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2020昇騰計算產業峰會,看產業生態如何加速AI普惠
文 | 曾響鈴
來源 | 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最近,以“昇騰萬里,讓智能無所不及”為主題的首屆昇騰計算產業峰會在上海舉辦,業內專家、行業先鋒、生態伙伴約500多人見證兩年后昇騰AI計算產業的全面落地進程。

這個峰會,距離2018年華為Ascend(昇騰)系列產品面世,整整兩年時間。
兩年間,華為持續投入AI戰略,推動昇騰計算產業生態快速發展。
隨著此次峰會上《昇騰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昇騰萬里伙伴計劃》的發布,昇騰計算產業的全面繁榮已經在行業共識基礎上按下了啟動鍵。而在業內引發廣泛關注的這次峰會,也在AI加速落地的時代勾勒出昇騰通過產業生態的強化推動“AI普惠”的圖景——這正是華為兩年前發布AI戰略和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時的重要目標。
市場數據顯示,雖然AI在某些特定領域特定場景下準確率已經超過人類,但其全行業滲透率僅有4%,在中國市場,只有10%的B2C應用涉及AI。這些數字,距離AI走向普羅大眾,讓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都能享受到人工智能的價值,還有很大的距離。
這個距離,恰恰是昇騰計算產業的價值空間。
一、全棧技術體系,讓昇騰計算產業生態擁有全面且靈活的技術支撐
這次昇騰峰會主要動作都聚焦在生態構建上,在談這些生態動作之前,有必要對昇騰當下已有的技術底子做一個全面剖析。
總體來看,在昇騰生態的主要推動者華為營造下,昇騰計算產業已經擁有一個全棧全場景的AI解決方案的底子。
在最底層的硬件層,昇騰擁有終端到模組、小站、板卡、服務器甚至集群,AI算力可以提供至“端,邊,云”全場景;
在硬件上層,昇騰擁有異構計算架構CANN(適配有全流程開發工具鏈MindStudio),這個層級對下統一端邊云全場景的硬件形態和操作系統,對上支持多種AI框架的適配;
再往上,是AI框架層,用來為AI應用的開發提供環境,華為在今年3月底開源了自研的AI框架MindSpore,此次峰會又發布了最新的1.0版本;
最表層,是為行業AI應用開發者提供的各種開發服務,直接深入不同行業領域。
這種全棧,讓昇騰本身具備了完備的技術體系,以多層次完整覆蓋的技術姿態推動AI計算的普惠化。而所謂的全場景,是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各種邊緣計算、物聯網行業終端以及消費類終端等全場景的部署環境,這又讓昇騰能夠勝任幾乎任何場景下對AI計算配置和部署的需要。
更為重要的是,昇騰的全面體系并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體系,一方面,“硬件開放、軟件開源”讓昇騰成為一個歡迎所有伙伴、開發者的技術力量體;
另一方面,昇騰的“全棧”每一個層級都可以對接融合外部AI計算相關模塊,例如硬件上的異構計算架構CANN,即可以支持自家的MindSpore,也可以支持外部較為熱門的TensorFlow,PyTorch主流開發框架,這種與生俱來的包容性讓昇騰能很容易融入現有AI計算大盤中,現在,昇騰已經有超過5家硬件伙伴,支持超過6個AI框架。
在全棧的基礎之上,此次峰會還介紹了很多技術上的細節,這些細節反映了昇騰在開發部署上一個十分鮮明的特點:既有不同層級的“適用”、也有所有層級的“易用”。
在昇騰全棧計算架構中,對于算力、網絡、AI研究等專業能力較強的生態伙伴而言,可以直接對接到CANN、MindSpore等,在更底層的技術基礎上開發自己的AI應用。

