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遇上張愛玲,華語渣男誰能超越他
原創 毒Sir Sir電影
“你年輕么,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
“出名要趁早。”
“我愛你,關你什么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今天是被張愛玲金句附身的Sir。
2020年,又被一批忠實讀者叫“愛玲愛玲年”——
張愛玲誕辰100周年。
Sir中學時也被女同學安利過不少張愛玲的作品,當時身為“情癡”的Sir也愛看,但總是參不透她筆下人物的深情與決絕。
如今作為迷影的Sir,了解她的方式,更多是在改編的影視作品里——


這不,Sir最近就發現了一部根據張愛玲小說改編的寶藏電視劇。
有多寶藏?
全網僅有2000+人看過,但平均都打出了接近9分的高分。
假期過半。
該玩的玩了,該嗨的嗨過了。
Sir今天帶你坐上時光機,重溫那斑駁下依然透光的深情。
儂本多情

40年前,TVB就給出幾乎無法超越的答案。

哥哥張國榮主演。
不夠清晰,再來一張劇照?
側臉殺——

但一部中篇小說,不足以支撐12集的戲份。
于是就有了強大的改編陣容:
兩位金牌編劇陳麗華(代表作《射雕英雄傳》《上海灘》)和林少枝(代表作《棟篤神探》《陀槍師姐》)糅合了張愛玲的其余兩個短篇,《心經》《傾城之戀》,重新演繹。
所以。
Sir今天聊的不僅是《第一爐香》首次改編的影視劇。
更是一整個逝去的老港片時代。
就像張愛玲在小說里娓娓道來的:
“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香爐
Sir推過很多香港老劇,這部最特別。
它生不在香港影視行業的全盛時代,也不在衰落期。
拍攝于1984年。
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香港影視業。
沒有人知道,盛世正緩緩開啟。
1983年,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香港明星的黃埔軍校,才剛剛成立。
很多我們熟知的明星,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梁家輝、劉德華、劉嘉玲、吳君如等等,都是從這里走出來,成為華語娛樂圈半邊天。

1984年這些巨星在干嘛?
劉嘉玲在跑龍套,梁朝偉還在《射雕英雄傳》里演一個漁民,只有一句臺詞,劉德華最慘,在里面飾演一個侍衛,一句臺詞也沒有。
張國榮?
也好不到哪去。
盡管當時他在樂壇上風頭正勁,并憑借《Monica》在當年獲得了十大中文金曲獎。

大放異彩的《英雄本色》,那是兩年后的事;
商天娥也才從無線畢業不久。
拍攝《儂本多情》時,男主張國榮,女主商天娥,在影視圈都是新人。

就像一個全新沒過火的香爐。
當它們碰上張愛玲,就像經歷一次高溫淬煉,留下歲月沉淀后的霉綠。
1941年前后。
為這深情打底的,是近在咫尺的戰火。
內地戰亂,香港即將淪陷。
受苦的國家,受難的平民百姓,一段同樣注定成為悲劇的愛情故事。
正如《傾城之戀》里,張愛玲說: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誰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
男女主角原型,來自《第一爐香》——
女主莫笑儂的原型是葛薇龍,男主詹時雨是喬琪喬。

Sir要先提醒你,這不是偶像劇。
第一集,金牌編劇們加入了《第一爐香》里沒有的篇章。
為讓觀眾提前進入她的世界。
張愛玲筆下的男女,是平凡生活里的你我,永不會是道德無瑕的完人。
先看女主。
1集戲份,從上海到香港讀書的莫笑儂,性格初見端倪。
彼時內地正在打仗,香港暫時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可她早就上頭了。
義正言辭地指責袖手旁觀的男友:
“內地打得這么厲害,你竟然若無其事,你究竟還是不是中國人?”

在電影院看到內地戰火紛飛的景象,她嚇到匆匆逃出。
是在為男友擔心?
下一秒就被拆穿。
她答應和男友回內地,卻在船開的最后一瞬間反悔:
我還什么都沒有
我不想死

一心抗戰的男友說:
“你這種自私算是有限還是無限?”

