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10不止英雄夢想
原創 三聲編輯部 三聲

作者 | 周亞波
你會覺得他們像一群孩子,或者他們本來就是一群孩子。周四晚的東方藝術宮,他們分別代表著中韓兩支電競戰隊坐在了媒體面前,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顯得羞澀而內斂。而在兩天后,他們即將上演巔峰對決。
但這種羞澀和內斂僅僅體現在這個世界當中,在那個世界當中,他們可以成為英雄。
第10屆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簡稱S10,下同)在中國戰隊SN(蘇寧易購電競俱樂部)和韓國戰隊DWG(Damwon Gaming)之間展開,這已經是LPL賽區(英雄聯盟中國職業聯賽)的隊伍連續第三年打進“S賽”決賽,前兩年,IG戰隊和FPX戰隊分別奪冠。

尤其是在中國,尤其是在2020。當傳統體育或多或少都因疫情被影響乃至遭到重大打擊時,有著顯著線上的基因的電競顯示著超凡的韌性。電競只是暫緩了線下化的步伐回到線上,各國賽區聯賽(包括春季賽、夏季賽)的運行問題得以解決,這成為全球總決賽得以舉行的一個前提。
拳頭游戲CEO尼科洛·勞倫特(Nicolo Laurent)表示,在諸多線下比賽停擺的這一年,堅持讓全球總決賽級別的賽事落地一度被視作瘋狂之舉。“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舉辦,那一定是在中國”,最終,從2017年起就喊出“打造電競之都”、匯集了中國電競超過80%組織力量的上海成功接住了重任。
在東方明珠城市廣場,一條身高8米、展翅約20米的“遠古巨龍”以3D投影的方式上演了全球首秀,這條游戲當中足以左右戰局的關鍵野怪,正無縫成為了這座國際化都市的又一張名片,也同時指引著性格各異的年輕人的夢想方向。

01 | 英雄
玩游戲的孩子都有一個英雄夢。從前,這個夢不被允許,現在,變化正在發生。
不少人都在說,SN戰隊的隊員們身上帶著幾分熱血漫畫感,他們本是LPL賽區的3號種子,卻在1/4決賽和半決賽中連克LPL賽區2號種子JDG和一號種子TES,以黑馬的姿態殺入決賽。
SN戰隊5名首發隊員當中,只有隊員“蛇蛇”胡碩杰(SwordArt)有過S賽參賽經歷,疫情影響下,上單陳澤彬(bin)和AD唐煥烽(huanfeng)甚至從未打過有觀眾的比賽,也就是說,這兩位“一年級生”,首次面對觀眾就是S10的總決賽。
因為“王者段位”擁有者表哥的一次做客,陳澤彬接觸到了英雄聯盟。隨后,陳澤彬和父親一起進入到了英雄聯盟的游戲世界中,“我打不過了,就會把他喊過來,總能扭轉戰局。”這是陳澤彬爸爸對自己兒子游戲能力的初步認可。
在陳澤彬的高中階段,父母和老師便同意他走上職業道路,陳澤彬的媽媽還特地買了一臺配置更好的電腦,讓他安心在家練習做準備。最終,陳澤彬被組建初期的蘇寧電競青訓看中,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職業電競之旅。
成長在廣西邊陲小城東興市的唐煥烽,面對的則是另外一種成長故事。某種程度上,唐煥烽的童年是不幸的:父親另有家庭,母親也在自己12歲的那年不辭而別,在那之后,他曾整整3年一個人生活。那時,英雄聯盟成為了他的一種寄托,早上五點起床打一場排位,去上課,晚上完成功課后,打幾場排位到十一點入睡。
幾個朋友、其中包括年輕的班主任龐老師成為了安靜的煥烽可以交流的對象,成績優異唐煥烽曾和龐老師打賭,“要考上比你更好的大學。”但煥烽終究“食言”了,日漸發掘的電競天賦、經濟支持減少帶來的生活壓力,讓他提早北上,從“網吧隊”打起,一路漂泊,來到上海,加盟了IG戰隊的梯隊IGY,并在2020年初加盟蘇寧。
一篇以煥烽的故事為藍本、標題為《少年來到海邊》的人物特稿在微博收獲了萬轉,并被翻譯成為英文,在國外社交媒體繼續傳播。

