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苦禪家訓:人無品格,下筆無方
原創 玄圭 婚姻與家庭雜志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ID:hunyinyujiating99)
隨著時代的變遷,各種生活理念、人生信條充斥人們的頭腦,爆炸的信息更容易讓人迷失。而真正能流傳千古,支撐起中華民族精神之內核的,則是那些一代代傳下來的家風家訓。
——小婚家
今年77歲的李燕是李苦禪的兒子,也是他的學生。除了知名畫家的身份,李燕還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教授。
“我今天的成就,與父親的諄諄教誨息息相關。”李燕說。

但沒學幾天,李燕就說不想畫了。因為每天一起床就要練習,畫畫還要站著,一練習就是好幾個小時,腰酸腿疼,握筆的手最后連筷子都拿不動了。
兒子想半途而廢,李苦禪沒生氣,而是耐心地問:“你愛不愛繪畫?”李燕說:“愛是愛,但太辛苦了。”
李苦禪早已想好了,如果兒子不愛這一行,自己就不逼他,但如果他真喜歡,那就得想方設法讓他學。

他剛把核吐出來,父親就接過去。然后,李苦禪用一把鐵錘把李子核砸破了,把一小塊仁兒塞到李燕嘴中。
“怎么這么苦啊?”李燕馬上吐出來。
李苦禪笑了,說:“你只知道大紅的李子好吃,卻不知道它是從一枚苦核里長出來的。一個人的人生經歷其實就很像這一枚好吃的李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會充滿艱辛和苦澀。但是我們不能怕,因為這是人生必經的階段,苦過了之后,你就能結成甜美果實!”
父親的話,13歲的李燕已經完全能聽懂了。
從那以后,李燕一心一意跟父親學習畫畫,從沒叫過一聲苦。他不怕風吹日曬,長期堅持野外寫生。功夫不負有心人,李燕最終成為以畫猴享譽一方的知名畫家、清華大學的教授。

“我是有福之人,因為這輩子跟父親不僅只是父子關系,還有傳承關系。他教我畫畫,更教導我要立畫品。”
李燕說,父親1983年離世后,他的一句話經常響在自己耳邊:“人,必先有人格,爾后才有畫格;人無品格,下筆無方。”


李苦禪雖為名家,有過無數傳世的經典畫作,但曾任杭州藝專和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的他,總是自稱為教書匠。“我不是什么大師和教育家,就是一個普通人。”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李燕于1988年被載入英國出版的《世界名人錄》,其作品《大鵬圖》于1999年搭乘中國第一艘試驗載人飛船“神舟”號,成為人類史上首件飛游太空又安然返回的繪畫。

(本文據李燕著作《風雨硯邊錄》《藝術大師之路?李苦禪》等綜合整理)
編輯、排版:張敏
校對:胡晶華
審核:李津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中國情感幫助全媒體平臺,關注女性自我成長、親密關系維護。(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婚姻與家庭雜志)
原標題:《李苦禪家訓:人無品格,下筆無方 | 家風家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