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賈偉:改變世界的不是技術本身,是技術背后的瘋狂夢想
洛可可(Rococo)一詞由法語Rocaille(貝殼工藝)和意大利語Barocco(巴洛克)合并而來。2004年,28歲的賈偉懷揣設計夢想,離開了他為之奮斗多年的聯想集團,他用500元租了一個辦公位。不到一年的時間,1個辦公位發展成了15個辦公位,賈偉就順勢租了一間辦公室。于是,洛可可(LKK)成立了。

洛可可的第一個大項目是與三星合作開發北京奧運地鐵十號線、四號線的地鐵AFC售票檢票系統,設計成果大獲好評。三星非常滿意,洛可可和賈偉一炮而紅,連英國奧組委倫敦投資局都請他們到英國發展:“CCTV剛來,阿里巴巴也剛來,你們來了,在哪里出現阿里巴巴,我們就在哪里推薦洛可可。”
倫敦奧運、CCTV、阿里巴巴,這太誘人了,賈偉不顧疑慮帶著辦公室飛到倫敦試水。但是賈偉很快就發現,中國設計通常被外國人帶上“有色眼鏡”看待,伴隨著揮之不去的偏見。在英國整整四年,找洛可可做設計的,只有英國聯通等中國在海外的企業。
賈偉:2012年倫敦奧運,奧組委說我們將是在整個歐洲成立的第一家中國設計公司,和阿里巴巴一樣。在我們看來,當時我都覺得我跟阿里巴巴一樣。
艾誠:這上湖畔的時候沒跟馬云說一下?
賈偉:如果你現在去倫敦投資局,你看他的PPT里,阿里巴巴旁邊就有洛可可,確實是一樣的,現在也是,這都10年了。我好多朋友說這個好牛,但是我去了之后,十幾家設計公司和媒體過來質問我說你們中國人來干嘛?我說幫你們做倫敦奧運,他們又問,你們中國人會不會做設計?你們是不是來抄我們的?
第一家當地公司這么說我們,我們感到特別氣憤。但是,到第10家當地公司都這么說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去早了。外國人就是這么看我們中國人的:你們中國人是制造Made in China,背后寫了更大的字叫Copy。那時候我才知道我們設計的脊梁是彎的。
所以我從倫敦回來,我就定了一個使命,叫挺起中國設計的脊梁,這個使命一定要去做。我整整花了10年,我也不敢說我肯定挺起了,但是今天的中國設計一定不像之前那么沒有骨氣了。所以去年我又改了,叫設計美好世界。
艾誠:使命愿景價值觀被馬校長湖畔大學影響了。
賈偉:我要有一個世界觀,我要有一個對世界的理解。
艾誠:所以你的愿景是?
賈偉:我的愿景也變了。
2006、2007和2008年,賈偉接連摘取國際紅點、IF、IDEA三項國際大獎,洛可可成為唯一將三項國際獎項收入囊中的中國設計公司。2010年,賈偉擴建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多次實現突破式發展,多次做客央視,還受到了胡錦濤的會見。2013年,作為中國工業設計第一品牌,洛可可入選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首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
10年時間,賈偉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最牛X的設計師,洛可可成為了中國最大乃至全球最大的設計集團。諾基亞、柯達、摩托羅拉……他們服務了150個世界500強,200多個中國500強,也看到了千億級、百億級以及創業型公司分別怎么發展。