“讀過你的感人故事,現在的感受如何?”周四的決賽新聞發布會上,有外媒向煥烽發問,關切中帶著一絲不合時宜。煥烽回應:“一路走來確實不容易,我希望抓住這次決賽的機會,以后有機會,我應該也會安安靜靜的。”
就像一個英雄會有不同的技能一樣,安靜內斂也不是唐煥烽的全部。1/4決賽與JDG的內戰,煥烽使用英雄燼在對方陣地開大的操作,讓無數人驚呼。賽后,有些激動的唐煥烽打開微博寫下一句話:“很謝謝你們叫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叫唐煥烽。”
02 | 聯盟
決賽賽前,賽事官方發布了“全球總決賽電競精神宣傳片”,這則以黑色為底色、電競選手面對電腦操作的鏡頭為主敘事語言的宣傳片中,“XX的人”構成了排比,烘托出了“決處識英雄”的主題。
電競選手們安靜地坐在劇場的軟席,操作英雄,成為英雄。這已然成為了一種敘事,不僅是“選手可以選擇走這一條路”的敘事,也是在逐漸成熟的運營下,選手們走向鎂光燈焦點,成為英雄本體的敘事。
這也并不是決賽賽前的唯一宣傳片。以選手采訪為核心內容的總決賽宣傳片、中外電競生活宣傳片、虛擬偶像女團KD/A的新MV、以及在開幕式上由袁婭維演唱的《英雄登場》都成為了賽事包裝、尤其是決賽包裝的一部分。
“賽事的運營越來越專業”已成為諸多電競參與者的共識,尤其是在2020年,防疫的現實加大了很多事情的復雜程度,拳頭游戲電競全球負責人約翰·尼德漢姆(John Needham)介紹,為了讓S10的比賽更好得運行,從組織到運營再到技術方面都得到了升級。
例如,決賽前的比賽都沒有觀眾,XR技術在當中得到應用,意在“讓線上觀眾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選手的采訪也大多以線上的方式,“這可以將我們的媒體、觀眾和選手聯系在一起,同時建立連接的還有我們的贊助商。”約翰·尼德漢姆表示。

與電競商業化初期便涉足于此、入主IG戰隊的王思聰相比,張康陽的“微博派錢”思路有些近似,但在背后,電競與資本的關系已經完成了單一注資扶持,到形成生態共同體的進化。
2016年,蘇寧易購電競俱樂部的前身SNG成立。2019年,蘇寧集團將電競俱樂部的品牌進行了重新定位,改組后,蘇寧電子競技俱樂部歸屬于蘇寧體育旗下,正式形成了與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意大利國際米蘭俱樂部和江蘇蘇寧女子足球俱樂部為一體的“蘇寧體育職業俱樂部聯盟”。
這種改革與LPL的聯盟化改革形成了呼應。2014年形成的LPL、LSPL兩級聯賽升降級制度,在2018年被聯盟化改革所取代,新的“發展聯盟”LDL取代了“次級聯賽”LSPL的地位,升降級的取消,不僅讓LPL的運營更像中國觀眾熟悉的NBA,也讓LDL“青訓營”的地位日益凸顯,站在決賽賽場的SN戰隊,有3名選手都有過LDL的比賽經歷。
一切都在讓“電競少年”的英雄夢落得更加真實,1/4決賽上演的蘇寧與京東的“電商大戰”已經成為了一種信號,而餓了么、肯德基、上汽榮威等生活品類贊助商的加入,更落實了電競“成為年輕人生活方式”命題的成立。
資本入場方式的變化則是這一命題成立的直接反映:在中國缺少面向年輕人的、高度市場化賽事的現實下,電競對年輕人心智的占領,實際上與贊助商占領年輕用戶的心智的渴望共享了語境,而商業化體系的完善,反過來又以高純度社交貨幣的方式,繼續推動電競聯盟整體的完善。
流量與場景,用戶心智與生活方式,這是“電商大戰”噱頭背后的真實意義。在這層意義上,“電競是不是體育”的“正名之問”正在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03 | 上海
來自官方的支持成為了另一層要素,2018年夏天,電競國家隊在雅加達奧運會上數個項目的奪冠,成為許多認知中“電競被主流接納”的又一節點,Uzi等中國年輕人身披國旗的畫面,也成為了中國電競史的經典畫面。
盡管S7的決賽仍在北京、在象征著中國最高競技舞臺的國家體育場進行,但在那一年,上海市政府就率先以“文創50條”中條目的形式,提出了將上海打造為“全球電競之都”的長遠目標。根據官方資料,在這種高舉高打的策略之下,上海已然吸引了中國80%的電競戰隊與電競人才。
10月27日,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播放的《電競產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新聞透視”指出,目前,中國電競人才的儲備約為8萬,人才的缺口達到了33.15萬,上海作為“電競重鎮”,人才的缺口在20萬。
騰競體育賽事及品牌負責人韓煦表示,人才的缺口主要還不是選手,而是各類通用型人才,“包括導演團隊、導播團隊、編導團隊、內容創造團隊,以及我們的品牌團隊、市場團隊,甚至是制作直播類產品的技術團隊,以及龐大的后臺技術支持團隊,等等。”
人才的缺口來自與愈發全面的產業鏈認知,而人才的來源一方面來商業運營的進化,另一方面則來自賽事影響力的上升,兩者互為表里,形成循環。