而這些模塊對很多行業應用開發者而言門檻太高,昇騰在全棧最表層的應用使能層,推出了用很少的代碼即可以實現AI能力的MindX,傳統應用開發者可以快速獲取圖像識別、圖像分類、語音識別等計算能力。
任何希望實現AI計算能力的生態伙伴,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接入口。除此之外,在不同層級,昇騰還試圖通過技術打磨做到開發部署的極簡易用。
以框架層的MindSpore1.0為例,簡單易用的開發套件讓開發者可以快速進行高效的AI開發,且開發過程可以根據不同硬件形態自適應生成相應的模型,這意味著不論生態伙伴擁有的硬件條件如何,都可以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模型類型,超輕量部署框架也可以讓開發者在模型大小的選擇上更為彈性,適用不同場景(例如,物聯網終端,可能需要更小的模型)。
多層次、便利化的“技術體驗”,還讓昇騰產業生態在落地時能夠獲得某種“微觀”上的加速。
二、從宏觀謀局到個體驅動,昇騰兩路出擊推進AI計算產業生態的繁榮
在全棧的技術底子上,這次峰會全景展現了昇騰在推動產業生態繁榮方面的系統動作。
華為GIV預測,到2025年,企業對AI的采用率將達到86%,智能將像電力一樣無處不在,改變每個行業和每個組織。而顯然,這個過程無法依賴單一或幾個企業的力量,產業生態全面推進的力量必不可少。
這次,昇騰主要推出四個方面的產業生態扶持動作,扼要來說,包括:
針對ISV的“昇騰萬里ISV伙伴計劃”,主要幫助合作伙伴完成行業AI算法及行業AI應用的昇騰適配,更好地打造出行業AI解決方案;
針對初創企業的“昇騰AI初創扶持計劃”,主要在資源、技術、營銷等方面幫助初創企業成長;
針對高校“教研扶持計劃”,主要幫助高校在AI教研資源、技術、師資等方面更好地融入昇騰知識體系和創新思維;
針對開發者延續一系列認證及扶持政策,例如工具/數據資源、行業專家交互等,促進開源社區繁榮。
總體上看,昇騰產業生態在試圖將不同角色和昇騰計算產業生態組織起來,實現生態內的廣泛協同互動,推動AI計算加速落地。
而細化來看,昇騰此次峰會在產業生態方面的動作,還表現出兩個特征:
1、宏觀謀局,“圈林”、“造林”、“培育土壤”三位一體
昇騰在培育AI計算產業生態的過程中,既有對已經成熟森林的保護和給養,實現“圈林”:其面向ISV伙伴的計劃當前已經有100+伙伴加入,計劃納入1000+伙伴,成熟的ISV不斷被融入昇騰產業生態,這等于借助市場成熟的計算服務市場來幫助生態隊伍壯大;
也有自己親手在空地上“植樹造林”:面向初創伙伴的扶持,從“生長起點”培育那些潛力伙伴,當下已有50+初創企業加入昇騰AI初創扶持計劃,同樣計劃扶持1000+初創企業,這些企業與昇騰生態緊密融合,未來也可能成為中堅力量。一個類似的典型案例是,2015年出現在華為第一屆開發者大會上的曠視,現在已經是市值千億的公司。
還有不斷對生長森林的土壤進行“培育”,面向高校、開發者的一系列政策,在本質上改變了昇騰合作伙伴們成長的底層環境,無論是“圈林”還是“造林”,生態伙伴都將成長的更好。
根據人社部發布的分析報告,目前全國AI人才供需比僅為10%,人才缺口超過500萬,而當前,昇騰已經與70多所高校合作開發昇騰系列課程,向這些高校提供云服務資源并培訓師資力量,這將直接在人才缺口上補不足,為昇騰生態以及整個AI計算生態的長期發展在提供更多人才。此外,昇騰主動為基于昇騰和MindSpore的開發模型提供創新鼓勵,通過物質鼓勵吸引優質創新力量,這種做法使得華為能夠與更多人一起優化昇騰基礎軟件的生態,不斷提升昇騰軟件開源的“含金量”,也營造技術共享、共同進步的開發氛圍,使昇騰產業生態可以長久保持活力,現在,昇騰已經擁有超過10萬個活躍的相關開發者。
“圈林”、“造林”、“培育土壤”三位一體的閉環,將讓昇騰產業生態得以既快速又穩固地發展。

2、個體驅動,針對合作伙伴痛點建立完備、可復制的幫扶模式
從個體企業的角度看,昇騰一系列政策,幾乎都在針對合作伙伴個體發展痛點進行解決。
例如,算力上的支持。隨著AI應用不斷深入,AI模型和算法的訓練花費算力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昂貴,一個典型的單次Bert訓練平均就會花費1.5萬美金,約10萬人民幣,這直接擋住了中小型企業、初創企業的步伐。昇騰計算除了本身能夠降低算力成本,在一系列計劃中也像ISV、初創企業、高校等提供云資源、樣機等支持。
又例如,商業銷售的協助。很多企業并不缺乏聯合解決方案的實現能力,但市場開拓對技術型企業而言有一定的挑戰,尤其是中小型、初創企業。昇騰的一系列幫扶從多方面支撐合作伙伴實現商業成功,華為的8000+銷售人員、10萬多家渠道將會開放給昇騰計算產業伙伴,共同進行聯合解決方案的拓展和銷售。此外,華為品牌也被授權給合作伙伴開展聯合營銷。
宏觀謀局+個體驅動兩路出擊下,在交通、工業、能源、媒體等傳統行業的智能化升級中,昇騰不斷聚合來自ISV等合作伙伴的多種前沿技術,創造更多、更深刻的場景價值。
以電力場景為例,昇騰與合作伙伴的聯合解決方案中,AI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結合,應用于電力的發、輸、變、配、用的全流程,大大提升了電力行業的生產力和效率。例如輸電環節,電力巡檢由傳統人工20天縮減至AI巡檢2小時,效率提升80倍的同時系統成本下降30%。
從技術到生態,“準備工作”做足后,昇騰計算產業生態正不斷涌現類似的深度解決方案。
三、結語
新基建浪潮下,AI作為關鍵模塊正在走向快速落地,與之伴生的AI計算產業迎來了最好的時代,AI普惠已經在不遠處。
以昇騰為代表,與合作伙伴一起做深產業生態成為加速AI計算產業繁榮的主要方式,在昇騰多維度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優質合作伙伴正在加入昇騰主導下的產業生態,與此同時,屬于整個AI計算的后備人才創新力量也在不斷被強化。
但是,快速發展的昇騰還在不斷完善自己,要進一步走向成熟,昇騰產業生態與它背后的主要推動者華為還有很多事要做。
*此內容為【科技向令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評委;
3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4《中國經營報》《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報刊、雜志特約評論員;
5鈦媒體、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聞等近80家專欄作者;
6“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7騰訊全媒派榮譽導師、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