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愛茉莉太平洋:中國消費者對韓妝形成新認識,已擺脫韓流風潮
“前幾年韓妝發展好更多的是借助韓劇、韓流的風潮,而如今中國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體驗、判斷與印象,已經不完全依賴于對周邊文化的印象了。”愛茉莉太平洋中國CMO高辛近表示。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開幕,作為韓國第一大化妝品集團公司愛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將第三次參會,并攜旗下雪花秀、蘭芝、悅詩風吟、夢妝、赫妍(HERA)、艾諾碧(IOPE)、芙莉美娜(primera)、時妍露(SIENU)、呂及魅尚萱十大品牌、約600件展品亮相。


和去年相比,愛茉莉太平洋的展出面積較去年擴大了一倍,成為今年展臺面積最大的參展商之一。現場還陳列有位于韓國首爾雪花秀旗艦店“云逛店”的互動體驗,可做肌膚測試和分析的一站式鏡面肌測儀(Smart Mirror) 和頭皮健康測試儀等。
在近日和澎湃新聞的采訪中,高辛談到了韓妝在中國的發展趨勢,認為其已逐步擺脫韓劇、韓流的風潮,消費者對產品的印象更多來自產品的質量、體驗。
“韓流文化的普及程度和以往不同了,但大家對于韓妝的認同還是在的。我們做化妝品最終還是要落到產品本身的,我們不是影視劇公司,不能只賣偶像。從產品本身來說,中國消費者對韓妝正在重新形成一個新的認識和定位,可能以前韓妝的標簽是偶像劇與韓流。現在,則更多的是好用實在、性價比高等 。” 高辛說。
作為眾多參展進博會的韓國企業之一,愛茉莉太平洋是韓國最大型的化妝品公司。1992年,愛茉莉太平洋進入中國市場,將中國總部設在了上海,目前已引入中國市場的品牌共有10個:雪花秀、蘭芝、夢妝、悅詩風吟、伊蒂之屋、赫妍(HERA)、艾諾碧(IOPE)、呂、芙莉美娜(primera)及魅尚萱。
受到疫情影響,其線下渠道的化妝品銷售在全球各大市場都受到打擊。
但高辛介紹,疫情后愛茉莉太平洋的中國團隊很快作出反應,在原有天貓、京東、唯品會的線上布局以外,在一個月內將旗下所有品牌的微信商城開發出來,并最先試水與線下百貨聯手轉戰線上。例如,2月中旬公司與銀泰的喵街開展了合作,在60分鐘的時間里秒殺了將近5000套蘭芝的明星產品;8月雪花秀聯動六大商場(北京、西安、武漢、成都、廣州、杭州)的超級品牌日直播銷售,成績不菲。
得益于在線上渠道及時作出的反應,根據其最新第三季度財報,中國市場的線上銷售在第三季度實現了超80%的強勁增長。
從產品分類來看,線上用戶更有青睞高端線產品的趨勢,愛茉莉太平洋上半年在華整體高端線的線上業績增長超過50%。
“高端產品的消費者能相對較熟練地使用互聯網,收入也相對較高,居住在一線或者新一線城市。他們生活工作節奏比較緊張,因此,能很快從線下消費轉到線上消費。” 高辛說。
為進一步應對疫情后的市場變化,愛茉莉太平洋也在不斷調整應對策略。
在產品結構方面,針對高端產品線,除了繼續擴張線上渠道外,公司還強化了產品組合,今年新上市了雪花秀第五代潤燥精華、蘭芝NEO氣墊、IOPE精華等。針對平價品牌,愛茉莉太平洋也通過品牌的產品升級,以獲得更多三線以下城市消費者的青睞。


蘭芝NEO氣墊。
“大眾平價品牌整體也有比較明顯的升級。像之前說的‘兩極化’概念,很多人印象當中的‘兩極化’是高端的更貴、便宜的更便宜,其實不是這樣的。在三線以下城市發展迅猛的勢頭下,大眾平價品牌也在做一系列升級。比如,之前的悅詩風吟會比較注重做保濕,但今年,響應消費者修護熬夜肌和抗老需求,我們全新上市了007修護精華。”高辛說。
在渠道方面,愛茉莉太平洋與中免集團在今年10月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伙伴協議,雙方計劃通過合作加強對中國海南地區免稅業務的戰略性商業合作,通過新店入駐協商與擴大新品牌入駐取得商業雙贏增長。
近期,旗下美妝品牌伊蒂之屋在中國的線下渠道進行了重組,并將其引入了第三方彩妝集合店The Colorist。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