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媛群”被曝光的背后,是“男版咪蒙”的一篇10萬+?

原來表面上光鮮亮麗的生活,全都是私下高階版的“拼多多”。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拼不到的。
或許,成為“名媛”,你只是差了一個二維碼的邀請。

在這里,你可以拼麗思卡爾頓的雙人下午茶,人均只需85。
你還可以拼,麗思卡爾頓的套房,人均200。
還可以拼寶格麗的酒店,人均125。
也可以拼各種名牌包包,甚至是Gucci絲襪。

雖然這個事兒“被曝光”,但總覺得這篇文章哪里怪怪的?
不對勁。
其實,這種以共享租借等形式包裝網(wǎng)紅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不是一天兩天了。
有很多MCN在運作網(wǎng)紅和打造個人IP的時候,往往會選擇用這種方式,營造一種“向往的生活”。


怎么說呢?
這里面的邏輯就是在“現(xiàn)實感”這件事兒上大做文章。
不會有“網(wǎng)紅”承認這一切都是假的,但也不會承認這一切都是真的。
如何判斷,就成了粉絲自己的事情。

但這個公眾號曝光的所謂“名媛群”登上了熱搜,更像是消費之后的“二次消費”——
假造得很。
首先,看群的名字“上海名媛群”。

“名媛”這個詞如今更多的是貶。
為什么90后、甚至00后不能起一個更富有個性的群名,非要把一個已經(jīng)被人黑出翔的詞,當作代言呢?

所謂的麗思卡爾頓、寶格麗等五星級酒店拼房,40個人住一間,輪流拍照。
這已經(jīng)是假得不能再假的事情了。
可能造謠的人,也沒有去過上面這些酒店。

麗思卡爾頓已經(jīng)明確表示:
要實名登記,入住客人要面部識別。
而且進入客房首先要進入前臺,前臺人員看到這么多人難道不會上前詢問嗎?

時間都是5:01分?
而且聊天展現(xiàn)的要素實在是太多了,好像是刻意為之,生怕一個截屏不能展現(xiàn)全部內(nèi)容。
看一下對白,也是極具“戲劇性”。
為什么搞對象,需要名畫品鑒?

剛聊完寶馬男,接著就開始拼襪子了。
不覺得想要表現(xiàn)的素材太多了嗎?

再看看這個公眾號其他的文章,你會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人給他們“投稿”。
但所有的投稿好像人用的全都是一部iPhone手機。
而且截圖工整規(guī)范。

非常喜歡寫一些看上去匪夷所思,難以置信的話題。
而且喜歡挑起所謂“直男癌”和“綠茶女”之間的矛盾。

“江浙滬夜店小公主”、“成都千杯不倒翁”。

調(diào)性堪稱是“男版咪蒙”。
每曝光一個男明星的“丑聞”,這個公眾號就要寫一篇類似的女性事件。

很顯然,這次的名媛群營銷非常成功。
廣泛的熱度和話題的衍生就是最好的效果。




女方家要50萬彩禮,不給錢不結婚,最后樓主無奈只能把爸媽的房子賣了。
有了150萬最后才結的婚。



全球每賣出一件愛馬仕Birkin,就有三到五款愛馬仕積壓單品被同時賣空。
這就是愛馬仕(Hermès)臭名昭著的“配貨原則”,想要買一款8萬的Birkin包包,對不起,請你先買5~7萬其他的單品,滿足了累計消費記錄,你才有購買Birkin的名額。
一般配貨比例是1:1,也有1:5,餐具、絲巾、掛飾,甚至小皮具。針對不同國家、不同的店面、不同人,具體情況也不同。

拿全球限量的Birkin來說,如果,人人都可以背著逛大街,只會讓更多客源流失。
一款全球限量的Birkin包,意味著某種“圈子”的一張VIP入場券。
對于北上廣深的許多白領來說,剛工作的第一年,即便四個季度不吃不喝,也要攢錢買夠4款名牌包包,這是同樣的道理。

于是很多人看到了在這樣一個擠壓的社會空間中,有太多的掙扎和矛盾。
咪蒙看到了其中的“營銷邏輯”,并且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成就”。
如同一些水平很爛的高中生
炮制的死媽死爹賣慘的高考作文一樣
幾乎每篇咪蒙系爆款文背后
都要“弄死”一個“我有一個朋友”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
通篇文章充滿著事實性錯誤和邏輯矛盾,但并不影響整個文章情緒的輸出。

因為被罵得太嚴重,不得不刪除文章。
這可能是咪蒙營銷最失敗的一次。

比如在收到15億光年外的FRB之后,人民日報這樣的官媒會采訪業(yè)內(nèi)大咖,給出比較專業(yè)的意見。



販賣焦慮,臉譜化主角,下結論,搞對立面。
我不說這是錯誤,因為這根本不是錯誤,反而正是如何做好一個公眾號的秘訣——
在毫無關系的事情中間加上若有若無的聯(lián)系。
必要的時候可以造謠,添油加醋,春秋筆法。
最后提醒一下:
造謠是有代價的。

排版|酒六
編輯|蜻蜓隊長
校對|蜻蜓隊長
原標題:《上海“名媛群”被曝光,我又看到了“男版咪蒙”的一篇10萬+》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