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都會人群健康能力藍皮書發布:疫情時代健康危機意識加強
11月7日,人民健康與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都會人壽”)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都會人群健康能力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顯示,“后疫情”時代,都會人群對多個健康維度的危機意識顯著加強。

《藍皮書》發布會現場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此次《藍皮書》是在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的指導下,于9月初啟動了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武漢、沈陽、成都、重慶、大連與福州等13座城市人群的線上調研。并從目前大眾關注較多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健康及財務健康等四個維度及16個具體指標來構建評估體系,解讀都會人群的“健康能力”現狀。
調研顯示,在“健康能力”的四個維度中,都會人群在“身體健康”維度的自我評價最高,其次是“心理健康”。在“社交健康”和“財務健康”兩方面,受訪人普遍認為還有較多提升空間。
具體來看,70后都會人群在“身體健康”維度的自評分最高,透露出他們對自身身體健康狀況的信心;在“心理健康”維度上,80后自評分較高,而70后隨著年齡增長,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增多,給自己評分最低;在“社交健康”維度,90后自評分最高,體現了年輕人對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更有自信。但在“財務健康”方面,90后略低,80后人群更具有信心。
從13座調研城市的角度來分析,調研發現,重慶地區的都會人群在“健康能力”四個維度的自評分均位列前茅,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方面,重慶地區評分遠高于其他城市,其后則是杭州地區;在“財務健康”方面,則是杭州地區都會人群最為自信;在“身體健康”方面,評分最低的3座城市分別是上海、廣州、北京,這三座城市都會人群面臨較大的身體壓力,福州地區都會人群則在該維度自評分最高;在“社交健康”維度13座城市都會人群普遍評分較低,其中分數最高的是天津地區。
此外,在今年的《藍皮書》中,還專門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都會人群的影響進行了調查。
報告顯示,在經歷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都會人群在多個維度的健康也均出現相關困擾,90后都會人群的擔憂點較多,他們特別關注工作、社交圈受到的影響,對未知未來的不可控的擔憂明顯高于80后和70后。而80后都會人群對個人和家人身體健康方面的擔憂較多。70后則對經濟社會大環境的挑戰感受更深。
從疫情對地區影響來分析,北京地區都會人群對收入的減少和不穩定的擔憂相對較高;廣州地區的都會人群對自己或家人如若身患重疾后高額的醫療費用的擔憂較為明顯;深圳地區的都會人群則較為擔心疫情對社交圈的影響;成都地區都會人群對因未來不可控而導致心理壓力大的擔憂較多;福州地區都會人群較為擔憂工作不穩定。
總體來看,“后疫情”時代,都會人群對多個健康維度的危機意識顯著加強,其中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方面的危機意識加強最為明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