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流浪動物自動喂食機引爭議,學者:表達善意的手段需探討

“上海第一臺流浪動物自動喂食機” 抖音號“流浪動物自動喂食機”視頻截圖
10月13日,“上海第一臺流浪動物自動喂食機”引發網友熱議。
在抖音號“流浪動物自動喂食機”發布的視頻中,將一個塑料空瓶投入機器,就有寵物糧從喂食機底部自動放出。截至當日晚,該號顯示發布17條視頻,包括多位明星出鏡,喊話網友關注自動喂食機項目,“幫助流浪動物,讓他們在這個冬天不再忍受饑餓”。


10月13日晚,該抖音號發布消息,為新聞報道后引發爭議道歉。道歉聲明,設備放在虹口區寶元小區是簡單過渡,已和其他小區溝通好投放方式。
有網友擔心,喂食會引來流浪貓聚集,可能有更多傷人事件發生,也有不少支持者認為此舉環保,希望設備得到普及。
自動喂食機是否值得推廣,會帶來什么影響?城市居民應該如何對待流浪動物?
“單純喂食是很簡單的事,但是喂食前后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認為,喂食機結合了環保,是很有趣的設計。但從生態角度考量,他擔心如果喂食機得到推廣,可能引發后續連鎖反應。此外,貓群產生的糞便、持續投喂導致貓種群數量激增、動物可能攻擊人等問題,都需要考量。王放強調,當我們表達對流浪貓的善意時,手段需要商榷。

抖音號“流浪動物自動喂食機”發布道歉聲明,并表示已和其他小區溝通好投放方式。
喂食機可能變成一個野生動物投喂點
從喂食機的設計來看,貓糧放置在設備底部的盤子中,無法避免野生動物前來覓食。王放擔心,流浪動物喂食機可能變成一個野生動物投喂點,而這將帶來更大的生態影響。
在今年7月,松江一小區出現“人貉沖突”,有居民稱被貉“咬傷”。王放及其團隊調查發現,這是因大規模投喂導致的偶然事件,居民所投喂的正是貓糧,這導致了小區內貉的密度遠高正常水平。
他表示,黃鼠狼、刺猬、貉等野生動物都非常喜歡吃貓糧,因為它們在自然界中幾乎找不到像貓糧這樣有營養、高能量的食物。
而野生動物獲取這樣的人類加工食物,也可能對自身造成傷害。王放告訴記者,他在與日本合作探討貉的問題時獲知,對方處理了近百起貉患皮膚病問題,他們發現,患病的貉無一例外都食用了貓糧,并且,他們還未收治過不吃貓糧的患病貉。

由于投喂,松江某小區的貉數量激增 @王放_自然測量員 圖
“在自然界,野生動物獲取食物總量有限,它們長年處于維持溫飽的狀態,我們幾乎難以想象野生動物可以常年穩定獲得食物。所以,它們的身體機能、內臟都是按照這樣的水平來設計。”王放提到,紐約的很多松鼠有肥胖問題,壽命縮短,這與得到過多的人類食物有關。
有網友稱,曾在土耳其等地方看到類似的設備投放。對此,王放表示,同樣是喂貓這件事,在土耳其、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并非一個概念。他解釋說,土耳其的貓與城市居民一起生活了上千年,鋪天蓋地的貓群甚至可以說就是當地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土耳其的野生動物、環境、城市生態都適應了貓群的長期穩定存在。
王放強調,當我們表達對流浪貓的善意時,手段需要商榷。“喂食的同時,能否不讓野生動物吃到?是不是能清除周邊的糞便垃圾?”在他看來,領養流浪貓是更負責任的行為,或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為貓做絕育。
有人認為是城市文明的體現,有人擔心貓群激增影響本土生物
流浪動物自動喂食機現身后,有網友評論“希望各省市都有這種類似機器”,視頻博主回復稱,“都會有的,我們努力!”
“知道國外有自動喂食機后,就一直期待國內也會有,現在終于等到這一天了。”對于自動喂食機的出現,不少網友認為,這是城市文明的體現,也說明有越來越多人關愛和重視動物保護。
有網友評論:“此舉既支持了環保,也關愛了流浪動物,發心特別好,支持!但還是希望大家不要遺棄寵物,同時能為流浪動物做絕育,從源頭上關愛小動物。”
有人期待,用塑料瓶換貓糧,能教育孩子通過勞動和環保來保護小動物,“既能培養孩子勞動和愛心意識,又能讓流浪貓吃飽。多好,我個人支持。”
還有網友提出,能否放置喂食機要看小區具體情況,對于封閉的小區,更適合用喂食機投喂貓咪。
浦江王阿姨愛心領養基地的一位工作人員也對此舉表示支持。她說,公園和小區流浪貓需要更多人去關愛,基地的很多志愿者也在自費幫助流浪動物絕育、看病,他們認為,問題的更好解決,還需要街道、居委牽頭做好流浪動物的保護工作。
不過,城市荒野工作室負責人郭陶然對喂食機的擴散并不看好。
他認為,喂食機的出現,讓大家更容易獲得投喂的機會,原本人們需要買貓糧、定點投喂,有了投喂機后,隨手一個塑料瓶就可以了。他擔心,如果設備推廣,帶來的投喂量可能是如今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勢必讓流浪動物數量激增。
郭陶然的工作室關注城市生物多樣性問題,也致力于城市生態修復研究。他告訴記者,流浪貓對本土生物的影響不小,比如捕食小動物、侵占本土生物棲息地、傳播疾病。
郭陶然表示,上海以前有頂級捕食者——豹貓,會捕食小動物、鳥類,如今已幾乎消失無蹤。流浪貓部分取代了豹貓的位置,但如今的城市不具備以往的物種多樣性,流浪貓的數量也遠遠多于豹貓。因此,其對野生動物影響很大。
他在浦東“宜嘉苑生態保育區”做生態修復項目時發現,項目前兩年,有流浪貓狗在其中活動,同期的黃鼬、刺猬數量明顯較少甚至消失。黃鼬雖然不是流浪貓捕食的對象,但是兩者的食物來源、棲息地有重疊,個頭小的黃鼬無法和貓做抗衡。后來,流浪動物可能因遭到人為捕捉而突然消失,在之后的短短一個月時間內,黃鼬和刺猬重又出現,刺猬有了繁殖。
郭陶然同樣表示,如今最好的辦法是不遺棄寵物貓,支持領養或者給流浪貓絕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