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存肌肉, 做健康“不倒翁”
原創 名醫話養生 東方衛視名醫話養生
進博會期間,
大家出門要帶好口罩,
注意防護!
骨骼支撐著我們的身體,
肌肉則支撐著我們的骨骼。
所以,對中老年朋友來說,
光預防骨質疏松是不夠的,
還要預防肌少癥,
保持必要的肌肉含量。
肌少癥是啥樣?
肌少癥的身體表現
一般表現為虛弱、易跌倒、行走困難、步態緩慢、四肢纖細和無力等。
患有肌少癥的老年人對各種應激事件的抵抗以及應對能力均很差。

而到了40歲之后,肌肉會開始以每10年約8%左右的速度流失。
然而大腿的肌肉力量減少更快,每10年減少10~15%,此時就會逐漸演變成肌少癥。

肌少癥,肌少癥,
就是肌肉力量逐漸減少。
那我們怎么才能測量出肌肉力量呢?
肌肉力量的測量方法
肌少癥的診斷包括肌肉量、肌肉力量和身體表現。
肌肉流失除了下肢無力之外,也會有上肢無力的現象。
節目現場,我們也做了幾個肌肉力量的小測試。有興趣的話,可以戳視頻,跟著自測一下。
肌少癥最“偏愛”哪些人?
“忌口”的老年人
肌肉是負責基礎代謝的。每增加1公斤肌肉,就會消耗掉超過2.6公斤的脂肪。如果肌肉越來越少,吃得再少也會變胖。

所以,節食和吃素都會加快肌少癥的到來。

專家支招

蛋白質占肌肉重量的20%,是合成肌肉的重要原料;維生素D對于增強肌肉力量有重要作用。
建議老年人每天攝入1.2~1.5g/kg的蛋白質,尤其應將必需氨基酸含量作為首要選擇標準。高蛋白食物有雞蛋、牛奶、魚肉、大豆制品等。

缺乏運動的老年人

我每天從早忙到晚,接送孩子、洗衣、做飯、忙家務,活動量已經很大了,就不需要練肌肉了!
醫生
雖然您的活動量很大,但這些都不是我們能夠增加肌肉含量的鍛煉。

怎樣鍛煉才能增加肌肉力量?

真正能夠增加肌肉含量的有效鍛煉,稱為抗阻力鍛煉。只有這種鍛煉,才能增加肌肉力量,保護骨骼健康。

科學的鍛煉方法有:
1)游泳
2)水中走路
3)騎固定自行車
4)騎橢圓機

避免肌肉流失,
飲食和鍛煉都很關鍵。
雙管齊下,才能
更好地降低得肌少癥的風險。
“肌少”了,要注意什么?
摔倒的正確姿勢
對老年人來說,
摔倒不亞于心臟病、中風發作。
一次摔倒,
就可能讓老人的健康水平
在短時間內急轉直下。
摔倒的兩種錯誤姿勢
01
髖部著地

單側髖部著地

醫生:盡量用正確的摔倒姿勢。
老人:摔倒還有“正確姿勢”?
醫生:跟著我們一起學一下吧。
摔倒的正確姿勢

用手支撐的跌倒比直接髖部著地更安全,因為上肢可以分擔力量,它能將摔倒后的危害降到最低。
總之,
萬一摔倒,用手撐地。
既然,摔倒有正確的姿勢,
那面對摔倒的人,
是不是也有正確的處理方法?
摔倒后的處置方式
摔傷后的錯誤處置方式
01
用手揉捏傷處
這樣做既不能緩解病情,還有可能會導致局部水腫,加重傷情。

用毛巾熱敷和活血化瘀藥物
活血化瘀藥物會導致傷處的毛細血管擴張、出血增加,進一步加重腫脹反應。

正確處理摔倒后的老人,首先要對四肢和關節進行自我檢查,查看關節能不能活動。


如果是上肢骨折,不要強行移動或自行處理,應用圍巾、木板等固定好骨折部位,立即就醫。
如果是腰椎骨折,隨意活動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嚴重時下肢可能癱瘓,應盡快呼救撥打120急救電話由專業醫護人員救助。

還是正確的處置方式,
對”肌少“的老人都會造成傷害。
那有沒有什么辦法
可以減少老人的摔倒呢?
節目嘉賓“擼鐵奶奶”陳繼芳
教了我們一種方法。
防摔跤背包法
冬季是老人跌倒的高峰期。節目現場,“擼鐵奶奶”陳繼芳給老年朋友帶來了她獨創的“防摔跤背包法”??齑料路揭曨l,一起來學習吧!
吃好喝好鍛煉好,
成為健康”不倒翁“。
你做到了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