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Keep副總:直播課程是錄播的升級,期待蘋果入局健身賽道
“現在我們商業化的方向很清晰,一個是運動消費品,一個是線上的服務。從規模來講,消費品更大,但是它的毛利肯定沒有線上服務高。所以他們兩個又是一個很好的組合。”10月17日,Keep副總裁劉冬在接受包括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在內的媒體群訪時,談及了公司的商業化方向。

Keep副總裁劉冬
天眼查資料顯示,Keep的運營主體為北京卡路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26日。2018年7月,Keep獲得高盛領投的1.27億美元D輪融資。Keep自2014年成立至今共完成7輪融資,投資方包含騰訊、晨興資本、BAI、GGV Capital 等。
今年5月19日,Keep在完成8000萬美元的E輪融資時,公司估值超10億美元。但在10月17日的采訪中,劉冬暫未透露最新的公司估值。
“今天早上看到很好的天氣,又打開美股看了一下Peloton的市值達到379億,感覺是元氣滿滿的一天。”10月17日,劉冬在上海舉辦的精煉大會論壇上表示。
2019年9月26日,美國健身行業獨角獸公司Peloton(Nasdaq:PTON)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開盤報27美元,此次IPO籌集了11.6億美元的資金。今年股價一路上揚,并于今年9月份沖破100美元/股。對于同行業的Peloton ,劉冬認為:“Peloton被稱為健身界的奈飛,因為它有內容。而Keep的核心優勢也是內容,我們相信內容和服務是智能硬件的機會點,Peloton的上市也印證了這一點。”
據劉冬介紹,“現在我們商業化的方向很清晰,一個是運動消費品,一個是線上的服務。從規模來講,消費品更大,但是它的毛利肯定沒有線上服務高。所以他們兩個又是一個很好的組合。”其中,在運動消費產品的營收中,智能硬件占35%,訓練裝備占40%,食品、運動生活占25%。
早在去年10月接受采訪時,劉冬曾透露,在Keep的總營收中,第一是運動消費品,第二是會員,第三是廣告,第四是Keepland(Keep的線下健身空間)。彼時,運動消費品超過總營收的一半。可見,這特殊的一年過后,Keep的商業化策略方面并未出現大的調整。
當然,Keep也曾在發展的過程中走過彎路,劉冬坦言:“如果說失敗的產品,可能在服裝上有一點彎路,最早的時候我們服裝有一點往生活的潮流方式走,我們一做就發現,客戶買時尚東西的時候是有明確對品牌、對調性有訴求的,所以我們趕緊轉了方向。從用戶出發就很容易發現問題,因為他是想運動的,你做了不運動時候穿的,他有很多選擇他為什么要選你?”
劉冬稱,誕生于2015年的Keep在今年已經實現了盈利,目前用戶數超過2億,消費品業務的營收年銷售額達到10億的規模。
劉冬這樣看待Keep的三個發展階段:“Keep從2015年發布產品到現在一共整整六年的時間,我們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剛好是三年、兩年和一年。第一階段我們是一個健身工具,這個階段我們解決了用戶數的問題。第二個階段我們做了科技互聯的應用生態,我們推出了自己的一些商品,我們解決了商業化的問題。第三個階段也就是今年我們開始去做家庭健身解決方案的探索,這也就是服務。”
有意思的是,在全民直播的今天,Keep直播課也于2020年6月8日上線。目前,直播課覆蓋訓練、瑜伽、單車、有氧操、舞蹈、搏擊等多個品類。“我們去年的時候就開始在計劃做直播相應的事情,只是疫情加速了我們的推進而已。”湯學武介紹道。
劉冬認為,直播課本質是課程的一種升級方式。原來的錄播課,只是在App里面有一個模特,然后他教了你一些基礎的動作。“而直播課程主要升級在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教練,這個時候的教育會比原來的教練更鮮活,他會跟你有一些情感的交互。然后第二個方面,我們的手環會和直播課打通,然后讓大家都能夠沉浸在里面,你能夠看見自己的反饋。第三點就是互動性。 ”
對于Keep仍在探索的直播業務,劉冬坦言: “其實直播的成本比做錄播要低,因為它的產出率比較高。今天我投一個直播間也沒有多少硬件的投入,而且我們的直播間都在我們自己公司樓下。而且我生產一個內容之后,它并不是說1至2個月它就無效了,它是可以長期存在于市場里并重復被用戶去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也在健身領域發力了。2020年秋季發布會上,蘋果推出了Fitness+。Fitness+是一款多樣化的健身教程軟件,包括瑜伽、騎行、核心力量訓練、冥想、舞蹈等。這是否會在一定程度上對Keep產生競爭壓力?
對于蘋果的入局,劉冬表示期待,但他并不過于擔憂蘋果帶來的競爭力。“新的更大體量的公司進來之后,我們也可以快速有壓力,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蘋果是看好這個賽道的,我們也很期待蘋果是怎么做的。”
劉冬進一步分析:“從用戶的基數來講,其實它跟Keep的用戶基數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從長遠來講,它在上面到底會有多去發力,其實我覺得不一定,因為從他不光是在做健身這個內容,他之前也做過音樂,做過視頻,其實到現在為止從內容和服務上來講,他還是基于自己的硬件在和APP的分發在做,所以相比音樂相比視頻可能運動內容的服務體量會更小。而且相比手機來講,手表的出貨量會更小。”
Keep的內容產品負責人湯學武則認為,Keep和蘋果在做健身教程的出發點在本質上就有一些區別。“蘋果是以硬件的增值服務為出發點,它的所有東西肯定都是圍繞著硬件。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最開始做的其實就是從內容起家的,所以我們是直接從用戶的維度上去思考,我們的運動內容應該怎么樣去匹配用戶的運動場景、運動條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