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修·麥康納出自傳,道盡半生心路歷程
好萊塢男演員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年輕時代經(jīng)歷一夜成名,但演藝生涯始終不溫不火;待到人至中年才脫胎換骨,憑借一部《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之后又在《真探》、《星際穿越》、《金礦》、《紳士們》等影視作品中,塑造了形色各異的角色。日前,他的第一部自傳《綠燈》(Greenlights)出版問世,由孩提時代開始說起,暢談自己至今恰好五十載的人生風雨。

自傳《綠燈》講述了馬修·麥康納迄今五十載的人生風云。
小小德州先生
馬修·麥康納的回憶錄,由自己母親說起。他八歲那年,母親替他報名參加名為“小小德州先生”(Little Mr Texas)的選秀比賽,他獲得了勝利,母親將小馬修手持獎杯的照片裝裱了起來,掛在廚房的墻壁上。每天早晨,娘倆一起吃早飯的時候,母親總會指著那張相片說:“瞧你,多棒啊,你是贏家,你是1977年的小小德州先生。”

小小德州先生
幾十年來,不管人生起起落落,小時候的這件榮譽、母親對他的褒獎,始終深深印刻在麥康納的心頭,鼓勵他克服困難前行。直到去年,他翻閱自己小時候的剪貼本時,重又找出了這張相片。讓他驚訝的是,獎杯上寫著的,并不是“小小德州先生”比賽的冠軍,而是亞軍!
馬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么多年來,印象里一直都是母親一遍又一遍地管自己叫冠軍、贏家來著啊。他拿著照片,找到母親質(zhì)問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靠著他那些花哨的衣服才贏過了你。”母親回答說,“我們管他這種叫作勝之不武。所以,你才是真正的小小德州先生。”

馬修·麥康納與母親
父母愛情
馬修·麥康納的父母親在結(jié)婚生子之后,曾先后兩次離婚,又三次復(fù)婚,父親還曾四次折斷自己妻子的手指。夫妻兩人的感情,恐怕只能用前世冤家來形容。他父親最終因心臟驟停溘然離世,死在了妻子的懷里。
幾十年后,馬修依然清楚記得,某個星期三的晚上,他們一家三口正在家里吃晚飯。老爸還想再多吃點土豆,老媽卻不肯給他,說他已經(jīng)夠胖了,不能再吃了。老爸一把就把餐桌給掀翻了,老媽也不弱,抓起電話就報911,順手還用電話聽筒擊中了老爸的鼻梁,鮮血一下子就流了下來。
老爸抓起了一瓶400克重的蕃茄醬,老媽手里則多了一把三十公分長的餐刀。兩人互不示弱,繞著廚房你追我趕。最終,兩人的視線,牢牢地交織在了一起。“老媽用手指清理著眼睛里被甩到的番茄醬。老爸就那么站著,任由鼻血一直流下來,沾濕了自己的胸口。忽然,兩人都跪了下來,然后又躺倒在了那沾滿了鮮血和番茄醬的廚房地板上,開始做愛。紅燈變成了綠燈。這就是我父母親彼此交流的方式。”
街上最靚的仔
高中三年,對麥康納來說,感覺就像是一場悠長的假期。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全優(yōu),約會的女孩子,又都是公認的校花——不光是他自己高中的校花,還有附近其他每所學校的校花。
不過,高中三年里,有兩年他都在生痤瘡。那都要拜他母親所賜。她當時正在挨家挨戶地推銷一款所謂的水貂油面霜,結(jié)果卻害得自己兒子成了犧牲品。盡管如此,他仍是毫無爭議的校草,每年校園舞會上都被選為最帥的男生。
馬修不是那種喜歡耍酷的男生。像詹姆斯·迪恩那樣,自顧自地往墻邊一靠,抽著煙冷眼旁觀蕓蕓眾生,這可不是他的風格。他是那種愛熱鬧,愛搞事的男生。他自己有輛四輪驅(qū)動的卡車,他喜歡用它來追女生,載女孩。他會把卡車往校門口一停,打開車上的擴音器,喊道:“瞧一瞧哎,瞧瞧凱希·庫克今天穿的那條牛仔褲哎,真是靚——啊!”所有人都樂了,尤其是那位名叫凱希·庫克的女生。
后來,他賣掉了卡車,換了一輛跑車,他知道這更拉風,會更讓女生欲罷不能。每天一大早,他就早早地開著跑車來到校門口。車子停好,他就往車門上那么斜斜地一倚,好像在說“我實在是太酷了。我的紅色跑車實在是太酷了”。但幾周之后,他發(fā)現(xiàn)情況有些不對。“姑娘都不像以前那么迷我了。”她們都坐上了另外一些男生的四輪驅(qū)動卡車。“跑車缺少的,是那些咋呼,那些泥巴,還缺少了一臺擴音器。少了這些,也就沒有了樂子。”于是,他又重新開起了卡車。
澳大利亞的冬天
母親提議他不妨去澳大利亞當一年交換生,他當場就答應(yīng)了:“澳大利亞啊,一聽就是夠狂野夠冒險,我喜歡。”
負責接待他的寄宿家庭,早早給他寄來一封信。他們告訴他說,自己生活在一個像是天堂一樣的地方:位于悉尼郊外,走幾步就是海灘。結(jié)果到了那里之后,麥康納發(fā)現(xiàn)那其實根本就是一個位于內(nèi)陸的小鎮(zhèn),全鎮(zhèn)就一條大馬路,人口不到兩千人;更重要的是,距離大海有足足兩小時的車程!
寄宿家庭的這對夫婦也有些怪怪的,而且在學校里,不知怎么回事,澳大利亞的姑娘也不像得克薩斯的姑娘們那么迷他。馬修很快就打起了退堂鼓,但交換生的文件上有他的簽字,答應(yīng)好了,至少要待夠一年。就這樣,高中三年一直都像是在過暑假的馬修,被迫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冬天。
他開始想家,開始給家里人寫信。信越寫越長,九頁、十二頁、十六頁。當收到的回信也變得越來越少時,他只能自己給自己寫起了家書。
他變成了素食主義者,頓頓晚飯吃的都是萵苣配番茄醬,還戒了酒,戒了色。高中時代,他一直希望自己以后能當律師。但在澳大利亞生活的這段時間里,他改變了主意,打算將來要做和尚,還設(shè)下了一個人生目標——幫助曼德拉重獲自由。
半年不到,身高一米八二的他,體重已落到了六十三公斤。他已經(jīng)很久沒去學校上課了,跟寄宿家庭的矛盾也越來越厲害。唯一能夠給他慰藉的,只剩下了詩歌和U2樂隊的專輯《神采飛揚》(Rattle and Hum)——“每天晚上還沒日落的時候,我都已經(jīng)泡在了浴缸里,看著拜倫的詩歌,打著飛機”。
年少輕狂
回到美國之后,馬修·麥康納在得克薩斯開始了大學學業(yè)。但是,原本打算要學習法律的念頭,此時已徹底動搖。某天,他在朋友家里碰巧翻到一本講成功學的書——《世上最偉大的推銷員》(The Greatest Salesman in the World)。作者推崇自律的生活方式,勸喻人們甘心做這種生活方式的奴隸,建議讀者每天閱讀自己的書三遍,連續(xù)三十天。看似荒唐的理論,卻完全俘獲了麥康納的心。

