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是數理思維的下一步,還是下一步是數理思維?

?導語
近日,豌豆思維宣布完成1.8億美元C輪融資并與在線少兒英語小班品牌魔力耳朵正式合并,立志在未來逐步打造一站式學習平臺;去年八月,火花思維開始擴科大語文和少兒英語,并在今年逆勢完成三筆過億融資,宣布擴科之路繼續;除此之外,字節跳動搶灘教育賽道,把目光投向數理思維,收購幼少兒思維素質教育產品你拍一。從2019年10月后,數理思維賽道聲量漸微,細數2020年數理思維賽道歷程,目前只有這三家機構有大動作,但不斷擴科、高額融資和新巨頭加入同樣再度引發了業內關注。作為素質教育中的一小分支,數理思維的市場在哪?其到底有什么魅力持續吸引消費者和資本青睞?未來數理思維還將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01
數理思維市場在想“搶跑”的人手里
“上課撿筆,抬頭聽不懂數學”

據互聯網統計結果顯示,我國中小學生補習數學的時間遠超語文和英語科目。從此前的全民奧數到如今的數理思維,家長們從最開始期待孩子能夠獲得入學加分項,到如今的希望從小訓練數理思維底層邏輯。一方面來說,生活中離不開數學,任何事情也都離不開思維邏輯的運用;另一方面,不同于語文、英語科目的”“聽、背、默”,數學通過題海戰術提高成績效果不佳,能夠理解、舉一反三才是學會數學的標志。作為物化生的基礎,學好數學至關重要。新一代的家長,已經經歷過“上課撿筆,抬頭聽不懂”的階段,希望孩子能搶先接觸到數理思維,避免走自己的“老路”。然而大部分家長,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在學前階段系統的教授孩子數理思維知識。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至2019年0~14歲全國人口數大致呈上升趨勢。新生代家長對于孩子的未來成長寄予厚望,都想贏在起跑線上。疫情讓在線教育站上風口,同樣使得線上發展的數理思維吸引到家長的目光。

2018年起,教育部開展“去小學化”專項整治工作,杜絕幼兒園開展小學課程,向幼兒灌輸知識。2020年9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發布,明確學前教育機構均不得超前教授小學知識。社會普遍認為,游戲是幼兒學習的基本形式,低幼年齡段兒童應當在游戲中學習知識。不止幼兒園、托育、早教中心,眾多教育啟蒙機構,逐漸將應試學科轉化為幼兒易懂的游戲化啟蒙教育。啟蒙教育的生意,從少兒英語發展到大語文,再到數理思維,逐漸演變為“萬科皆可啟蒙”的態勢。
但同時,無論是數理思維還是大語文,歸根結底都是在為應試教育做鋪墊。縱使多數理思維機構將學員年齡寬泛的定位在了3-10歲,但部分小學高年級學員擺脫不了應試教育補習需求。小學階段的學員多數只能靠老生續費獲得。數理思維的市場還是在想“搶跑”的家長和小學員手中。新跑出的賽道在焦慮的家長眼中,成為了剛需。
不被重視,卻很重要
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數理思維知識的教學遠在賽道出現以前。2002年開始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材新增“數學廣角”單元。作為“綜合與實踐”板塊的教學內容,“數學廣角”并不是必考項目,但卻可以很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如“雞兔同籠”包含轉化思想和邏輯推理,“植樹問題”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及數學建模等。這類問題在數理思維課程中均有涉及。
年級越高,數理思維的運用就不僅僅局限于數學這一門學科,不止理科,許多文科都能運用到數理思維知識。但同時,因為不是必考項目,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一帶而過。不被重視,卻很重要。或許這也是數理思維能夠單獨成為一個賽道的原因。
02
數理思維一直處于發展當中
據黑板洞察統計,2015年至2020年至今,除已關閉機構外,共有17家垂直領域機構獲得融資。過億的大額融資有13起,并購事件2起。已融資機構主要集中在北京。數理思維線上化趨勢明顯,線下數理思維機構雖出現更早,但幾乎沒有獲得融資。
1.融資輪次分布

從輪次分布上看,天使輪融資事件最多,為8起。Pre-A輪、A輪和股權融資其次,均為6起。后期融資占比剛剛過半,有機構沖到了E輪甚至IPO上市。行業內是否還會有更多較大體量機構出現還未可知。
2.融資時間分布

2015-2019年,行業內融資事件上升趨勢明顯,尤其在2018年,數理思維賽道在融資數量上實現了巨大提升。或許受疫情影響,今年數理思維賽道表現并不亮眼。2020年已過大半,僅發生6起融資事件,但8月至今的四次大動作,使得該賽道再次升溫,如果想要保持住前兩年的發展勢頭,數理思維還需要向外界展示更多可能性。
3.融資體量分布

除未披露融資金額外,千萬級融資事件最多。資本對于新賽道出手闊綽。在13起過億大額融資中,有6起都來自于火花思維,占比高達46.15%。豌豆思維最新一筆1.8億美元C輪融資刷新了賽道單筆融資金額記錄。高速發展僅兩年的數理思維賽道似乎也開始表現出馬太效應,今年的融資動作,半數發生在火花思維身上。
4.融資地域分布

