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盡快培養原創科技人才?沈向洋:探索藍翔技校模式
“有什么方式可以盡快、更好地培養原創科技人才?光靠一個大學是不夠的,未來中國的發展應該培養更多工程師,可能藍翔技校這樣的模式才是我們應該去探索的。”
10月22日,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沈向洋參加2020中國計算機大會CTO高峰論壇,在論壇的圓桌環節探討原始創新和工程化創新的差異,以及如何培養原始創新人才。

沈向洋
“我對藍翔技校是非常敬仰的,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極致,做技校也是一樣,挖土也要比別人挖好。但是我的意思是,我預測中國未來十年以后,可以編程的人會達到5千萬人。哪怕只是可以寫Excel,你想想5千萬人的工作效率?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方式,特別是用開源的方式培養出這些人,把他們的水平提高,不要說是提高10倍,提高兩倍對社會效率的影響也會非常大。”
沈向洋認為,原始性創新和工程性創新,或者說“做研究”和“做產品”是兩碼事。“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問一句話:到底新的東西在哪里?只要有單點突破,大家就覺得這個科研做的非常好。”但做工程或產品是一條很長的鏈子,任何一個鏈子掉了就出問題,思維非常不同。
他表示,國內在人才培養上非常著急,但其實過去的40年中,中國科技發展進步非常巨大,很重要原因是互聯網和開源的出現。“十多年前,紐約時報記者采訪我時說,如果不看創造這件事情,中美之間的科技差距只有三個月,為什么呢?因為麻省理工一篇文章發上去,清華比它實現的還快還好,三個月以后,結果就出來了。”
沈向洋、阿里集團CTO程立、百度CTO王海峰和搜狗CEO王小川參與了當天的圓桌論壇,CCF副秘書長王超擔任主持人。
沈向洋是知名計算機視覺和圖形學專家,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計算機協會(ACM)院士。
1996年從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院博士畢業后,沈向洋加入微軟研究院。1999年回北京參與創立微軟中國研究院。在微軟期間,歷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全球執行副總裁。
2005年,沈向洋博士受聘成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并指導博士研究生。截止2020年03月,他為清華大學培養了18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向的博士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