生蝦米媽咪表示。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19年歲末,新冠疫情悄然來襲,各地醫療機構迅速進入戰時狀態,醫務人員24小時奮戰一線。隨著疫情的擴散,短時間內醫用防護物資告急。1月22日,蝦米媽咪和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秘書長李慶發起了“與子同袍”募集活動,發動國內及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以色列等地的熱心人士,為國內醫護人員募集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護目鏡、醫用消毒劑,在志愿者和川航的共同努力下,這些醫療物資被搶運回國,分發到四川、重慶、湖北、廣西、湖南、河南、安徽、云南、浙江、河北、山東、上海多等家醫院和援鄂醫療隊隊員手中。
此外,主辦方還在2020年度中國醫院人文品牌峰會上正式發布了2020年度全國醫院公益風云榜和《2020年度全國醫院公益風云榜報告》。這是國內首次系統性對醫院公益性進行評價,該評選活動得到全國五百多家醫療機構的積極響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