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解決農村信貸風控難題,網商銀行用上了衛星遙感技術
一套疊加了衛星遙感技術的特色算法,以及云計算、人工智能算法的全新的農村金融的信貸模型,網商銀行內部給它起了一個代號,名曰“大山雀”。
阿里系內有很多以動物命名的產品、技術或關聯公司,比如我們熟知的天貓、菜鳥、神馬、螞蟻、飛豬、盒馬、閑魚,又比如代表科技的平頭哥,不久前亮相的代表新制造的犀牛以及代表新物流的小蠻驢。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之前提,似乎是要先讓天下保持物種的多樣性。與平頭哥、犀牛、小蠻驢一樣,大山雀也是一位“技術仔”。
從農村信貸的難點說起
衛星遙感技術是大山雀的一大特點,是網商銀行解決農村信貸難題的關鍵點。
“數字信貸,哪個領域什么最難?100個人里可能有99個都會回答農村金融。”網商銀行農村金融算法專家王劍表示。“與城市人群、小微企業主所具備的風控要素,到了農民這里都不具備。”
通常,城市人群、小微企業主擁有相對完備的征信記錄,而農戶征信記錄多為空白;其次,小微企業主多少有一些廠房、房產可以用于抵押,農戶則缺乏傳統銀行所需的有效抵押物;第三,城市人口稠密、金融網點眾多,銀行做線下校驗、人工審核時,相對農村來說要更容易一些。
數據顯示,中國70%的農民沒有享受到過金融服務,而三農金融領域資金缺口達到3萬億人民幣。許多小微企業主可以利用日常流水形成資金回流進行再經營,而農戶資金回籠相對較慢的同時,也需要在前期就先把成本投入進去。農戶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同樣迫切。
來自江西宜春的種糧大戶劉迎鋒表示,“一般春耕的時候就要把所有的成本全部投入進去,到豐收時才能回收,所以我們在前期比較困難。”
上述種種問題,歸根結底就是風控問題,是農戶享受不到便捷金融服務的絆腳石。
對農戶而言,其最主要的資產顯然就是田里的莊稼,如果能得知農田面積多大、何類品種、成熟程度、收成預測等數據,那風控便可能得到解決。
為了了解此類信息,銀行派出線下專員進行盡調是最好不過,一目了然,也真實可靠。但線下調研模式也有著不少短板,比如效率低、成本高,因此難規模化。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直在思考有沒有一種更簡單的方式來解決。”王劍說,“最開始做過小程序,農戶拿著手機用去拍田里的莊稼。后來因為手機無法拍攝全貌,也想過用無人機。”
然而無人機成本同樣很高,對農戶來說操作也不簡單,拍出來的照片質量參差不齊,這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直到在一次網商銀行的會議上,有人提出“衛星就是一家不眠不休的無人機”。
“當時大家非常興奮,認為我們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法。”王劍說,“往大了想,這可能是一次改變農村金融發展的機會。”
大山雀=衛星+算法+人工智能+……
在興奮過后,到王劍他們真正著手去做的時候,發現要克服的問題非常多,畢竟國內外在信貸領域都沒有過衛星遙感應用的先例。
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可以知道圖片的拍攝地點,甚至每個像素點對應的地球位置,這個性能對于大山雀來說尤其重要,圖像目標對應的是哪一個省、市、縣,非常關鍵。
當然,衛星遙感圖只是第一步。因為從遙感衛星上直接下載的圖片、數據沒有辦法直接使用,基本看不清,需要一系列的處理,才可以得到一幅完整的圖像。
其中這里的處理,涉及到圖像識別、智能算法等一系列技術活。比如云塊識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動進行云塊識別是圖像處理的第一步,目前網商銀行對云塊的識別準度超過99%。簡單來理解,整個過程就是類似修圖。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后,便可得到一幅比較清晰的畫面。
衛星圍繞著地球轉,這意味它每經過同一個地方的時候都可以拍到下當時的圖片,大山雀可以從中得到同一地塊過去一個月甚至一年的信息。如果利用多顆衛星,令每一顆衛星同一地塊時都拍下影像,那么就可在間隔較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影像,其時效性就能更強。目前,以五天為周期,網商銀行就可更新一次衛星影像和識別結果。
而不同的農作物,在不同的時間季節內,其吸收和反射太陽光的程度又不盡相同。利用這一特性,就能區分作物的種類、成熟階段等。
王劍表示,當把這些圖像信息輸入到人工智能系統里,通過算法便可以從一系列的遙感衛星圖像里得到農作物種類,成長階段等相關信息。“目前通過多維度信息識別農作物的準確率達到93%。”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也有非常多科技公司專門來運營遙感影像業務,經過處理后讓這些圖像可被應用在各個行業。而網商銀行采購的只是原始影像圖,所有的中間步驟,圖像處理、加工、算法等工作,都由其內部團隊完成。這樣可讓其使用成本降得足夠低,因為只有這樣,大山雀才能服務更廣泛的農村人群。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簡單的基本邏輯。當識別范圍擴展到全國的時候,其中的識別難度和計算量是都會大大增加。畢竟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復雜、農作物種類多樣,甚至類似的農作物在不同緯度上有不同的成像表現,同時還要考慮自然災害等非常規因素,大山雀也不容易。
相比于人工盡調等“祖傳”手段,大山雀除了成本、規模等優勢以外,其優勢還在于識別結果的“動態”。
比如可以綜合考慮多種變動中的因素,來進行產量預測,而產量與農戶資產掛鉤,可以輔助銀行對農戶資產進行精準評估;比如動態授信管理,春耕和秋收的授信額度必然有所不同;又比如通過不同時間段內的識別情況對比,可以發現哪些地塊被水覆蓋,由此來判斷農戶所在地是否遭遇水災以及受災情況等,而針對這些情況,網商銀行可以形成一些精準策略,比如向受災農戶發放免息券等。
“衛星遙感技術并不新奇,在網絡地圖、農業保險等領域早有應用。但在信貸領域,卻從來沒有被應用過,原因這里對準確率和計算量的要求都更高。”王劍表示,“得益于衛星遙感等技術的突破,希望大山雀能夠承擔更多農村金融服務的社會責任。”

今年8月,大山雀也就是基于衛星遙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化農村金融服務入選了杭州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2020年第一批)。按照風險可控原則合理確定用戶范圍和服務規模,大山雀預計服務個人客戶數約500萬人,年融資筆數約200萬筆、年授信額度約600億元。
目前大山雀邁出了全面商用的第一步,已在全國690余個涉農縣區實現覆蓋。
后記
衛星遙感并非萬能,比如生豬、家禽、水產等養殖領域,識別要求又大不相同,大山雀顯然無能為力。對此網商銀行、螞蟻集團也許還得琢磨下一個可大范圍應用方案,可用的動物名稱也還很多。
王劍是網商銀行農村金融首席算法專家,螞蟻集團高級算法專家。2016年加入螞蟻集團后,參與了深度學習訓練平臺,推薦平臺,圖像平臺等多個人工智能項目。主導的具有金融特色的圖像平臺,在保險理賠、車險圖像定損,商戶安全風控,內容安全風控等多個場景廣泛應用。
在即將召開的2020第五屆中國金融科技安全大會,王劍將帶來“基于衛星遙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化農村金融服務”主題分享,歡迎關注,大山雀和未來更多的可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