近幾年,投資地域僅分布在北京、上海、廣東和四川四個省市。其中北京占比高達56.25%。一線城市對于新教育賽道方向包容度更高,家長更愿意嘗試。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選擇參加數理思維培訓已經成為了部分“雞娃”的標配。
5.關注數理思維賽道的機構

我們對數理思維賽道投資出手次數大于1次的機構進行了統計。不難發現,資本往往“鐘情”于一家教培機構,連續參投。如火花思維、豌豆思維、海豚思維和佳學慧,均各自獲得了資本長期青睞。其中光速中國、金沙江創投連續五次出手投資火花思維,創新工場連續五次出手投資豌豆思維。近兩年想在教育行業深耕的字節跳動,也出手兩次,開始涉足數理思維賽道。
03暗流涌動,在線教育機構都想分一杯羹
數理思維:好戲才剛剛開始
2018年,數理思維賽道爆發,該年也因此被稱之為“數理思維元年”。此后兩年多時間內,新增許多垂直領域教培機構,但已普遍向線上發展。作為難以替代的后起之秀,數理思維在滿足小學員思維能力提升的同時,順應孩子發展規律,做到了素質化教學。從2019年10月后,數理思維賽道聲量漸微,直到今年2月份才再度展開融資,回歸資本和大眾視野。有人說數理思維又火了,但從整體來看,數理思維一直處于發展當中,且好戲才剛剛開始。
如今數理思維多為小班課。一對多的模式能夠保證學員與老師進行充分的交流,且學員之間可以互相模仿學習。與眾多在線教育一樣,在線數理思維能夠解決家長許多痛點,個性化滿足學員和家長需求。差異化課程是吸引獲課的關鍵。賽道內頭部機構均有自己的個性化課程或教具,幼兒注意力難以集中,尤其是線上教學,如何通過多樣的教學游戲和實物教具帶動小學員在玩中學,是每一家機構教研的方向。縱使課程主體是數理思維訓練,但所學知識與小學數學課本多有重合,在“去小學化”的政策下,數理思維機構需要嚴格把控教學界限,避免越界。
戰場不止賽道內

目前為止,已融資的數理思維垂直機構有16家,在線教育機構下設的數理思維品牌有7家,但未來可能遠遠不止這些。截至目前,數理思維賽道獲得融資超77億人民幣。賽道內融資輪次已經開始向后跟進,2019至今第一次獲得融資的機構少之又少,行業內已初現馬太效應。獲得資本高關注度的同時,也一定會引發其余在線教育頭部玩家們的好奇心,擴科到數理思維,似乎并不是件難事。對于教培機構而言,數理思維的出現,增加了學前教育參培的可能性。成為天然的引流資源后,其余在線教育機構一定不會放過。數理思維賽道內的對手,遠遠不止初露鋒芒的這幾家。
目前火爆的K12在線教育、少兒編程機構,有能力自研數理思維課程,待到市面上選擇增多,機構之間的競爭一定會更加激烈。如好未來、掌門1對1、VIPKID等巨頭已經紛紛下設數理思維品牌,搶占賽道坑位;部分少兒編程機構融入數理思維概念,使用戶“一舉兩得”。“家底雄厚”的K12和少兒編程如果真的想搶奪市場,如今所謂的頭部或許能夠勉強站住腳,但賽道內靠后的機構不一定能招架得住。一教育領域資深投資人認為,教育行業很重口碑,尤其在一個新興的賽道中,通過轉介紹率和復購率,我們基本能夠判斷企業的大致運營情況是否良好。如果真的想要實打實的做好教育產品,就要投入教師力量,那么毛利肯定會降低。并且現在整個教育行業獲客成本都比較高,如果數理思維機構無法在這中間找到一個平衡,再加上K12機構的沖擊,將會很難熬。但從整體來看,即使這類在線教育機構選擇擴科,占比也不會過高,大頭肯定還是在自己“發家”的科目中。
數理思維的出現就好比教育行業登山路上新開辟出的道路,無論是走南坡還是北坡,大家最終的目的都是“登頂”。多個“科目”多條路,擴科幾乎成為了每一家機構后續的發展方向。在“登山”過程中,大家互不干擾,一旦有機構開始選擇擴科,走別人的路,那就意味著競爭的開始。同樣有如像猿輔導這樣的機構,加注數理思維頭部機構,看起來似乎也是一種比較保險的方式。
不止其余領域教培機構涉足數理思維,賽道內垂直機構也在試圖擴科,嘗試更多可能性。如火花思維在數理思維基礎上,涉足大語文賽道,近日又宣布將向英語培訓方向發展,盡最大可能實現學員內部轉化;豌豆思維與在線英語小班品牌魔力耳朵合并;斑馬AI課兼顧數理思維和少兒英語。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育領域資深投資人認為,擴科是數理思維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但也未必是唯一方向。如果一家機構可以把數理思維單科做透徹,那么理論上是能夠支持他走向上市、或者較高營收的。
結語
應試教育轉變為學前素質教育本身就是一條充滿爭議的道路,但無論如何,數理思維走出來了。其中,在線課程更能獲得資本關注,留線下數理思維獨自美麗。但數理思維機構如果想要走的更長久,也需要適當依托其余科目,融會貫通。賽道內跑在前面的機構,顯然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另一方面,好產品誰都想分一杯羹,紅利下的洪水猛獸或許正在來的路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