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我或許是首位擔任美國副總統的女性,但我不會是最后一位。”

2020-11-11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一個能衡量Biden當選的關鍵要點,就是他有勇氣打破我們國家的最大障礙之一,選擇了一名女性作為他的副總統。”

——卡瑪拉·哈里斯

在漫長且跌宕的拉鋸戰之后,“美國大選”這場異彩紛呈的年度大戲,終于在拜登拿下賓夕法尼亞州,率先獲得270張選舉人票后落下帷幕。

即使特朗普拒不認輸,但正如拜登的推特簡介所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美國當選總統。

和拜登一道以當選者發表全國講話的,還有她的競選搭檔——卡瑪拉·哈里斯,美國歷史上首位當選副總統的女性。

第一位“女性”,第一位“非裔”和“南亞裔”副總統,哈里斯身上所集合的標簽,不僅對于彌合當下深處分裂中的美國社會,甚至對于整個婦女解放運動,以及女性職業“玻璃天花板”的突破,都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我或許是首位擔任這一職位的女性,但我不會是最后一位。”正如卡瑪拉·哈里斯在全美講話中所說的那樣,她的上任,預示著女性全新的起點,以及未來無限的可能性。

誰是卡瑪拉·哈里斯?

今年55歲的卡瑪拉·德維·哈里斯(Kamala Devi Harris)于1964年10月20日出生于加州的奧克蘭。她的父母分別是牙買加非洲裔移民和印度移民。

Kamala在印度語中的意思是“蓮花”,同時也是印度教女神拉克希米(Lakshmi)的別名,代表著賦予婦女以權力。母親給哈里斯取名“Kamala”,來向她們的印度血統所致敬。

7歲時,哈里斯的父母離婚,母親帶著她和妹妹一同移居加拿大。正是因為和母親相依為命,哈里斯與其母的關系極為親密,“我的母親將我與我的妹妹撫養成人,她很堅強。雖然她身高才1.5米多,但是在我看來她是3米的巨人。”母親以身作則的榜樣讓她和妹妹的血脈中也涌動著自信與實干的基因。

13歲的時候,哈里斯便展現出了民主實踐的卓越天分:她帶著自己的妹妹Maya,在蒙特利爾的公寓樓前成功舉行了示威游行,抗議“禁止兒童在草坪上玩耍的政策”。

從華盛頓特區歷史悠久的著名黑人大學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畢業后,哈里斯在舊金山地區長期從事地方檢察官工作,并于2010年當選美國第一位黑人女性加州總檢察長,2016年當選加州聯邦參議員。

作為拜登的競選搭檔時,哈里斯被其稱贊為一名“為小人物而戰的斗士”和美國“最優秀的公職人員之一”。

母親所樹立的堅強榜樣,以及從小對政治與權力的濃厚興趣和非凡天賦,帶著同美國“種族大熔爐”的血統一樣的她,成為了兼具女性力量與少數族裔身份的“政壇玫瑰”。

女性的總統競選之路

自19世紀中期婦女選舉權運動以來,在無數婦女先驅的斗爭下,女性開始參政議政,在政治中逐步擁有自己的面孔和話語權。

哈里斯在勝選后的全美講話中,談到自己已故的母親:“當她19歲從印度來到這里時,她也許并沒有完全想象到這一刻。但她深深地相信,在美國,這樣的時刻是可能的。所以我在想她,也在想一代又一代的女性:非裔、亞裔、白人、拉丁裔、美國原住民女性,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她們為今晚的這一刻鋪平了道路。”

早在1872年,美國就出現了第一位女性總統參選人。

1984年與2008年,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推選了女性副總統候選人。

從2008年起,綠黨三次推出女性政治人物參選總統。

2016年,希拉里·克林頓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參選總統的主要黨派女性候選人。但最終在與特朗普的競爭中落敗,未能創造歷史。

今年,在特朗普與拜登激烈的交戰之后,位列第三的競選人自由主義者喬·喬根森(Jo Jorgensen)也是一位女性。甚至哈里斯本人先期也參與了總統的競選,后宣布因資金問題退選。