在創新中實現飛躍。然而,賈偉在洪流中驚愕發現,曾經那些引以為傲的甲方,諾基亞、柯達、摩托羅拉……全都倒了。
“我們后來想了想,覺得那是一個時代過去了。”
02
“商業的根本是「因需而生」”賈偉在一場演講中說,“今天的消費者難糊弄了”。
在今天,先進的技術邏輯是所有企業都需要思考的點,如果不思考,那就絕對會被技術干掉。被干掉了可能還會像諾基亞一樣,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到死的時候,可能還會想:我們沒犯什么錯誤,打法都很精準,高管很敬業,資金也沒問題,為什么公司就沒了呢?
過去,大多數500強企業都是根據它們所擁有的資源、技術和能力進行生產,而不是根據用戶的需求來做產品。老巨頭一個又一個倒下,很多還是曾經自己服務過的對象,深諳“創新”的賈偉唏噓到觸目驚心。
從“出走聯想”到“最強設計公司”,10年過去了,人們開始從功能消費、物理消費,慢慢到了興趣消費、情感消費乃至價值鏈的消費。
天變了,消費者變了。
賈偉迅速開始變通。他不再把目光鎖定在500強客戶,而是集中把“消費者視角”轉移到“用戶視角”,并為公司招募吸納了幾萬名來自全球各地的腰部設計師,為滿足更多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需求而進行努力。
2016年,賈偉二次創業,創建數字化設計平臺洛客,開啟數字化升級之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和生產,解決創客對產品設計服務高效率、高品質、低費用等剛需問題。
洛客的slogan人情味十足:創造好產品。
艾誠:作為一個設計師,曾經的傳統邏輯是崇尚頂級客戶世界500強,可口可樂,那都是高端客戶。可是慢慢的會發現大客戶畢竟有限,腰部反而成了一個主流。今天你提出來一個下沉的智能化設計平臺,從原來30萬的設計到如今9塊9,你覺得這件事情是你真正愿意的,還是說它是一種不得已?
賈偉:人其實不是活在自己的意愿里那么簡單,人要活在時代的趨勢下。我覺得有兩種人,一種是看時代的趨勢,同時讓自己在趨勢里有一個非常好的勢能。另一種人只看自己,不看時代,不看技術,不看需求,只看自己的訴求。我不是個藝術家,商業的本質是需求。我以前覺得世界500強不需要9塊9的設計,后來我錯了,我發現世界外墻也需要,因為它快。

艾誠:但您剛才講的是一個人生的選擇題,究竟是梵高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500強的創始人們改變了世界?
賈偉:這個世界我們所經歷的其實并不重要,我們所追求的才重要。我覺得有沒有可能讓設計變得更加普惠。從給世界500強做設計到給中小企業做設計,到今天給微小企業做設計,我的設計價值觀變了,不是特別高大上的作品叫設計,而是設計是否能夠在我們身邊。
在今天,數據和智能已經是像當年的蒸汽和電氣一樣的兩種絕對生產力了, 我覺得是所有企業和所有人都需要具備的能力,對這個能力的要求沒有任何身份上選擇的余地,沒有這個能力,就會邊緣化。就像阿里巴巴的電商已經很牛了,我家門口的小店依然存在,但它不是中心化的,它是被邊緣了已經,沃爾瑪也一樣。
實際上我認為今天的一個用手工種田的農民一定是被邊緣,因為他連拖拉機都不會用,但是他還會存在。這個世界不存在絕對消亡,但是會被邊緣,所謂的邊緣就是你愿不愿意做一個一臺戲的路人甲路人乙,趴在那兒。
艾誠:你不愿意?
賈偉:我不愿意。
03
通過數字智能在行業的顛覆與變革,洛可可如今的業務可以說是“三浪疊加”:純人工設計師的洛可可、人機合作的洛客和純機的“洛”。毫無疑問,設計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最近,利用人機服務的澳大利亞設計公司Canva獲得60億美元的估值,賈偉相信擁有“三浪疊加”的他定能打破設計行業沒有高估值的禁錮。
賈偉:其實這段時間我們行業出現了一個公司,澳大利亞的一家公司連續三年被紅杉資本投,第一年10億美金,第二年30億美金,一個半月前60億美金,叫canva。就是我們這個行業的一家公司,用的還不是純機的模式,用的是人機模式做模板, 60億美金,連續三年增長。
艾誠:他給你刺激大嗎?
賈偉:太大了,誰說我們這個行業沒有高估值?這60億美金不就是幾百億嗎?而且澳大利亞的公司還不是純機,是人先做出模板,只不過那個人機的人變了,那個人已經不需要設計師了,是你艾誠也可以當一個模板,給你媽媽做個生日賀卡,60億85%的世界500強客戶在用他們的東西,非常便宜。
艾誠:其實你要再次轉型了,你找到了自己明確的對標。你知道最難得的不是看到你在做事情,不是看到一個創始人在奮斗,而是他真的相信他所奮斗的方向,那么的堅定且智能化的方向和設計師這個行業,他是反人性的。
賈偉:其實就有點像王興看到了美團大戰,一定是有需求的,就像馬云看到了一大堆電商,國外的國內的出現,實際上今天,人,人機,純機,人機我們已經看到了有60億美金的公司,全球最高。
艾誠:所以你不是要趕超他,你就是要干掉他。

