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自然資源部:存在大量閑置土地的,不得批準“成片開發”征收
10月21日,自然資源局發布關于《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對《土地管理法》中涉及的土地征收“成片開發”的相關內容進行細化。
所謂“成片開發”,是指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內的集中建設區,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的對一定范圍的土地進行的綜合性開發建設活動。
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簡稱《土地管理法》)已正式施行。其中,第四十五條采用列舉方式明確了屬于公共利益可以征收土地的情形,其中包括第(五)項“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成片開發建設用地”。
按照憲法第十條和《土地管理法》第二條均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的改革要求,在充分總結33個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首次通過列舉方式對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進行界定,明確:軍事和外交,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科技、教育等社會公共事業,扶貧搬遷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確屬必需的,可以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同時,考慮到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時期,為了滿足城市發展用地需求,在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符合條件的“成片開發”建設可以征收土地。
自然資源部指出,在《土地管理法》審議通過后,自然資源部抓緊落實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制定工作。在廣泛聽取意見的過程中發現社會各界對土地征收“成片開發”存在較大分歧。一方面認為,應當貫徹落實“縮小征地范圍”的決策部署,嚴格限定“成片開發”征地,范圍不宜過大,標準應當嚴格。另一方面則認為,現階段面臨“六穩”“六保”的巨大壓力,需要通過“成片開發”征地為工業、商業等產業用地尋找出路,目前范圍應當放寬一點,不宜限定過死。
對此,自然資源部指出,在前期廣泛聽取意見、反復研究討論的基礎上,在各方意見中找到了各方共同關注的關鍵點,并圍繞關鍵點形成的共識,形成了《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征求意見稿)。
對于此次公布的《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試行)》(征求意見稿),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標準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明確了土地征收“成片開發”的原則。征求意見稿規定,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應當注重嚴格保護耕地,注重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注重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是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應當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給予被征地農民充分的選擇權。征求意見稿規定,實施中應當征求“成片開發”范圍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意見,并經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三是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應當注重節約集約用地。市縣區域內存在大量批而未供、閑置土地的,或者各類開發區、城市新區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不得批準“成片開發”征收。
四是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應當建立合理審定機制。省級人民政府在批準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前,應當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土地、規劃、法律、經濟、產業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對“成片開發”的科學性、必要性進行論證。論證材料是審批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的重要依據。
征求意見稿提到,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批準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涉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市縣區域內存在大量批而未供或者閑置土地的;各類開發區、城市新區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已批準實施的土地征收“成片開發”連續兩年未完成方案安排的年度實施計劃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