這家最后選擇落戶在上海靜安區的公司,由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馬曉軼擔任董事長,騰訊游戲副總裁、英雄聯盟中國總負責人黃凌冬擔董事兼法人。“獨角獸公司”化更加明確主體的運營,進一步推動了LPL賽區的聯盟化改革,也帶來了更為堅決、更具效率的組織模式。
政府的支持進一步與之形成聯動。2019年9月,上海在國內首創國內運動員的注冊制度,被視作電競走向專業和規范的又一節點;2020年2月,疫情尚在高峰時期,上海市政府出臺《全力支持服務本市文化企業疫情防控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表態“保障S10、ChinaJoy、2020全球電競大會等重要賽事和活動有序進行”。
“世界上沒有另一座城市能在現在這個時間能像上海一樣成功舉辦全球總決賽了。上海即將成為,或者已經成為了——全球電競之都。”拳頭游戲CEO尼克勞·勞倫特在賽前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權衡之下,決賽的門票采取“游戲30級賬號實名報名抽簽”機制,共有3205750人完成登記,6312名觀眾“中簽”獲得免費觀賽名額,實名刷臉入場。拳頭游戲中國業務負責人、騰競體育聯席CEO林松表示,決策的終極出發點來自廣大玩家,“我們要盡可能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擾,盡最大的努力,保障觀眾的安全觀賽,同時也保障線上玩家的體驗。”
04 | 決賽
決賽日的“上汽·浦東足球場”一切全新。這一坐落在浦東金橋的“體育賽事新地標”,首次交付使用便給予了S10的巔峰之戰,6312名觀眾組成了足夠高的聲浪,覆蓋了決賽的每一個高潮。
而在23公里車程外,大寧音樂廣場的人生一串官方主題店,這一S10開始就由官方的制定的線下集合觀賽點,已經融入了這屆S10的整個賽事體系當中,構成了集聚年輕玩家的另一處場所。
結果有些讓現場觀眾失望,SN戰隊沒能上演奇跡,在一度追平大比分的情況下,1-3不敵DWG戰隊、無緣LPL三連冠,曾在S賽五連冠的韓國LCK賽區暫時奪回了“召喚師杯”,ADC選手Ghost完成了賽前“煥烽還年輕,這次我來拿”的喊話,中單選手Showmaker也兌現了“奪回第一賽區,就是現在了”的諾言。
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在10月31日上海的晴朗秋夜中,10名少年,面向全世界觀眾,上演了一場關于團隊、關于夢想的英雄之旅,在觀眾一邊遺憾、一邊在賽后獻給DWG掌聲的狀態中,一會感覺到,更多關于競技賽場的要素正在同步成長。

2002年出生的陳澤彬,能夠在第二局完成了從未在S賽決賽上演過的五殺,讓現場解說一度破音;也會在第三、第四局出現一些莽撞的失誤。
“海邊少年”唐煥烽決賽的狀態更不算好,輸掉比賽后,他顯得尤為低落。不過,在英雄夢想的敘事下,無數人認識了2001年出生的他,他正在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
在不乏機會的聯盟中,唐煥烽、陳澤彬們一起,走到了這樣舞臺。在英雄夢想背后,在一系列的體系的構建當中,許多人、許多客體正在逐漸成為依托,成為所有夢想能夠從活水中涌出的可能。
原標題:《S10不止英雄夢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