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EEE迎首位華人主席:馬里蘭大學無線AI專家劉國瑞當選
當地時間10月12日,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公布美國馬里蘭大學終身教授劉國瑞(K. J. Ray Liu)當選為2021候任主席。
這意味著,自2022年1月1日起,劉國瑞將成為IEEE 136年來的首位華人主席。而就在2年前,北京理工大學全職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福田敏男當選為2019 IEEE候任主席,實現了亞洲候選人零的突破。

IEEE是全球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致力于全球航空航天、生物科技、計算機工程、新能源、地理信息系統、神經網絡、無線通信等領域的技術發展,在全球160多個國家擁有40多萬名會員。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884年成立的AIEE(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成立于1884年和1912年成立的IRE(無線電工程師協會)。
這個在學術和產業界都頗負盛名的組織歷史上曾有過不少知名主席,包括電話的發明者亞歷山大·貝爾、惠普創始人威廉·休利特、“硅谷之父”弗雷德里克·特曼等。
IEEE公布的選舉詳情顯示,劉國瑞以21120 票當選,另外兩位候選人是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Saifur Rahman(15781 票)和加州州立大學的 S. K. Ramesh(12852 票)。
劉國瑞競選IEEE主席時的承諾包括在開放科學和可重復研究方面提供更多的數據和分析機會;為產業界會員和年輕專業人士開展更多與實際工作內容相關的繼續教育/培訓;發展全球危機快速反應機制,加強虛擬會議服務等。
劉國瑞1961年出生于中國臺灣地區,1983年畢業于臺灣大學,199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劉國瑞在馬里蘭大學帶領信號與信息小組(SIG),對信號處理和通信領域做出了廣泛貢獻,包括無線通信、網絡科學、多媒體信號處理、信息取證和安全、生物信息學以及信號處理算法和架構,在相關方向上發表了10余本著作和800多篇論文。
2009年,為慶祝成立125周年, IEEE選擇展示了7項其認為很可能改變世界的技術,其中就包括劉國瑞團隊開發的癌癥預測模型:通過一個簡單的血液測試檢驗出個體中基因信號傳導和蛋白組織信號傳導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而確定他/她是否處在患上癌癥的過渡階段,并鑒定出癌癥的類別。
他的近期研究重點是發展無線人工智能,用環境無線電信號進行無線傳感和室內跟蹤。
劉國瑞還是初創企業Origin Wireless的創始人。精確的室內定位/跟蹤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里一直是個懸而未決的難題。劉國瑞首次利用時間反演原理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厘米級室內定位/跟蹤系統,僅用一臺5GHz的WiFi設備就能在非直視條線下實現1到2厘米的精度。
所謂時間反演并不是時間倒流,而是運動的反演,就好比視頻倒放。將接收到的目標反射回波時域信號在時序上進行反轉,再發射到目標所在的計算區域中,信號將在目標位置上實現能量聚焦。這種能量分布情況能夠用來精確計算室內多路徑下的速度。
在此基礎上,劉國瑞團隊進一步提出了無線生物識別的概念,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基于人類無線電波生物信號的隔墻人類識別技術。Origin Wireless的無線AI平臺Linksys Aware可在家中實現生命體征檢測、墜落檢測、事件識別、無線充電和室內導航等功能,獲得了CES 2020創新獎。
劉國瑞曾任IEEE副主席,分管技術活動。此外,他曾“因在無線傳感和通信信號處理方面的杰出領導和開創性貢獻”獲2021年IEEE Fourier信號處理獎,并被授予“在無線傳感和通信信號處理方面的杰出領導和開創性貢獻”,“因在信號處理和通信領域的示范性教學和課程開發、對研究生的啟發性指導以及廣泛的教育影響”獲2016年IEEE Leon K.Kirchmayer研究生教學獎。
2019年,劉國瑞出版著作《無線AI:無線傳感、定位、物聯網和通信》(Wireless AI: Wireless Sensing, Positioning, IoT, and Communications)。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