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嘉誠賣掉遭油價重創(chuàng)的能源公司,與加拿大油砂企業(yè)抱團取暖
在新冠疫情與油價暴跌造成的災難性沖擊下,李嘉誠決定出售旗下已有80余年歷史的加拿大老牌石油公司赫斯基能源(Husky Energy)。赫斯基是李嘉誠家族構筑海外能源版圖的起點,曾是最賺錢的“現(xiàn)金奶牛”,但疫情下疲軟的需求和全球經(jīng)濟重創(chuàng)石油公司,赫斯基的股價自今年初以來已下跌70%。
當?shù)貢r間10月25日,加拿大油砂生產(chǎn)商Cenovus Energy與赫斯基能源公司同意以全股票方式進行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將以Cenovus Energy Inc.的名義運營,總部仍位于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爾加里。包括債務在內,此次收購的總價值為236億加元。
油價重壓之下,Cenovus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以來其股價跌超60%。該公司在2017年購買了康菲石油公司的油砂資產(chǎn),背負上沉重債務,這一風險在加拿大重油價格暴跌之際急速放大。
該交易將締造出加拿大第三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chǎn)商、加拿大第二大煉油商。雙方表示,這項交易已獲得Cenovus和赫斯基能源董事會的一致批準,預計將于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根據(jù)交易規(guī)則,赫斯基能源股東將獲得0.7845股Cenovus普通股另加可認購0.0651股Cenovus普通股的認股權證,以交換其擁有的每股赫斯基能源普通股。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和記實業(yè)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imited)和李嘉誠的L.F. Investments (Barbados) Ltd.合計持有赫斯基能源公司約70%股份。以此計算,交易完成后,李嘉誠和赫斯基能源的第一大股東長江和記將共同持有新公司約27%的股份。
兩家公司稱,合并將產(chǎn)生一系列效應:比如互補業(yè)務可產(chǎn)生12億美元的協(xié)同效應,增強現(xiàn)金流,有利保持投資信貸評級;在WTI原油價格達到36美元/桶的情況下,公司預期自由現(xiàn)金流可實現(xiàn)收支平衡,2023年盈虧平衡線可進一步下降到33美元/桶;凈債務對調整后EBITDA比率預期在2022年低于兩倍等。
阿爾伯塔是加拿大的石油天然氣重鎮(zhèn),非常規(guī)石油儲量龐大,已探明儲量達1654億桶,僅次于委內瑞拉和沙特阿拉伯。但是,阿爾伯塔北部出產(chǎn)的油砂與環(huán)保人士的關系早已劍拔弩張。此外,在新冠疫情突襲之前,由于長期面臨原油出口管道限制,該地區(qū)的油砂漸失光芒,當?shù)厣a(chǎn)商被迫接受高額折扣。
今年以來的油價大跌更是進一步凸顯了油砂的開采成本劣勢。能源咨詢機構Rystad Energy、Wood Mackenzie都將油砂煉油盈虧價格定在每桶45美元左右,一些項目成本能夠維持在20至30美元之間,但其余項目的成本要高得多。相比之下,全球產(chǎn)油成本最低的沙特,桶油成本不到10美元。正因為此,在超低油價風暴中,開采成本較高的油砂、頁巖油成為石油企業(yè)率先減產(chǎn)的對象。
據(jù)李嘉誠基金會資料記載,1970年代,經(jīng)歷了當時的能源危機,李嘉誠意識到能源業(yè)務的前景值得看好。1987年初,李嘉誠家族及和黃集團開始購入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的股權,其后由于赫斯基的合作伙伴出現(xiàn)財政困難,李私人大幅增加持股量。2001年時,赫斯基能源為和黃貢獻的利潤不過9億港元,到2005年已經(jīng)升至35億港元。
另有媒體報道,根據(jù)當時加拿大的商務法則,外國人不能購買“財政狀況健全”的能源公司。彼時除油價低迷因素帶來資金周轉困難外,赫斯基并無出現(xiàn)債務危機。李嘉誠家族憑借長子李澤鉅于1983年已加入加拿大國籍,繞過上述投資限制。
從赫斯基開始,此后30年間,李嘉誠屢次購入石油資產(chǎn),且多次在石油暴跌期間抄底。
近幾個月,北美油氣交易尤為活躍,Cenovus與赫斯基的合并只是其中之一。就在數(shù)天前,康菲石油公司同意以97億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購專注于Permian盆地的鉆探公司康喬資源(Concho Resources Inc.),這是今年以來最大的頁巖行業(yè)交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