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腦機接口專家:更關注技術的醫學潛力,最大挑戰在于安全性
今年8月份,硅谷“鋼鐵俠”馬斯克創辦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展示了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小豬,引起外界對腦機接口這門技術的廣泛關注和熱情。
馬斯克稱,Neuralink的最終潛力幾乎是無限的,例如可以用心靈感應召喚一輛自動駕駛中的特斯拉。“可以解決失明、可以解決癱瘓、可以解決聽力。”
不過,在腦機接口研究先驅、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生物學、神經學和生物醫學工程教授米格爾·尼科萊利斯(Miguel Nicolelis)看來,馬斯克是一位“showman”(指善于引起公眾注意的人)。
“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永生。作為這個技術的創造者,我認為像科幻電影或小說里提到的,通過腦機接口來實現意念控制是不可能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我非常遺憾馬斯克給出了這樣錯誤的說法,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科學基礎。”11月7日,在騰訊科學WE大會期間,米格爾在接受包括澎湃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
米格爾從1998年開始研究腦機接口。2014年在巴西舉辦的世界杯足球賽上,米格爾設計的“腦控下肢機械外骨骼”幫助一名癱瘓的巴西年輕人,完成了為世界杯開球。
米格爾向記者介紹,腦機接口技術開始于醫學領域,在該領域取得了相對較多的進展。在其他領域,腦機接口會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應用,但都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
對于馬斯克,他批評道,馬斯克的說法更像是一種用來吸引眼球的營銷手段,“我要說的一點是:他(指馬斯克)講的這些我一個字都不同意。”
腦機接口技術讓癱瘓少年為世界杯開球
Juliano Pinto是一名高位截癱的患者,脊柱T4以下身體癱瘓已有9年。2014年6月12日下午三點半,身著“腦控下肢機械外骨骼”的Juliano Pinto,通過大腦想象踢球的動作,通過外骨骼把球踢了出去。
“Juliano把球踢出去之后開始歡呼,我們沖上去擁抱他,大家的情緒都非常激動,整個球場都因為這個開球而沸騰了。”米格爾說。
最令人動容的是,Juliano喊的不是“我踢出去了”或者“我射門成功了”,而是“我感覺到球了,我碰到球了。”
米格爾解釋稱,這時因為Juliano的大腦在經過訓練以后,已經能夠識別所有外骨骼上的傳感器傳輸的信號,因此可以體驗到真正的踢球的感覺。“這對10年中一直坐在輪椅上的人來說,是不同尋常的經歷。”
全世界有2500萬脊柱嚴重損傷的患者,患者受傷部位以下的身體無法動彈,是因為大腦發出的運動指令信號,已經無法通過脊柱中的神經傳輸至身體邊緣。按照米格爾的思路,可以從大腦采集不斷產生的信號,以數字形式傳輸至可穿戴式的全新機械身體中,使得病人可以通過大腦控制該機械身體,這就是腦機接口技術的體現。
Juliano在完成開球之前,已經經歷了半年的訓練:學習使用非侵入式的腦機接口設備。米格爾團隊在Juliano的頭皮表面貼上了扁平傳感器,用于紀錄腦電信號,并為Juliano穿上了“外骨骼”。
不僅僅是識別大腦的信號來控制外骨骼,米格爾說:“我們希望外骨骼腳部每一次接觸地面時,都能向病人的前臂發送觸覺反饋信號。這樣,病人就能體會到到踩在地面,感受地面的觸感 、硬度、能走多遠,甚至能接收到溫度反饋。”
讓癱瘓少年開球的神奇故事還沒有結束。米格爾介紹,在經過數月的訓練后,對Juliano和其他7名病人進行了神經測試,發現Julinano的7節脊椎恢復了感知 、活動和運動控制方面的功能,另一位女性病人觸覺 、內臟感覺和運動控制功能也得到了大幅恢復。
“這8個病人加入項目的時候都是完全癱瘓的,在我們的專業領域里,這意味著開始訓練前他們還沒有恢復任何受損脊柱部位以下的身體功能。但28個月之后,其中有一位病人12個月以后就終止了訓練,另外7個人堅持了下來,并且身體功能得到了專業人士之前無法想象的恢復,病情分級也變為了部分癱瘓,因為他們恢復了很大一部分運動能力和觸覺。”米格爾說,“我們當時唯一的目標就是制造外骨骼幫助病人活動,但最終,完全出乎意料的是,病人恢復了一定的自主活動能力。”
更關注腦機接口技術在醫學上對人類的幫助
“因為親眼見證了這一切,我的每一秒付出都是值得的。”談及幫助癱瘓患者恢復部分的活動能力,米格爾在騰訊科學WE大會的演講中表示。
他告訴記者,雖然腦機接口技術的一些潛在應用會引起人們的關切,但目前他最關注的,還是腦機接口在醫學上有潛力對人類有所幫助。
米格爾提出,在未來,理療師、醫生甚至可以利用腦機接口技術遠程照顧病人,“例如在北京的一位理療師,可以通過腦機接口技術與在農村的,無法來北京的癱瘓病人進行交流,幫助他們實現康復訓練。”
在技術發展和運用的過程中,米格爾認為,最大的挑戰在于如何更安全地幫助患者。“我們采用腦機接口技術的最終目標是滿足患者自身的需求,而不是單純從技術角度炫技。”
舉例而言,米格爾認為,腦機接口技術建議采取非侵入式的方式讀取大腦信號,即不向人的身體植入外物,這與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選擇的技術路線有所不同。
在8月份的演示中,馬斯克拿出了一塊硬幣大小的腦機接口設備,用于植入大腦,建立大腦與外界的聯系,其中一只實驗小豬在兩個月前植入了該設備。當小豬的口鼻觸碰物體時,腦機接口設備會讀取小豬神經元發射的信號,并在顯示屏上呈現點狀圖。
“任何一種入侵性的方式都有著自己的風險。”米格爾表示,“對于患者來說,首先要考慮的還是患者本身的安全。所以從這個角度,我認為Neuralink公司的思路是一個死胡同,因為其給出的只有這樣一個植入的解決方案,而這個解決方案我認為僅僅適用于那些別無選擇的、非常嚴重的患者,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應該采用非入侵性的,以腦電圖為基礎的解決方式。”
米格爾透露,他將發布第三代腦機接口技術,“我們希望能夠把傳感器采集的信號以大腦能夠理解的方式傳輸給大腦。”米格爾說,“我完全相信,未來5年我們會有重大突破。”
米格爾認為,未來通過神經科學和腦機接口的研究,可以幫助抑郁、癲癇、阿爾茲海默癥和帕金森等患者提高生活質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