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昔日p2p之王陸金所赴美上市,從互金老大變成了什么?
原創 江瀚視野觀察 江瀚視野觀察 收錄于話題#平安1#陸金所1#平安普惠1#p2p1#互聯網金融1
曾幾何時,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市場可謂是風起云涌,最多的時候全國幾千家互金同臺競技,如今當大潮退去,只剩下15家互金企業在苦苦求生,而10月8日,曾經的互聯網金融王者陸金所赴美上市,在互金大潮已經退去之后,陸金所卻上市了這到底意味著什么?之前的互金王者陸金所又變成了什么?

9月14日,在銀保監會新聞通氣會上,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馮燕表示,截至今年8月末,全國在運營網貸機構為15家,比2019年初下降99%。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末的存量P2P平臺數量為29家,亦即:2個月的時間又有近半存量P2P平臺消失。這15家存量平臺的苦苦掙扎可謂是當前互聯網金融市場上最無奈也必須要接受的現狀,在所有人都認為互金是不是已經走到了最后曲終人散的時刻的時候,另一個消息卻在國慶假期的最后一天傳來。

根據騰訊棱鏡的報道,陸金所是平安集團科技業務的重要板塊之一,但其更為投資者熟悉的標簽,是曾經背靠中國平安集團的P2P平臺,曾被業界稱為“P2P一哥”、“P2P高富帥”。看到陸金所上市消息后,一位曾經的P2P從業者連連感慨,“陸金所是‘高富帥’,有更多的轉型選擇和退路,沒必要耗在P2P這個泥坑里。”

招股書顯示,舊產品(主要指網貸資產)從2017年末的3364億元,減少至2019年末的1033億元,到2020年6月30日余額為478億元,舊產品占客戶總資產比例從2017年末的72.9%下降到2020年6月30日的12.8%。
正如同我們前文說的,對于陸金所來說,互聯網金融時代雖然是陸金所第一桶金的由來,不過現在的陸金所已經不是當年的模樣了。

其實,自從互聯網金融幾輪大規模爆雷潮之后,互聯網金融已經全面進入整頓時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再苦守著網貸這個必然會逐漸消亡的業務不放,一定會被時代所淘汰,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行業一哥,其實陸金所早就開始了自己的轉型之路,2016年12月13日,陸金所發布公告,稱即日起將由陸金服作為網絡借貸中介機構,承接平臺的信息搜集、發布等服務,再到2019年全面停止,陸金所經歷了一輪真正的變化,如今陸金所要上市了,那么,陸金所又變成了什么?陸金所究竟給互聯網金融轉型帶來什么?


第三,做螞蟻那樣的科技引領者。其實,陸金所第三步就是沉下心來學螞蟻,螞蟻給中國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探明了一條真正的科技服務道路,陸金所在招股書中的定位是“中國領先的科技驅動個人金融服務平臺”,這一點幾乎和螞蟻如出一轍,而本身就是“高富帥”財大氣粗的陸金所也可以用雄厚的資本實力給自己砸出一條路來,根據招股書科技在陸金所控股的業務中扮演重要角色。其2019年478億元的收入中,基于科技平臺的收入占比達87.7%;技術驅動下的平臺客戶留存率超過95%。雖然我們不知道陸金所到底有多少自己手中的專利,但是畢竟金融只是科技的使用者而沒必要是科技的創造者,陸金所只要用好了科技基本上就足夠給資本市場提供一個具有想象空間的故事了。
如今,陸金所上市了,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翹楚企業陸金所早就不是當年的互金之王,只是陸金所給互金趟出的這條路,剩下的那十幾家平臺有沒有能學得會的呢?

原標題:《昔日p2p之王陸金所赴美上市,陸金所從互金老大變成了什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