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氫電共托環保藍天,豐田在進博會展現了怎樣的“未來攻略”?
隨著人工智能推動融合發展、電動化浪潮洶涌來襲、無人駕駛方興未艾、共享出行漸入人心……毫無疑問,擁有百年歷史的汽車產業從思維理念到商業模式都在發生著巨大變革。而在這一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關鍵節點,作為全球領先汽車制造商,豐田正在迎接一個屬于自己的時代。
11月5日至10日期間,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豐田汽車公司及其集團相關企業以“開放共贏 創享藍天”為主題,傾力出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進博會上,豐田首次展示了首輛本土研發中及計劃在本土生產的豐田品牌氫燃料電池商用車——FCEV柯斯達,并攜手多家合作伙伴,為保護中國的藍天貢獻一份力量。
攜FCEV柯斯達亮相進博會
為加速氫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的普及,推動中國氫能社會的發展,此次進口博豐田將首次展示首輛本土研發中及計劃在本土生產的豐田品牌氫燃料電池商用車——FCEV柯斯達。
作為中國市場當中經典的輕型商用車,柯斯達可謂是家喻戶曉,而此次氫燃料電池動力總成加持后的它,更展現出了完全不同的一面。

眾所周知,氫燃料電池能量轉換效率高,只產生水和熱,不僅對環境無污染,更擁有無振動、噪聲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在全球范圍內是公認的“終極環保方案”。而豐田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技術儲備和開發經驗在全球目前處于領先地位。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豐田就開始在氫燃料電池技術上進行了研究,并且取得顯著的成績。2002年,豐田在日本、美國等地區開始推廣FCEV車型,2014年,豐田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車MIRAI。
不僅在具體產品方面加快研發速度,更為關鍵的是豐田在未來氫燃料電池的具體應用上擁有一個開放的合作姿態。

6月5日,豐田宣布與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北京億華通成立了“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新合資公司由豐田牽頭,投資總額達到50.19億日元(約為3.26億元人民幣),主要業務是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工作,落戶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豐田在海外設立的唯一燃料電池研發企業。
“只有實現普及,環保汽車才能為環保做出貢獻,所以需要不斷擴大朋友圈,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開展與中國的合作。”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表示。
綜上來看,豐田氫燃料電池技術本身安全可靠,一旦形成規模效應來平攤成本,同時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成熟的商用環境無疑指日可待。因此,此次豐田牽頭成立的聯盟,對于助推中國乃至世界的氫燃料電池產業和市場來說,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
氫電“兩開花”,新能源全速“超車”
事實上,豐田汽車FCEV柯斯達的推出,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這背后是豐田在新能源領域多條路線并舉所儲備的豐厚技術積淀。
作為全球車企中的電動化先驅,尤其是在豐田“引以為傲”的混合動力(HEV)領域,從1997年開始,豐田率先發售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這款車是世界上率先實現批量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因革命性地降低了車輛燃耗和尾氣排放,其劃時代之意義與先進性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評價。
而豐田以混合動力(HEV)技術為基礎,已經走向包括純電動(EV)、插電混動(PHEV)以及燃料電池(FCEV)等動力類型上的全面覆蓋,規模上,豐田電動化產品全球1600萬輛的銷量,其技術成熟可靠性可見一斑。作為率先將HEV車型引進中國的車企,今年9月豐田在中國的HEV累計銷量也完成了100萬輛的突破。
可以說,豐田目前仍是新能源領域的佼佼者,成熟的技術再加上豐田多年積累下的優良口碑,便是豐田殺入市場最好的殺手锏。
基于此,在純電動領域,2020年是豐田的EV元年,今年5月底前C-HR EV、奕澤 E進擎、雷克薩斯UX 300e相繼發售。根據規劃,在中國,豐田計劃到2025年,推出10款純電動新車型。

同時,豐田也在切實地推進電池回收再利用事業。在日本,豐田從2018年開始與中部電力公司合作,利用回收的舊電池構建大容量蓄電池系統,并同步進行舊電池循環再利用相關的實證實驗。目前,主要回收再利用的對象為在HEV上大量使用的鎳氫電池,預計到2030年左右,用于PHEV、EV上的鋰電池也會進行回收再利用。
或許在不少人看來,相比于部分在補貼和牌照的激勵下激進發展純電動車的企業,豐田顯得有些“保守”,但其實,豐田從不跟風,在技術路徑的選擇上一直有自己的判斷和堅持。在豐田的眼中,汽車從來不是孤立的產品,它是將全世界連接起來的工具,如何能讓人們更和諧地生活在地球上,才是豐田電動化的意義,而這也符合其始終秉持著的“為所有人提供自由的移動出行(Mobility for all)”的最終愿景。

事實上,這樣的愿景不僅僅體現在車內,而是貫穿了豐田的整個產品線,比如,此次進博會上豐田還展示了側方電動座椅福祉,讓更多需要被關愛的人受到關懷、幫助他們實現自由出行的夢想;不僅如此,豐田也正在與合作伙伴積極探討使用以“move” for all(為所有人帶來出行及感動)為開發理念的e-Palette,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提供相關移動出行服務。
與此同時,豐田認為,如果AI技術通過自動駕駛、智能助手等手段豐富人們的體驗,汽車將有可能重新定義未來移動出行。一方面加速汽車新能源產業布局,一方面努力推動自動駕駛、福祉車等智能化應用落地,“開放共贏 創享藍天”便是豐田對未來的期許,而這樣美好的未來也值得你我的期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