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做“耗材”的阿里一元店,碾壓精品十元店?或許錯峰名創優品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游戲產業觀察者)
以精品十元店打出一片天地的名創優品,終于遇到了降維攻擊的對手?
這一次是阿里,而且一出手就是一元店的大手筆。
10月9日,淘寶特價版第一家“一元體驗店”在上海開業。

據官方介紹,該店將精選來自120萬產業帶商家的貨品以全場1元的價格出售。“1元店”是淘寶特價版聯合產業帶商家共同打造的“廠貨櫥窗計劃”的一部分。
此外,有消息稱,淘寶特價版計劃3年內在全國開業至少1000家“1元店”。
阿里這是在“報復”。
“報復”的目標,則是多次公開吐槽馬云的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
“報復”的時點更耐人尋味。
就在9月末,名創優品提交招股書的當天,阿里宣布了淘寶特價版推出“一元更香節”,10月10日起,超過1億件廠貨全部1元包郵。
緊鑼密鼓的節奏,以及一元店的明顯指向,直接會對名創優品的上市之路形成強影響。
至少,估值上,會變得不那么讓投資者們青睞。
現在的問題是,阿里這一動作,會擊潰名創優品的十元店戰略嗎?
答案或許是——雙方可能連交火都不會,偶然的擦槍走火,并不會造成大規模沖突。

名創優品想升維?
在外界看到的名創優品,是一個急速擴張的十元店形象。
這個誕生于2013的品牌創造了快速擴張的神話,招股書顯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超過4200家門店的零售網絡,其中在中國市場開拓了超過2500家門店,海外市場超過1680家。
同時,獨立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數據顯示,名創優品全球GMV達190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最大的自有品牌綜合零售商。
但一旦IPO,名創優品的路數必然發生改變,簡單來說就是:升維。
從創始之初,名創優品就將目標客戶定位于18-35歲消費人群。創始人葉國富曾表示,名創優品的核心理念是“優質+低價”,其商品單價主要在5-50元之間。
等于是品牌店的人設、十元店的價格,采取的是扁平渠道降級和大規模采購下的低價。
此外,在生產鏈上進行有效地質量控制,也確保十元產品有無限接近于品牌的質量。
同時,和知名IP的合作,也在不斷將山寨口味變成名牌。
在低價策略上,名創優品采用與知名IP聯名的方式打開知名度。截至今年六月,名創優品與迪士尼、漫威等17個全球知名IP合作。
2019年初,名創優品立下中期戰略目標,計劃到2022年擴張至上萬家門店,覆蓋100個國家和地區,并實現千億營收。
對于名創優品的“百國萬店”計劃,其實是它唯一之路、必選之路,也是生存之路。
換言之,名創優品就是將過去雜亂無章的十元店,從品質和品牌上進行升維,形成對現有雜貨鋪的徹底碾壓。
而上市的目標,則是進一步擴大這種升維的效果,形成放量。
但阿里的一元店,則與之不同,其未來要走的應該是降維。

淘寶一元店怎么降維?做耗材
看起來,雙方的進擊點還是一樣,即讓高品質的東西便宜賣了,通過社區級的店鋪,直接和用戶對上話。
但阿里的降維則切入點依然不同,較之名創優品有選擇的在部分品類上進行品牌升維、價格降維,形成十元也有精品的自營風格。
阿里的降維則會是基于產業帶商家,形成更多特色日用雜貨的覆蓋。
但阿里依然會是采取淘寶的店鋪模式,入駐免費、性價比攬客、流量引入、銷售和廣告提成。
在此基礎上,一元店的走向也可以明確,即更多日用雜貨,甚至各色五金。
區別于名創優品在電子產品和家居用品上的深耕,阿里的一元店,應該也必須更加偏重于生活日常的高消耗品,從而加速流動。
這種降維,不在于形成所謂的統一的品牌,而是形成購買日雜去一元店的消費習慣。而其所要碾壓的,既非越來越IP化的名創優品,也不是在五環外謀生的拼多多,而是正在從街頭逐步消失的日雜店和正在大賣場里存在、質量不穩定的日用百貨。
換句話說,名創優品切入的其實是用戶的癢點,其商品并非用戶必須,而價格則讓用戶有所期待,從而其本身作為日用百貨的一種附屬(耳機、音箱、香薰等),就大賣了。

阿里的一元店則想要用產業鏈的力量,切入用戶的痛點,其商品就是“耗材”,用戶日常要用,線下卻來越不容易買到,同時網購量小不劃算的日雜五金,最終讓阿里一直想切入而不得的線下市場,被撬開一個豁口。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