大學時代的馬修·麥康納
不久之后,他放棄了原本的學業(yè),念起了表演。在酒吧里兼職打工時,選角導(dǎo)演唐·菲利普斯(Don Phillips)相中了他,讓他在年輕導(dǎo)演理查德·林德萊克執(zhí)導(dǎo)的獨立電影《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里演一個臺詞不多的小配角。就這樣,馬修·麥康納的電影生涯開始了。

《年少輕狂》劇照
牛仔褲
很快,馬修·麥康納有了自己的經(jīng)紀人,參演了《瀟灑有情天》(Boys on the Side)等作品。他領(lǐng)養(yǎng)了一條名叫“赫德女士”的小狗,它是拉布拉多和獅子狗的串串,在之后的日子里陪伴馬修度過了不少人生重要時刻。

馬修·麥康納與愛寵
他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租了一間屋子,因為是家庭旅館的關(guān)系,有專門的女傭負責為他做飯和打掃衛(wèi)生。馬修莫名產(chǎn)生了一種老鼠跌進米缸里的感覺。“她甚至會幫我把牛仔褲燙好哎!”他舉起自己的李維斯牛仔褲,興奮地告訴一位朋友說。“那真是了不起,馬修,如果那真是你想要的東西的話,如果你真的希望有人能替你燙牛仔褲的話。”
朋友的話,一下子讓他清醒了過來。“我長那么大,之前從來都沒有人幫我燙過牛仔褲。我也從沒想過要問自己這么一個問題:我是不是希望有人能幫我燙牛仔褲?還用說嗎?我當然希望啊。不對,我真的需要這個嗎?”
“不,其實我不需要。”
追夢人
1996年,《殺戮時刻》(A Time to Kill)讓他在一夜之間成了美國人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報上稱他是電影業(yè)的大救星。“見鬼了,我怎么不知道電影業(yè)需要有人來拯救啊。退一萬步說,即便他們真需要救星,我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愿意承擔這樣的責任。”