你想看美美的偶像?
它上來就把主角下貶凡人。
你想看愛情?
它上來就把愛情摔了個狗吃屎。
這才是真正先鋒的“女性意識”——
扒下那些惺惺作態和高大價值。
通向更幽深,更完整的人性。
02
香屑
男性角色,總是張愛玲世界觀的一面鏡子。
張愛玲張國榮,Sir覺得他們有一種微妙的契合——
張愛玲把人性,愛情看得透徹;她的文字,漂浮著一種疏淡的悲劇性。
張國榮,同樣自帶通透氣質。
男主詹時雨(張國榮 飾)。
出身沒落貴族的風流公子,最喜歡流連于老鴇梁太太家。
梁太太閨中的交際花們,對他都人見人愛,人見猶憐。

漫不經心的一臉壞笑,似有似無的情愫挑逗,看每一個女孩都不正經。

劇里還是配角的吳君如,回憶道:
日日同哥哥開工,不知多開心,又怎么會理自己是不是女主角呢?
莫笑儂起初也被迷入了局。
她前來投靠香港唯一的親人梁太太,恰好在這碰上熟客詹時雨。
他看上了莫笑儂,想要勾搭。
風月場所的情場高手,怎么出招?
當然不是慣常招數,更不會一上來就獻殷勤——
先是處處用恰到好處的挖苦,引起注意。
我叫你下車,這車我只用來載美女
別人都通常說美女沒腦子


詹時雨靠近莫笑儂耳語道:
我真的想試一試和一個人偷偷摸摸的那種滋味。
試問。
誰能抗拒這樣的美色誘惑
?


心猿意馬,腳踏幾條船,甚至在莫笑儂的婚禮上和交際花調情。

哥哥飾演過很多“渣男”角色,但每一個角色,總和典型的“渣男”角色不一樣,讓人恨不起來。
當時影視新人張國榮,兜住了這個角色的豐富性。
這也是哥哥身上的另一層獨特氣質——
總是帶著憂郁氣質的悲劇式美少年。
對,他的脆弱。
新婚之夜,他終于向莫笑儂坦然,他患過抑郁癥,也試過毀滅自己。
他不過是一個從小不被父親喜歡,有十多個母親,三十多個兄弟姐妹,隨時被大家族拋棄的落魄公子。
說這話時,張國榮特意收住了面部表情。
眼神低垂,眉頭放松,顯然不再是那個多情浪子。

張愛玲的細膩,總能觀察到那些被遺落在黑暗中的人性邊角,那幾顆被遺忘的“香屑”。
張國榮的易碎,又讓那香屑散發更悠長的余味。
03
燃燒
張愛玲筆下的愛情,往往是兩個聰明人之間微妙的博弈。
談戀愛,有如逢場作戲,有如一場扣人心弦的游戲,太平淡了,不好。
一定過把癮了才好。
于是處處是小心思,處處是算計,處處是現實的考量。
像這次別離。
莫笑儂一氣之下離開香港,再也不見詹時雨。
詹時雨趕路挽留下她,但也看穿了莫笑儂的心思。
呵,她提的皮箱是空的。
其實你不是想離開香港
你只不過想引我回頭

輸了,大抵不過是丟些顏面。
詹時雨呢?
也不是省油的燈。
他用自己的方法牢牢地捆綁莫笑儂。
他邀請莫笑儂和其閨蜜到別墅做客,又偏偏和閨蜜交好,嬉戲。
唯獨冷落本應是主角的莫笑儂。

這時只要詹時雨一示好,她馬上就會給個臺階。
更不用提這樣霸道總裁式的情欲挑逗。

他們都有點自己小理想,人格,但容易被誘惑。
陷入一種清醒的沉淪。
莫笑儂,一開始是盡管寄人籬下,借錢也要讀大學,但不知不覺淪陷于姑媽梁太太的紙醉金迷下。

過著被眾人追捧,舒適的生活,嫁一個自己不討厭的有錢丈夫,總比在戰時當一個窮學生好。
而詹時雨,盡管不是一肚子壞水的人。
但為了維持現在風流的生活,他接受了梁太太的契約,“賣了”莫笑儂,甘心吃“軟飯”。

莫笑儂用昔日鄙視的賣身方式贏得社會地位,逼走詹時雨,向背叛她的梁太太復仇。
她證明了自己,但也失去了一切。
在人去樓空,九龍淪陷之際,她喝下了毒酒。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
戰爭來了,所有當初費心的算計,金錢,紙醉金迷,都像一塊磚,一塊瓦一樣。
輕易就被擊碎。
只有在這時,兩人才會心無旁騖地在槍林彈雨的照映中,尋得一份精神慰藉。

而詹時雨,是否發現曾暴露自己內心的血肉模糊。
看吧。
那個黃金年代的香港,已經初現雛形。
它面對一切情愫,都想推向極端。
濃烈的挑逗,尖銳的人性,不顧一切的欲望……
雖不及鼎盛年代的癲狂、過火。
但有著同樣傾向——
燃燒起一片屬于草根的喧囂。
然后換取片刻私人的寧靜。
這是獨屬于香港電影的深情。
你我皆凡人。
你我,也能像他們那般熾烈多情。

編輯助理:小津安4郎
原標題:《別瞎選了,華語渣男誰能超越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