賈偉:我的時代太好玩了,人,人機,純機,我這三個都有,我叫三浪疊加。
艾誠:還不能成乘風破浪是吧?一直在浪上。
賈偉:三浪疊加是什么概念?三大疊加就是機帶的人還能玩,是吧?所以未來其實挺有意思的,我以前覺得一浪干掉一浪,我現在突然覺得這三個浪在一起才牛,誰能把這三個浪和到一起玩?我手上既有上千萬個設計師,又有最精英的設計大師1000個,又有一秒鐘能做上千萬個設計的機器人設計師,這就叫王炸,對吧?
艾誠:我送你一句話就是我發現改變世界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技術背后的夢想,尤其像你這種瘋狂的夢想,
賈偉:心中有夢,眼中有光,腳下有勁。

04
2018年7月8日,一場意外的大火燒毀了洛可可總部,公司里全都是手稿。早上7點多,賈偉剛得知消息就率先趕到了救火現場,合伙人也陸陸續續前往。大火燒了4個小時,賈偉突然開始大笑,合伙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勸他要不去醫院檢查一下,還以為他精神錯亂。
賈偉說了一句無比中二的話:我們的過去,洛可可終于被燒掉了,我們的未來,洛客還在。
大火里4個小時,賈偉悲極生樂,甚至進行了反思和總結。這把火燒掉的不止總部大樓和千萬張手稿,還有他曾經的無知,傲慢,不自律,和對過去的執念。
待在設計的象牙塔里,噴火器都不會用。
早在火災發生以前,賈偉就已經意識到,消費者主權崛起了,消費者更加自我。無論是功能型、實用型,還是有情感、會說話、會思考的智能型,產品更有想象力,就是萬物互聯。如果還是過去工業時代的產品,那已經到末端了,離今天的智能時代很遠了。
如果說過去10年的主題是消費,那么未來10年的主題就是創造。
賈偉在火災中頓悟的,還有數據和智能。如果沒有這兩個生產力,在如今這個時代做企業,基本就如同一個刀耕火種的農民。智能讓創業擁有10倍速度,10分之1倍成本,與之相對的還有10倍速的風險。所以要選擇,設計是為自己而活,還是創造出更多的,為客戶而生。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高速增長的經濟速度,諸多行業面臨巨大生存挑戰。但這對于賈偉和重生的洛客來說,也不失為一場機遇。
艾誠:2020年的疫情對于經濟是一個絕對的暫停鍵,您所在的設計行業是2B端,當您的2B端也就是有工業產品設計需求的企業主們,遇到經濟問題的時候,我相信您應該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賈偉:第一個感覺是,這些企業兜里沒錢了。第二個是中小型企業面臨倒閉的可能性,所以就不會在研發上繼續投入了。第三個就是我們不只做產品,我們還給企業做品牌和營銷。實際上在疫情期間企業會再去做品牌嗎?這些東西都是一個新的問題。

艾誠:是的,疫情之下無數的企業都陷入了險境。但是我特別喜歡丘吉爾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
賈偉:對。其實我們由于在提前一年就開始布局智能設計,就是我今天講的智能logo的體系,沒想到在疫情期間每天的訂單量達到了2000多個。以前洛可可一年的訂單量是1200個。
艾誠:疫情期間訂單數量猛增,在目前我們看到只是一個結果,這個結果前面的因,你覺得是什么呢?是你提前布局了智能化嗎?
賈偉:當疫情出來的時候,人和企業都沒那么多錢了,也沒那么多耐心去花長時間跟你線下的溝通,企業需要更快的效率,更低的價格,甚至企業需要所見即所得。這些東西,人都做不到。我們提前一年就布局了智能設計,沒想到解決了疫情期間的所有問題。它成了30天變3秒、3款方案變1000款、3萬塊錢變9塊9。
賈偉曾說,不能做數字化的企業,注定是時代的遺孤。他曾提出了數字生活的三個層次:數字交往、數字表達、數字消費。因需而生,這是全球消費者行為趨勢使然。今天,下沉市場的空間實在太遼闊,大到中國的三四百萬小商家都慕名前來這個全球最牛的設計公司尋求服務,設計實現了普惠每個市場,科技讓設計更普惠。
賈偉很理想,賈偉很感性,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洛客是有溫度的。“我覺得這個世界沒有什么可以被記住的事情,我也不需要被記住。那就珍惜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甚至別太忌諱成敗,當我們不計較成敗的時候,就無畏了。無畏之后才會真正強大。我在訓練一種無畏的邏輯,就是去他媽的”。

編輯:楊潔琳
圖編:萬姍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