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到底誰才是中國第一網紅街?
原創 被人擠人勸退的 ELLEMEN睿士
長假過半,你出去耍了沒?
經歷了大半年的壓抑,再加上8天長假,大家都再也抑制不住想浪的心。浩浩蕩蕩的城市人口從辦公樓涌出,奔向四面八方,奔向敦煌和西藏,奔向夜店和舞池,奔向市內的各大網紅街。
說起來,每個城市都有一條網紅街,但它們都是如何C位出道的?

在探訪一座城市前,預先在小紅書上搜索關鍵詞“網紅打卡”,你就能迅速定位到當地最適合逛街、出片率最高的網紅馬路。

雖說在網紅街打卡顯得逼格更高一些,但歸根結底,和爸爸媽媽們在景點前拍下到此一游的照片,委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你看那個在凹造型的PLMM,像不像在景點前揮舞絲巾的你媽媽?
Anyway,隨著網紅文化枝繁葉茂,如今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都陸續有了自己的網紅街。那么問題來了,到底誰才是中國第一網紅路?
細數全國網紅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就是近年來最火的網紅店一條街,上海就有許多條這樣的小馬路:武康路、愚園路、安福路、烏魯木齊中路……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后,杭州有屏風街,北京有楊梅竹斜街等等。
按理說一方水土養一方網紅店,但仔細看,這些馬路上的網紅店怎么都長得這么像?
北京楊梅竹斜街

上海烏魯木齊中路

第二類,本質上是商業街。
和北上廣相比,二線城市的網紅街主要集中在各大商圈。跟隨商圈誕生的網紅街有很多。在杭州,是湖濱街;在成都,是春熙路;在重慶,是解放碑。
杭州湖濱街

重慶解放碑

所以即使要在龍翔橋堵一小時,每個周末依然有烏泱泱的年輕人們執著地來湖濱街報道/打卡/拍網紅短視頻。
說到拍網紅短視頻,更多人知道這些網紅街正是源自那些名揚中外的街拍小視頻——好好走在路上,突然來了個劈叉或是單手空翻;穿著各類奇裝異服,留著清朝的辮子;又或是尬演不夠上檔次的土味劇情。
成都太古里


上海的南京東路、杭州的河坊街、南京的夫子廟、成都的寬窄巷子、北京的南鑼鼓巷……在統一的建筑風格下,這些網紅街面目模糊。
成都寬窄巷子


除了不同城市的本地特產,街上不少店鋪都被義烏小商品市場包圓了:手工皮具、冰箱貼、廉價玩偶、清一色的網紅小吃……你可以在淘寶上買到一模一樣,并且便宜得多的當地旅游紀念品。
盡管費力宣傳,同質化的網紅街還是難免讓人失望。飛行5小時、每天起早貪黑,結果逛了三天義烏小市場,這是何必呢?
——但,來都來了。
近幾年還出現了第四類新興網紅街,即人造景觀型網紅街。比如蘇州的淮海街,廣州的OMG直播街,佛山的BGM一番街。
蘇州淮海街


佛山BGM一番街


廣州OMG直播街

這些街道“copy不走樣”地搬來了日本、歐美、韓國的街景,林立的店招和色彩豐富的鋪面,讓你不花機票錢就身處異國街頭,出片效率火箭式上升。可以說,這些街道的誕生,就是沖著成為網紅而來的。
誰是你心中的TOP 1?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
文藝青年pick有歷史積淀的武康路;拍抖音的,更青睞太古里和三里屯;小紅書網紅偏愛出片率極高的特色網紅街;老派打卡愛好者,還是秉持著去上海就要去南京路,去北京就要去南鑼鼓巷的執念。
縱觀所有賽區保送的網紅馬路,來自上海賽區的選手憑借數量和質量成為了奪冠熱門。接下來我們不妨以上海為樣本,來看看網紅馬路的變遷。

上海武康路(賣家秀)

上海武康路(買家秀)

2012年,一家名叫Farine的面包店在武康路開張,“法式原產”、“手工面包”的噱頭,很快讓店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連趕時髦的阿姨爺叔也忍不住要買點來“搭搭味道”。
這開啟了武康路打卡的先河,也幫助武康路打開了網紅馬路的大門。

爾后WIYF冰激凌店、%ARABICA等等臺柱子接連登場,排隊都以1小時起計算。早在被喜茶和鮑師傅支配前,滬上人民就已經感受過被武康路支配的恐懼。

一個經典的武康路打卡三件套大約是這樣的:
選一家法式餐廳吃brunch或下午茶
?? 在武康大樓前打卡拍照
?? 買一杯時下最夯的網紅咖啡,并拍攝

不過好景不長。2017年,Farine面包店被爆出丑聞:一直使用過期發霉的面粉做面包。第二天鋪面就被查封了,而后同一個老板開的WIYF冰激凌店、Rachel’s漢堡店也紛紛關門大吉。
失去了多家網紅店的武康路,一下子陷入了冷清之中。

于是曾經遷徙到其他網紅街區的年輕人們,不久后又像候鳥般陸續回到了武康路。沒有了Farine,還有Peet‘s Coffee;沒有了WIYF冰激凌,還有LOKAL冰淇淋。

走紅、突發丑聞、被雪藏、再度翻紅——甚至比之前更紅,武康路的網紅街愛豆之路,走得跌宕起伏。不過有實力翻紅,說到底武康路確實還是有點東西的。
和附近的永康路、安福路等新興網紅街相比,武康路宛如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公子:
一條街上有37處歷史建筑,包括14處優秀歷史建筑。巴金、唐紹儀、陳立夫、黃興、陳毅……政治家、作家都曾居于此,因此武康路也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
——被文學巨匠、各界名流pick的地方,還能有差?