在男權社會,尤其是男性占據主導地位的政治領域,女性所遭遇的性別歧視和阻力都是巨大的。盡管涌現了像美國剛剛去世的大法官金斯伯格這樣的優秀女性領袖,但女性在政治中的總體地位仍處于低位。

大法官金斯伯格

“她們似乎不僅在競選美國總統,還在參選美國小姐。”美國進步中心女性項目副主席帕德表示,人們對女性總統候選人的要求比對男性更高,她們不僅要展現能夠長官大局的領袖能力,還被要求顯得親切和藹、令人喜愛。甚至是外貌和著裝,也成為了影響選民的重要因素。

今年適逢美國婦女通過憲法第19條修正案獲得投票權100周年。作為一名少數族裔女性,哈里斯的當選無疑是女性投身政治歷史性的高光時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當選總統的拜登現已77歲高齡,參與第二任選舉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哈里斯很有可能成為2024美國大選的總統候選人。

拒絕分裂,重新融合

作為一名擁有少數族裔背景的政治明星,哈里斯顯然是拜登的最佳拍檔。

小學時,哈里斯就讀于舊金山的灣區地帶,每天公車都會把她從以黑人為主的中下層社區送至富裕繁榮的白人社區。上學途中,她被種族隔離的現實深深刺痛,并立志改變這種現狀,促進不同種族的融合。

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白人中學讀書,在面向黑人學生的霍華德大學讀本科,在加州大學法學院深造,嫁給猶太人……浸透于不同種族之間的生活經歷,讓哈里斯擁有了更為深切的體驗和共情,并成長為有望彌合各族裔間裂痕的突破者。

“黑人的命也是命”,因黑人弗洛伊德被警方暴力致死而引發的黑人人權運動下,選擇一位能夠代表非裔群體利益的領袖,或許是美國從混亂中呼求秩序與對話的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哈里斯還有一個中文名字——賀錦麗。在哈里斯參選舊金山檢察官期間,她的華人律師好友為她起了這個中文名,并在之后的競選中用于中文媒體的官方報道。這一策略為她在檢察官和總統競選中爭取華裔選民奪取了優勢。

多元的成長背景,讓哈里斯被稱為 “女性奧巴馬”。但她似乎并不喜歡這個稱呼。當一位記者提及她在競選總統期間繼承奧巴馬的遺產時,她說:“我有我自己的遺產。”

哈里斯發表全美講話

“You may be the first, but make sure you’re not the last.” 這句來自哈里斯母親的座右銘,是她的真實寫照,也將成為無數個女孩兒所能夠繼承的精神遺產。

的確,無論美國走向何方,像哈里斯所說,未來充滿可能性,“不論你是男是女,帶著雄心逐夢,懷著信念領導,在自己身上看到別人從未看到的一面。世界將在每一步都為你們鼓掌。”

Reference:

馮兆音,《美國總統選舉和女性參政:2020會出現首位女性總統嗎?》,BBC.

王波,《哈里斯能成為美國首位女副總統嗎》,世界知識.

胡甄卿,《非裔+亞裔出身的哈里斯,被拜登贊為“最好公仆”》,澎湃新聞.

Soutik Biswas,《美國大選:有印度裔混血背景和中文名字的當選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BBC.

Catherine Kim,《關于卡瑪拉·哈里斯,您需要了解的55件事》,POLITICO

原標題:《“I may be the first, but won't be the last.”》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阿坝县| 永修县| 岳普湖县| 望都县| 隆德县| 两当县| 黑龙江省| 湟中县| 千阳县| 新野县| 宁明县| 郓城县| 德保县| 石渠县| 景宁| 观塘区| 逊克县| 江陵县| 稻城县| 会同县| 全州县| 万山特区| 松原市| 虹口区| 农安县| 讷河市| 同心县| 萍乡市| 福泉市| 靖宇县| 邵东县| 平陆县| 崇左市| 德庆县| 杂多县| 玛纳斯县| 集安市| 黄平县| 北海市|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