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村希望小學

在部隊干了多年新聞宣傳工作的我轉業了,分配到駐地的一家黨報做攝影記者。報社領導安排我主要負責教育這方面的新聞宣傳工作。那年,我跟隨縣教育局高局長到一個偏遠山村調研希望小學籌建情況。
這個偏遠的山村小學坐落在一座大山的后面,高局長的車不能通過,只好下車徒步過去。一下車,山村小學的王校長就已經帶著幾名教師在路口迎接了。
“高局長,咱這山里的路不好走,您大老遠來看我們,真是辛苦了。”
“小王啊,你可不要這么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這幾年縣委領導班子都比較關心咱這所學校,我這次來看看,就是想推廣一下咱學校的教學經驗。”30多歲的教育局長稱呼眼前這位50多歲的王校長為“小王”,讓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心塞。
這所山村小學雖然偏僻,卻走出了5名大學生,還有一名在全縣高考中取得了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績。山村小學飛出了金鳳凰,當這一爆炸性新聞被報紙、網絡、新媒體炒作的天翻地覆的時候,縣委領導班子坐不住了。“什么樣的一所山村小學教出了這么優秀的學生?”縣委書記在大會上這么一問,高局長更是坐不住了,當天下午就帶著教育局一幫領導翻山越嶺來搞調研了。
去往山村小學的路還真不平坦。對于我這個搞部隊新聞多年,腳底板已經磨出幾十個水泡的攝影記者來說,這樣的山路我也是第一次走,高局長就更不用說了。原本筆挺的西裝、岑亮的皮鞋上滿是黃泥,走一路哼一路。

“咱學校的綠化設施基本達標,校舍也是前兩年新建的……”王校長一邊攙扶著高局長,一邊介紹學校情況。
可當大家來到這所山村小學的時候,大家的眼睛不由地濕潤了。眼前一片煙霧彌漫,幾間四面通風的木房子搖搖欲墜,四十多名學生圍在一起大聲朗誦著李白的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這就是你說的“綠化設施基本達標,校舍也是前兩年新建的”。高局長望著眼前的一片荒涼,怒目盯著王校長。
“您看咱這草坪的綠化,全都是師生們爬上對面的那座大山用背簍背下來的,每一株草都是師生們的心血呀!這樣的綠化難道還比不上你們城里的塑膠跑道嗎?這樣的綠化難道還不達標嗎?”王校長歇斯底里的對著高局長吼道。
高局長一個踉蹌后退了好幾步。
“張老師,你組織學生們進行一次火災避險演練,讓高局長和教育局領導們一起觀摩下。”王校長轉身對身邊這個只有20歲出頭的女教師說道。

張老師一聲緊急哨吹響,四十多名學生每人抱著一捆柴火在操場上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形。不一會兒,一圈“火龍”在操場上燃起。我一看此情景,立馬跑去拿我的相機包,準備抓拍幾張學校師生救援演練的照片。當我往回跑的時候,兩個四五歲的、滿臉泥土的小男孩向我迎面跑來。
“前面正在進行火災自救演練,你們不要過去哈。”
“我哥哥要被燒死了,我們要去看他最后一眼。”我驚到了,這不就是一場演練嗎?怎么會死人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回頭拿著相機就趕快追隨那另個孩子的步伐沖了過去。
別看學校雖小,孩子歲數不大,但他們組織有序,有人提水、有人填土,不一會兒,操場上熊熊地烈火就被撲滅了。我也抓拍到了我想要的幾張新聞照片,一張是高局長認真觀摩的,一張是王校長匯報情況的。當我仔細挑選相機里的照片時,卻意外的發現拍到了一張兩個孩子在大火旁祈禱的照片,這不是剛剛和我打照面的那兩個孩子嗎!我把相機里的照片放大拿給小張老師看時,小張老師掩蓋不住內心的傷痛,掩面而去。
這時,王校長湊到我的身邊,向我講述了這個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真實故事。
兩年前,這所山村小學只有18名學生,全是男生,一般情況下家長是不會送女孩子來上學的。重男輕女的現象在這個窮山溝里還是很普遍。王校長和學校的2名教師(包括小張老師)就到村民家中逐個做工作,希望村里僅有的20多名女娃子可以和男娃子一同上學。村民的思想根深蒂固,任憑王校長磨破了嘴皮子也不管用。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12歲的吉克帶著小伙伴們也主動加入了王校長的隊伍,說是要和他們一起說服家長們。
那天,吉克正在返回學校的路上,突然看見小英家的木房子著火了。小英站在門口大喊:“快來人呢,快去救我奶奶!”吉克順著小英手指的方向,猛地沖進大火里,當他用濕衣服將小英奶奶裹著背出來的時候,一頭摔倒在了地上,醫生診斷他因為大腦長時間缺氧變成了一個植物人。從此以后,山村小學每季度都要進行火災自救演練。本來因為年齡小不讓參加的那兩個小男孩就是吉克的弟弟,每一次組織火災自救演練,他們都會跑到操場上祈禱,希望他們的哥哥可以蘇醒過來。
因為吉克的英雄壯舉,小英的父母將小英送到了山村小學讀書,村里的女孩子們也都到山村小學讀書了。“要不是吉克用濕衣服護住奶奶,也許我就再也見不到奶奶了!”小英一邊哭訴著一邊清理操場上演練留下的灰燼。

高局長聽了這個情況后,緊緊握著王校長的手說:“感謝您為了教育事業的辛勞付出,更感謝您帶出了吉克這樣優秀的孩子……”
回到報社,我沉思了很久,將精選的照片統統刪除。我沒有在報紙上刊發一張圖片,只是將吉克的故事寫成了一篇通訊,發表在了報紙的頭版。高局長看到后,打電話給我說,局里已經撥款10萬元用于維修山村小學,并將山村小學的名字改為了“山村希望小學”,希望山里的孩子們都能成長成才。
我聽著電話那頭高局長的慷慨陳詞,總是感覺少了點什么,少了點什么呢?我自己也不知道。
(注: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