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互聯網文化求解新模式
《贅婿》、《慶余年》、《人世間》……年輕用戶熟悉的網絡文學作品如何打造成為制作精湛、內涵豐富的優秀影視產品,乃至通過創新發展模式進軍國際市場,成為有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10月19日,我國最大的網絡文學企業閱文集團與騰訊影業、新麗傳媒等骨干影視企業聯合舉行發布,并以“向融”為題對網文作品改編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打造高質量“三級跳”
根據《2019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2019年我國網絡文學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01.7億元,網絡文字作品累計規模穩定增長、達2590.1萬部。
除了在國內擁有1936萬作者,網絡文學也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出海產品,2019年輸出作品數量達3452部。
網絡文學也成為其他文化形式的重要IP來源。2019年全網播放量最高的50部電視劇和網絡劇中,64%為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然而,在以觀眾打分為主的豆瓣網上,這32部產品打分7分以上的僅占五分之一左右。
一邊是擁有數億用戶的網絡文學粉絲、一邊是最具影響力的影視行業,網絡文學如何改編成優質影視作品,對于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一定影響。
“我們也清楚地看到,單一的產業在遭遇波折沖擊的時候,往往比較脆弱,而目前產業鏈之間的耦合度還不夠高。在某種意義上講,還都處在單打獨斗的階段。”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表示,如果想持續地打造出高水準、高價值、高接受度的文化內容,就需要實現從好內容到內容產業,再到內容產業鏈耦合的三級跳。
中國特色的迪士尼之路
網絡文學作為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形式,在國外就沒有成熟的發展經驗可以借鑒。這也是要打造“中國版迪士尼”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美國迪士尼主要通過影視塑造IP和文化符號,然后通過主題公園、衍生品等線下形式進行發展;中國互聯網文化產業發展迅速,網絡文學、網絡動漫等通過用戶生產(UGC)的模式創造了大量具有深厚用戶基礎的文化產品,也可以通過網絡產生多種衍生和演化形式。
國內互聯網企業對此進行了積極探索。比如騰訊公司的“新文創”模式,通過追求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統一,希望打造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而在內部,這家企業也對影視、網絡文學等業務進行了深度整合,如騰訊影業、騰訊動漫負責人也兼任閱文集團負責人。
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重點是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模式和成功之路。這既包括新的發展戰略,也包括圍繞產業模式新路徑和產業應用新場景重整內部機構、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生產鏈條。
從廣度轉向深度
網絡文學IP影視化,正在構建中國文化的一個縱深領域。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對此進行了深入實踐。然而在具體工作中,也面臨諸多技術問題。
在著名編劇李瀟看來,無論網絡文學還是傳統文學的影視改編都有很大難度,“《前半生》的改編難度非常大,因為原小說大家都知道是一個中短篇小說,而且亦舒的文筆非常犀利,但是臺詞不太適合影視劇化。”
在她看來,網絡文學的影視改編也要具有網絡產品粉絲經濟的特點“我自己要對原本的原先片要很喜歡,要站在粉絲的角度,會保留原小說原片最打動的部分。”
“從共通性來說,特別重要的一個詞就是尊重,我既然接了這個IP,首先一定熟讀它,因為我要了解它的精神、要了解表現什么意義、表現每一個人物。如果不夠尊重這個作品,改編它很難獲得成功。”編輯王倦這樣總結自己的改編經驗。
他特別提出,要對當下的觀眾需求有更清晰的認識“我個人認為比以前更加專業了。對電視電影的專業性要求很高。以前有段時間只需要大致情感,比如專業劇不用太貼近生活了,但觀眾對這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對編劇來說也是一種鞭策壓力。”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文化的高質量發展面臨從大到小的種種困難,這也需要從模式到機構、運營、技術等一系列創新和創造。
“特別是在網絡文學和網絡動漫這兩個內容的源頭,如何與影視產業這個內容的‘放大器’之間產生更好的化學反應、這兩者之間耦合的模式探索,將成為整個中國數字內容產業布局從廣度轉向深度,從高速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也是相關行業從業者下一步探索的關鍵命題。”程武表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