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據畫像四川涉量子領域企業:企均專利數僅為安徽十六分之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一次集體學習,讓量子科技成為關注焦點。
量子科技在四川應用發展狀況如何?放在全國,涉量子領域川企有哪些特征?
本期說話算數,四川日報全媒評論理論部聯合MORE大數據工作室,以“量子”為關鍵詞,在天眼查平臺上搜索全國企業經營范圍時發現,截止11月4日,全國共有4871家企業涉及量子領域,其中四川有78家企業經營范圍中以“量子”為主要關鍵詞。

有專家提醒,市場上,涉及量子領域的企業有不少是噱頭,所以根據涉量子領域企業平均專利數作為對比標準。
在對比省份上,選擇了量子科學國家實驗室所在地安徽省,以及國家實驗室除了四川之外的幾個合作分部所在地:北京、上海、廣東進行對比。此外,也選取了西部重點地區重慶和陜西一起,與四川對比。
結果如圖1:廣東在是企業數量、專利總數上領先,但安徽在企均專利數上優勢更明顯。總圖相比,西部地區的企業數量和企均專利數都和東部這幾個省市有差距。

2016年,墨子號上天,國內也掀起了一輪“量子熱”。而四川涉量子領域企業注冊時間,也集中爆發在2016年后。

注冊資本能夠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規模。從圖中可看到,大部分四川企業注冊資本低于1000萬元,中小企業較多。

企業經營狀態,能夠反映企業真實生存情況。明確“存續”的企業,僅62家。其中還有幾家企業是被吊銷的。

天眼查登記的川企“經營范圍”寫得五花八門。既有像“量子產品”“量子技術”這種沒有明確寫明經營何種量子產品的,也有寫得過細,每個領域“長尾”一樣的,如量子眼貼、量子紅外線理療等均提及一次,而專家指出,量子領域這類面向大眾消費產品基本上都是噱頭,可見四川在涉量子領域企業的監管上要注意。
整體上,量子通信是提及較多的應用領域。

成都在涉量子企業的數量上最多。全省幾家擁有專利的企業所在地,除了成都,還有綿陽。
文:川觀新聞記者 劉志杰
數據:川報全媒體集群MORE大數據工作室 黃愛林
設計:川報全媒體集群MORE大數據工作室 何濤、高弘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