充滿老上海韻味的法式洋房、滿街的梧桐樹,這些現成的景觀讓武康路成為小資情調扛把子。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姑娘循著小紅書打卡攻略而來,手舉冰淇淋擺出各種pose,留下到此一游的倩影。
不少電影也在此取景,為武康路的走紅再次加了把火:《色戒》中的湯唯在這里放走了梁朝偉,《喜歡你》里周冬雨和金城武則在那座游客必打卡的武康大廈的陽臺上看了夕陽。


在他們并不久遠的印象里,都曾在中學英語作文里,代替李華向老外推薦過上海必游景點Nanjing Road。也曾被父母領著,在第一食品公司里買過零食,在寶大祥里買過衣服。
上海南京東路

直到近幾年,隨著購物渠道的增多,見多識廣的上海人民對于網紅街的期待也發生了變化。
淮海路和南京路未免太old school太不酷了,武康路、巨富長這樣適合拍照的發散式小馬路才更能收獲點贊。
上海巨鹿路

既然是網紅,就總有過氣的一天。上海的下一站網紅在哪里?還沒有人能夠回答。
但上海的網紅路發展過程,將成為其他城市的教科書。事實上,那些以商業街作為網紅路的城市,就處在上海的第一階段。待時機成熟,它們也終將擁有自己的“武康路”。

在這一點上,并不是付出就有收獲。比如成都的斥巨資打造的網紅街棗子巷,就因為規劃不當門庭冷落。
成都棗子巷

但是那些已經成為網紅的街道,也未必就賓主盡歡。成為網紅就意味著要付出代價。網紅如是,網紅店如是,網紅街也如是。
隨著網紅街繁榮起來的民宿,讓更多網紅涌入網紅街——住在武康路的老洋房里,說出去多有面兒。但商家只顧打著體驗老上海情調的噱頭吸引住戶,卻沒有提到,跟爺叔阿姨一起排隊用公用廁所,才是老公房里原汁原味的上海生活。
網紅街成為新景點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商家拼命試圖打造出下一個網紅街:一旦成了網紅,整條街就都雞犬升天,店租不必說,連這條街上的房租都水漲船高。
杭州獅虎橋路武林路

但以烏魯木齊中路、武康路等為代表的上海網紅小馬路,同時也是本地居民的生活區。上漲的網紅店熱潮就像全球變暖后不斷進擊的海岸線,本地居民堅守的陸地正不斷向后讓位著。
一位網友@小小的爛牙都忘了 偶爾上班路上導航還會經過以前生活過的街區,她記錄下了自己的感受。
“那條街成了網紅街,隔壁修起了藝術廊,菜市場在我拍完照片的第二天拆了。帶朋友同事們去喝過咖啡、吃過火鍋甜品、喝過雞尾酒、買過首飾鮮花。餐飲店招換了很多,給人錯覺好像不曾在那生活過一樣。很多東西從物質形態到精神形態都是會消失的。”
一位攝影師@Shu劉樹偉 也在微博提到了相似的經歷,他在烏魯木齊中路上偶然逛到一家品位不錯的眼鏡店,聽店主老夫婦講,這家開了30年的店馬上要關了,因為這種眼鏡店太過于”平民”,不夠洋氣,以后烏魯木齊中路就得開咖啡館和酒吧。
“大家原本覺得烏魯木齊路可愛、充滿生活氣,就是因為有很多店是生長出來的。一方面很市井,一方面自帶某種開闊性,‘本地又全球’。好的,這種生長馬上就被收割干凈啦。”他評論道。
網紅街可能是城市里細胞更新周期最短的器官,無論是原本存在的幾十年老店,還是初來乍到的網紅店,都得適應街上殘酷的淘汰機制。
據悉,湖濱商業街的淘汰率高達40%,武康路愚園路上的那些網紅店也日新月異,也許你上一次記號要打卡的,下一次去已經消失了。
上海愚園路

而就在前幾天,在武康路安福路交界處已經開了快15年的網紅酒吧馬里昂巴宣布即將離開。從2005年到2020年,馬里昂巴是武康路安福路街區從寂寂無名到紅遍上海的見證者。
上海武康路安福路路口

為了跟上新陳代謝的速度,上海的淮海中路、武漢的江漢路步行街、無錫的湖濱商業街等老牌網紅街也紛紛走起了地標翻新的路子,引進更多潮流項目,為的是吸引新鮮血液。
這固然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是我們還是忍不住好奇:這些馬路如今還屬于那些非年輕人和游客的普通人嗎?
這個國慶 & 中秋長假,
你去網紅街打卡了嗎?
撰文:萊斯利 / ttt
原標題:《到底誰才是中國第一網紅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