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人全部死亡,這樣用冰箱,保不住新鮮,還保不住命
原創 祝博士 祝您健康雜志
2020年10月5日,雞西市雞東縣居民王某某及親屬9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湯子”(一種食物)引發食物中毒,據悉,所食用的“酸湯子”是使用了在冰箱冷凍一年的食材。
10月19日,事件唯一幸存者李女士去世。至此,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我們在悲痛9個生命隕落的同時
也需要吸取這個事件的教訓
其實看完整個事件
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罪魁禍首
食用了長期存放的食材
這些食物中就隱藏著真正的元兇
米酵菌酸
相信在各種報道中
大家對于米酵菌酸的毒素有了一定的了解
目前,這個毒素沒有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方法。
而事件中的另一“主角”——“冰箱”
倒是可以好好聊聊
在我們的理解中,冰箱可以通過低溫
抑制細菌的滋生,從而讓食材保鮮
既然這樣,“中毒事件”的食物
同樣是存放在冰箱中
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悲劇呢?
其實,我們對冰箱的“誤解”太深了!

冰箱,真的能抑制細菌滋生嗎?
冰箱的溫度確實能抑制部分細菌的滋生
然而,有一類特殊的嗜冷菌
低溫環境只會讓它們更加活躍
嗜冷菌的特點就是耐低溫
在-15℃~20℃的條件下均能生長繁殖
肉制品是冰箱冷凍室的常客
肉類里耶爾森菌、李斯特菌都是嗜冷菌
注意!
耶爾森菌會污染食物和水源,經糞口傳播可引起急性胃腸炎和菌血癥。
李斯特菌在低溫環境下可緩慢生長感染后易引發頭疼、發熱等癥狀,嚴重時可引發敗血癥、腦膜炎等疾病,由于它對抗生素不敏感,一旦致病,后果很嚴重。

冰箱里的隔夜菜,能吃嗎?
相信每個家庭都有一兩個成員
為了發揚“勤儉節約”的美德
喜歡將剩飯剩菜放進冰箱
下一頓繼續食用
在這里要再次強!調!
這是錯的!
隔夜菜,尤其是隔夜的綠葉蔬菜
沒有營養價值不說
經過酶、細菌等作用后
還會產生致病的亞硝酸鹽。
而大部分食材在經過長時間儲存后
都會滋生出各種細菌毒素
如果有飯菜實在需要冷藏,建議使用保鮮膜或保鮮盒密封好后,再放進冰箱冷藏。
另外,熱的食物不用冷卻至常溫再放進冰箱,因為降溫過程會導致細菌的快速繁殖。
在冰箱冷藏過的飯菜,一定要充分加熱后再食用。食物不宜在冰箱里長時間冷藏。

冰箱的正確使用方式
首先,我們得清楚:冰箱本身并不具備滅菌功能,只是在較低的氣溫環境下,多數微生物處于休眠狀態,繁殖速度會減緩,一旦解凍,溫度上升,細菌就會大量繁殖。
1?? 冰箱冷凍室里的食物不要存放太久,同時冷凍室里儲存的食物盡量不要放入冷藏室解凍,避免交叉污染。
2?? 冰箱里的食物不要儲存太滿,建議食物分類儲存,生熟食嚴格分開、密封存放。
3?? 冰箱需要定期斷電清空,清理內膽,經常接觸的地方要隨時清洗消毒。
4?? 定期查看冰箱,發現有食物開始腐敗、變質時,及時清理。
5?? 無須冷藏的食物,盡量不要放進冰箱,避免被其他生食污染。部分食物,如熱帶水果、巧克力、土豆、黃瓜等,在冰箱長時間冷藏后會影響口感。
冰箱可以為食物短暫的保鮮
但如果食用長期冷藏的食物
那身體健康保不保險就難說了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杜絕隔夜菜
新鮮菜新鮮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