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故事這么講,孩子才愛聽
為了讓孩子盡早接觸知識,學文識字,家長們總會給孩子買很多生詞卡、帶拼音的故事書,以求孩子們在看故事的同時,獲得知識。對于一些名詞,孩子雖然能夠認出,但卻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含義,因此他們總會纏著家長給自己講故事。

家長千萬要抓住給孩子講故事的機會(睡前故事除外),這不僅是陪伴,也是幫助孩子學習新知識、鍛煉思維能力的好方法!

家長給孩子讀故事時,大多專注于文字本身,很少能夠依照故事情景,加入自己的情感。讀故事時適當加入一些技巧,讓孩子在故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如在某些故事情節處稍做停頓,詢問孩子“你猜猜接下來發生了什么?”

根據故事情節,加入與之對應的口吻、音調,把他們帶進故事中。為孩子營造語言氛圍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理解故事內容,也有助于孩子未來對文字的掌握。

家長并非要一味地“奉獻”,適當地“索取”也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方法。拿出一本此前讀過的故事書,讓孩子讀給自己聽,借此機會檢驗他們是否真正掌握了那些文字。
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在這過程中,即使偶爾讀錯也不要緊,只要他們能夠將故事用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即可。隨著孩子認字量的增加,家長可以有針對性地增強故事的難度。

給孩子的讀物,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進行合理選擇。幼兒期,可以多選擇童話故事,童話故事最大的特點就是充滿幻想,讓他們理解真善美。
隨著孩子進入少兒期,他們開始漸漸對這些“幼稚”的故事失去興趣。變得對人事物、自然等方面初現熱情,家長可以選擇少兒科普、社會、自然類的書籍,幫助孩子拓寬視野,漸漸了解事物背后的理論。

正如我們前文中所說,想要讓孩子多多學習文字也要注意時間,可以選擇固定的午后或晚飯前,盡量不在睡前讓孩子的大腦過于活躍,因此睡前故事的口吻應盡量輕柔,溫和,不索求孩子的回應。

孩子大腦活躍的同時,也會使他們精神興奮,從而更加無法盡快入睡。調整適宜睡眠的溫度和燈光,讓孩子閉上雙眼,為他們創造一個適合入睡的情景,如輕輕擬聲出火車的“嗚嗚”聲音、風的“刷刷”聲等,讓孩子如同身臨其境,安靜恬淡地進入夢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