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很多孩子變壞,都是從第一次被冤枉開始的

2020-10-23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博士寶寶寶寶 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

摘要:明明心里清楚不是自己干的,但孩子自己無法自證清白,說什么都被大人武斷的判為“孩子撒謊”。成人面對這種情況時,也許還能訴諸于自我調查和法律訴訟去澄清冤情,一個孩子能怎么選擇?很多時候,他只能在內心選擇不信任這個世界,既然我不被信任,我為什么要信任別人?法律都這樣,怎能靠它去討回正義?這種心結得不到疏解,漸漸就會選擇相信拳頭、欺騙、厚黑、爾虞我詐。

吐槽青年出品

雖然這新聞已經過了“時效”,但我還是忍不住要評論一下。很久沒像這樣了,人們面對這樣一條新聞時如此感動,為一個孩子受到善待和呵護而欣慰。看到警察的調查還孩子以清白時,很多人松了一口氣,比給自己洗清某種委屈時還高興。孩子的心靈是一張白紙,這種教育能在這張白紙上留下銘記一生的美好,對規則和正義的信賴。

重慶10歲男孩被疑劃車卻堅決否認,父親認賠3500,民警看監控追查3天,真相反轉,事實證明不是孩子劃的,車主退讓了賠償并給孩子道了歉。很多網友覺得這條新聞太治愈了,是看多了那種“不敢做好人”之類堵心新聞后的治愈。男孩父親事后發聲說:“這件事情能得到圓滿解決,真的要感謝認真負責的鄒警官,雖然事情本身不是很大,但是鄒警官一直覺得不能冤枉孩子,積極溝通,反復研判,連續幾天查閱監控錄像,盡心盡力去尋找真相,還了孩子一個清白,守護了孩子心靈中的陽光。”

優秀的家長,負責的警官,讓一個誠實而堅定的孩子更加堅信正義的力量,教科書般的辦案態度,教科書般的教育過程,不僅在一個孩子心中投射進陽光,也是一次鮮活的誠信教育、法律教育、家庭教育、家長教育。

培根那句話常被引用,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犯罪只是污染了水流,但錯誤的審判是污染了水源。這句話用在這里尤其貼切,如果開始對孩子的錯判沒有及時糾錯,那么這件事的惡果是非常嚴重的,孩子的心就是水源。但負責任的警察扭轉了這個結果,用實際行動把培根那句話改寫成:一次公正的審判,其善果甚至超過十次善行,因為這種公正的審判滋養了正義之源,尤其當這種判決事關孩子、被孩子凝視的時候,更是如此。

很多孩子的變壞,都是從第一次被冤枉開始的。尤其是當大人都覺得你做錯了,肯定是你做的,甚至你的親人都一口咬定是你干的,連象征著法律正義的警察叔叔都這么認為時,就會覺得無從適從,天塌下來了。明明心里清楚不是自己干的,但孩子自己無法自證清白,說什么都被大人武斷的判為“孩子撒謊”。成人面對這種情況時,也許還能訴諸于自我調查和法律訴訟去澄清冤情,一個孩子能怎么選擇?很多時候,他只能在內心選擇不信任這個世界,既然我不被信任,我為什么要信任別人?法律都這樣,怎能靠它去討回正義?這種心結得不到疏解,漸漸就會選擇相信拳頭、欺騙、厚黑、爾虞我詐。

這件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成人的武斷是多么可怕,而孩子面對那種武斷時又是多么無助,他們的世界,就是大人對他們貼的一個個標簽,他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就是在一個個這種標簽中形成的。面對某種對孩子的指控時,成人更多顧及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孩子的感受),早點解決,責問孩子,不顧場景的羞辱,本能覺得孩子會撒謊,沒有事實證據就妄下結論,不給孩子解釋機會。不是用平等的姿態和確鑿的事實去說服,而是用家長權威去迅速“解決”。

因為反襯出這些問題,這條新聞才格外觸動我們,這個家長太值得學習了,這個過程的處置體現了對孩子的尊重:在證據對孩子不利的情況下,沒有惱羞成怒通過羞辱和呵斥孩子維護自己的面子,意識到在這種公開場合這樣七嘴八舌詢問孩子對孩子的不公平,即使做錯了事,應該在孩子有安全感的情況下進行教育。也不能以“鬧”的方式解決,會給孩子形成錯覺。先行協商解決,盡快帶孩子離開,回家后再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回家后與孩子長談,孩子堅持說不是自己干的,確信與孩子無關,趁機跟孩子講了“如何面對這種似乎洗不清的誤解”的道理。這種耐心,和與孩子基于事實和信任的平等交流,是教育應有的樣子。

鄒警官尤其值得贊賞,一個父親對自己孩子的耐心與信任,是天然的情感,而一個警官對陌生孩子的負責,卻需要格外的職業精神。好像不是太大的事,他似乎可以根據當時的情況就作出判斷,無須費心費力去看那么長時間的監控,事情已經在賠償3500元中解決了。但他沒有糊涂官判糊涂案,沒有放過疑點,沒有覺得“孩子的事兒是多大的事兒啊”,而覺得要拿證據說話,孩子不是自己的,但法律正義與每個人相關,即使這事兒是孩子干的,也要用證據讓孩子心服口服。

一個優秀的父親和一個負責的警察,不僅避免了對一個孩子的傷害,讓孩子有了規則和誠信自信。也是對社會公義的滋養,好人不會被欺負,老實人會有法律保護。孩子變壞,就是從第一次被冤枉,怎么說都無人相信,從而選擇相信拳頭、迷信反規則潛規則、甚至破壞規則的。相比教育孩子不說謊和相信正義,成人擔任著更多責任,一個良性循環,需要從成人開始。

原標題:《很多孩子變壞,都是從第一次被冤枉開始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福建省| 三江| 沙雅县| 泽库县| 大埔县| 子洲县| 即墨市| 建瓯市| 丹凤县| 会昌县| 芒康县| 桓台县| 博爱县| 汽车| 西华县| 澳门| 宁河县| 始兴县| 奇台县| 兖州市| 泾川县| 陆河县| 万宁市| 环江| 沙河市| 和静县| 苏州市| 龙岩市| 赣榆县| 息烽县| 酉阳| 东阳市| 富民县| 固原市| 鸡泽县| 宜良县| 宁乡县| 枣阳市| 夹江县|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