《殺戮時刻》劇照
兒子紅了,母親也跟著一起沾光。她接受了一家電視臺的采訪,帶著記者走進自己家里,介紹他們參觀麥康納小時候住過的房間。“就是在這張床上,他失去了處子之身;那姑娘……我沒記錯的話,應(yīng)該是叫梅麗莎吧。”這事可把他氣壞了,有整整八年的時間,就為了這件事,母子始終關(guān)系緊張。
馬修·麥康納還是不習慣走紅的滋味,他想要找一個地方,一個沒有人認識他的地方。他想要從鏡頭前消失,想要靜下心來傾聽他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某天,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里的他一絲不掛,仰面躺在水上,沿著亞馬孫河順流直下;河岸上,非洲土著肩并肩地密密麻麻站成了一排。
他夢遺了。“明明像是一個惡夢,怎么結(jié)果就成了春夢一場呢?”他自己也沒鬧明白。于是,他找出了世界地圖冊,翻了兩個多小時,才弄明白亞馬孫河不是在非洲,而是在南美洲。接下來,他翻出了登山包,帶上了自己的日記本、迷幻藥,還有他最喜歡的那一條發(fā)帶,出發(fā)去了南美洲,“去追尋我的春夢”。
信仰危機
2000年,馬修·麥康納受邀和詹妮弗·洛佩茲搭檔主演《婚禮專家》(The Wedding Planner),片酬不薄。帶著小狗“赫德女士”,他搬去了好萊塢,住進了傳說中的馬蒙城堡酒店(Chateau Marmont),過起了紙醉金迷的浮華生活,身邊的女伴換了又換,每天除了拍戲就是胡吃海喝。

《婚禮專家》劇照
但是,持續(xù)一年半的拍攝完成之后,他徹底厭倦了這種看似逍遙自在的生活方式。“我需要幾盞黃燈,放慢一下速度。”這一時期,一直懷抱宗教信仰的他甚至開始懷疑上帝究竟是否存在。
同樣也是在這一時期,才剛?cè)鲱^的麥康納,開始脫發(fā)。于是,他索性剃了光頭,希望這樣能刺激頭發(fā)重新長長,長密。他還用起了生發(fā)劑,每天涂兩次,連續(xù)兩年。終于,他的發(fā)際線被拯救回來了。

遭遇脫發(fā)問題的麥康納曾一度剃光頭。
某天,在愛爾蘭拍攝電影《火龍帝國》(Reign of Fire)時,麥康納又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里的他一絲不掛,仰面躺在水上,沿著亞馬孫河順流直下;河岸上,非洲土著肩并肩地密密麻麻站成了一排。
他又夢遺了。“是啊,就是我五年前做過的那個春夢,一模一樣。”
這一次又代表著什么?“是時候去一次非洲了!”
改變戲路
那些年里,馬修是好萊塢浪漫愛情喜劇的王牌代言人之一。起初,他樂此不疲,也絲毫不在意自己從沒拿過專業(yè)獎項,沒得到過影評界的贊譽。“我喜歡拍愛情喜劇,喜歡他們付我的片酬,好讓我能租得起那些海邊的房子,還讓我可以光著膀子在沙灘上慢跑。”
2005年7月,他認識了卡米拉·阿爾維斯(Camila Alves),他后來的妻子。從此開始,他告別了浪子的生活,更享受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也漸漸開始厭倦自己過往一成不變的膚淺戲路。他告訴經(jīng)紀人:別再替我接愛情喜劇片了。但是,送上門來的片約,仍是清一色的愛情喜劇,而且片酬依舊不菲:干兩個月的活,就能賺進500萬美元、800萬美元、1450萬美元……

來自巴西的妻子卡米拉把麥康納變成了愛家的好男人。
這些,全都被馬修拒絕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里,他一直都在等待,等待能有慧眼識珠的導(dǎo)演,給他重新出發(fā)的機會。2011年,還是《年少輕狂》的導(dǎo)演理查德·林克萊特,再一次地給了他這樣的機會,邀請他出演自己的新片《伯尼》(Bernie)。

《伯尼》劇照
很快,威廉·弗雷德金、史蒂文·索德伯格、馬丁·斯科塞斯、克里斯托弗·諾蘭、格斯·范·桑特這些金獎導(dǎo)演,一個個都找上了他。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劇照
不過,真正讓他拿到奧斯卡小金人,卻是一部事先并不怎么為人看好的小制作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憑借《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麥康納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但在此之前,2012年的小眾作品《污泥》(Mud)其實已讓不少影評人眼前一亮。從那時候開始,好萊塢坊間開始流傳一個新名詞:McConnaissance。它是麥康納(McConaughey)和文藝復(fù)興(renaissance)兩個詞語的拼接,指的自然是馬修·麥康納的再次復(fù)興。而這場復(fù)興,直至今日,仍在繼續(xù)。

《污泥》劇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