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阿里開出一元店,為何該擔心是拼多多?
原創 松果財經 松果財經

摘要
作者|寧缺
資本的斗爭向來慘烈,騰訊系的名創優品前腳剛要上市,阿里就開始狙擊了。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一元店”,降維打擊“十元店”,真的是來勢洶洶。
但是阿里此番操作受到影響的絕對不止“十元店”,包括拼多多在內的下沉電商也要抖三抖。
畢竟1元店都開在了門口,誰還需要拼團網購呢?
阿里開出一元店,劍指何方?
10月9日,淘寶特價版第一家“一元體驗店”在上海開業。“一元店”是淘寶特價版聯合120萬產業帶商家共同打造的“廠貨櫥窗計劃”的一部分。據悉,淘寶特價版計劃3年內在全國開業至少1000家“1元店”。
說實話,由于拼多多對于下沉市場的教育,在網上看到一塊錢的東西已經不稀罕了,但是能夠在線下買到這么便宜的東西,還真是頭一次見。
在世界范圍內,“一元店”都有獨特的魅力。以“一美元”標簽,闖蕩商業江湖34年的Dollar Tree(雜貨零售店)同店銷售連續14年正增長,股價也一路上漲。特別是在經濟下行的時候,人們更加偏愛廉價實用的東西,類似的店鋪也就更受歡迎。
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中國就有漫天遍地的“一元店”,“兩元店”,即使是這些年里電商越發興盛的時候,也捧紅了“名創優品”這些“十元網紅店”。依靠薄利多銷的商業模式和大規模生產拿到的低價優勢,十元店迅速擴張。
其實,無論是一元店、兩元店,還是十元店,都不會真的只賣相同標價的商品。低價產品其實都是用來引流的,而阿里此次發力線下小商品,瞄準的是廣袤的下沉零售市場。這對于在下沉零售市場上有野心的拼多多,名創優品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打擊。
阿里的新零售布局完成
下沉零售市場戰火升級?
幾乎是在名創優品遞交招股書的當天,淘寶特價版推出“一元更香節”,超過1億件廠貨全部1元包郵。親自下場直面下沉零售,正面對剛名創優品。
在騰訊搶先一步投資了名創優品后,阿里加速補齊了新零售拼圖。在改造完銀泰、高鑫,拿下了線下百貨商場后,下沉零售是整個新零售業務的重中之重,也是阿里新零售布局中的最后一環。
在瞬息萬變的下沉零售市場中,誰都想站在不敗之地,電商不再主宰一切,線下門店也并不總是墨守成規,線上和線下相互入侵,早已不再涇渭分明了。
“主攻”線下的名創優品早在疫情期間,就通過O2O配送服務,與美團、餓了么和京東到家合作,如今更是在招股書上明確寫道,上市招募資金會用于發力線上業務和加強數字化運營,逐漸也在往全渠道走。

首先價格商品和SKU優勢就擺在那里,一元的家居好物你不心動嗎?勢頭強大的阿里花重金砸向下沉市場,要“低價”就給你“最低價”。
其次是阿里強大的供應鏈優勢,根據阿里最新數據,淘寶特價版上已有120萬商家,其中有41%是工廠直供店鋪,也就是說,已經有超過50萬的產業帶工廠在淘寶特價版開店。
而名創優品的直營門店只占比3.1%,第三方門店包括加盟店和經銷商門店占比高達96.9%。全球門店有4000多家,靠著量大從工廠拿貨低價賣出的名創優品們將不再占據低價一線,規模效益,供應鏈優勢在如此體量面前也不值一提。
而且,快速擴張之下,名創優品尚未盈利。根據招股書信息顯示,2019年營收94億元,虧損2.9億元;截至6月30日的2020財年,名創優品營收90億元,虧損2.6億元。阿里對于線下的發力讓這些門店的前景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是,目前的“十元店”們已經占據了核心商圈,有了一定的客流量,在年輕人心目中已經形成了品牌效應。這些優勢阿里短期來看還是不足的。
為什么說阿里一元店
對于拼多多的影響比名創優品更大?
但是,隨著阿里“十元店”的世界,比名創優品更加焦慮的或許是下沉電商拼多多。

在線上下沉市場中上,阿里一直都被拼多多壓制,但是這次阿里釜底抽薪,將陣地延伸至線下。而線下就是阿里最好的反攻地。
相比于拼多多,阿里在下沉市場中已經失去了先發優勢,但是作為最大的電商流量入口,阿里孵化了天貓超市、口碑、菜鳥等等,在云計算、倉儲物流和金融支付三大基礎設施上已經建設完全,而這些恰恰都是拼多多所缺乏的。
在線下開展十元店,能夠大大縮短用戶的消費路徑,在沒有明顯差別的情況下,消費者也通常不會舍遠求近。短期來看,淘寶特價版計劃3年內在全國開業至少1000家“1元店”是很有可能做到的,但是拼多多能不能從線上虧到線下卻很難說,別忘了拼多多至今還在虧損。
上有銀泰百貨,下有一元店。對于新零售,阿里已經基本完成布局,拼多多已經幫阿里完成下沉市場的教育,而阿里的反攻也不留余地,用“一元錢”將價格拉到了底線。在拼多多還在狠抓“多多支付”,“極兔物流”,“多多批發”的時候,阿里早已經在自己的新零售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原標題:《阿里開出一元店 為何該擔心是拼多多?》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