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在想來,竇唯根本不值得幾個女人爭搶丨破窗效應
原創(chuàng) 晏凌羊

文/晏凌羊
01
有一天,女兒逗號問我:如果爸爸找了新老婆(她認為我是她爸的舊老婆),你覺得那個新老婆會對我好嗎?
我回答她:“這個問題啊,10%取決于那個阿姨,90%取決于你爸爸。”
逗號問:“為什么呢?”
我就給逗號講了一個她身邊的真實故事。
小雅今年9歲,她的親奶奶在她出生前就去世了。
她爺爺跟奶奶感情甚篤,但奶奶去世后一年多,很快就找了一個配偶,小雅就有了新奶奶。
爺爺有點經濟實力,很寶貝小雅這個小孫女,新奶奶也對小孫女特別好。小孫女對親奶奶沒啥印象,就跟新奶奶很親。他們一家人在一起,也挺和和美美的。
我跟逗號說:“你爸很寶貝你,在阿姨面前說得上話,對阿姨好,且阿姨也比較會做人的話,她就會對你好的。”
這么一回答,我頓時覺得:能同時集齊這些前提條件,還是有點難度的。
我不會給逗號灌輸敵對思想,這一點是我能把控的,但其他的,還真的只能看因緣際會和命運造化。
我觀察了一下,發(fā)現這樣一個現象:有孩子的男人在喪偶或離異后再婚,他的新妻子是否會對他的兒女、孫子女好,很多程度上取決于他本身的經濟實力(在新組建的家庭中的話語權)以及他對兒女、孫子女的態(tài)度。
經濟實力強、話語權大又對與前任妻子的兒女、孫子女好的男人,他的再婚妻子欺負、虐待繼子女、繼孫子女的可能性非常小。
反之,呵呵。
離婚后,我從來不盼前夫不好,相反,希望他能一直發(fā)大財。這樣,他大概率上不會克扣給我女兒的撫養(yǎng)費。即使他再婚了,大概率上也會多一個關心(而不是欺負)我女兒的人。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子的:你寶貝什么人,并表現出很寶貝的樣子來,別人也會因為你的態(tài)度,不敢輕慢你所寶貝的東西或人。
你看不起你男朋友,還帶著男友參加聚會,參加聚會的朋友大多也會怠慢你的男朋友。
你很珍惜一樣物件,別人來到你的家里,看到你很寶貝那樣物件,也就不大敢亂動亂拿。
你老公若是很珍惜你,他家人在欺負你時,也會忌憚三分。
人還是那個人、物還是那件物,有人愛惜,就變珍貴。
有人爭,瘦田就變肥田。
沒人爭,肥田也變瘦田。
這就是“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
02
“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定律,反映在各個領域。
一件東西、一個人,你“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本想放棄,但若是另外一個人冒出來說:你不想要了就給我。你立馬覺得也許你本欲放棄的東西還是有價值的,不能便宜了別人。
商家有時候搞“饑餓營銷”,利用的正是這種心理。
某些東西,只要一搶起來,它的價值就會上升。
反映在愛情上,也是這樣的。
當年,王菲曾放棄香港優(yōu)渥的物質生活,住進了北京小胡同里的小平房。為了愛情,她早晨起床去公共廁所排隊倒馬桶,這畫面被媒體拍到以后引起眾人唏噓。

即便是明星的愛情,背后也會擁有一個平庸的真相:王菲是作為第三者,出現在竇唯的生活中的。竇唯當時已經跟姜昕同居了,卻劈腿了王菲。
“三人行”的現象,持續(xù)了兩年之久,甚至有一次,三個人坐在一起試圖解決問題。
竇唯說,我同時愛你們兩人。
王菲始終不說話,她覺得不做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許多回合過后,姜昕選擇退出。
可是,選擇了竇唯的王菲,依然跟姜昕掰扯不清。王菲去香港,他就去找姜昕。
為了鞏固戀愛成果,王菲覺得自己應該和竇唯“快點有寶寶”。

有一次,王菲突然回北京,想給竇唯一個驚喜,結果一進門就看到了一場“驚嚇”:竇唯和高原在一起。

再之后,王菲和竇唯離婚。
竇唯說,離婚是陰謀。
竇唯和高原結婚后,生了一個孩子,但后來兩個搞藝術的人因為無法聯手應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庭瑣事,最終于2004年分道揚鑣。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竇唯就是幾個女人爭搶的對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竇唯在音樂上是個大才子,卻不是一個很好的結婚對象。
可正是因為幾個女人像是爭搶“香饃饃”一樣爭搶他,他就變得“金貴”了起來,以至于大家都只看到他“奇貨可居”,卻忽視了他其實沒有那么好。
現實生活中,只要一出現“二女爭夫”或“兩男爭妻”的情節(jié),就難免變得很狗血。
在我們不懂事的年紀,難免會好勝心重。我們總想以某種方式跟另外一個同性一決高下,仿佛在這場戰(zhàn)役中,你獲得了“所爭之人”的青睞,你就是更有魅力的一方。
爭的雙方,看似很主動,但實際上都把自己視為一種“客體”。你的價值,并不是你自己說了算,而是跟另外一個人比較出來的,是由“被爭的人”投票選出來的。
可真正的愛情,是不會讓人太猶豫的。站在中間被爭的人會猶豫,往往是因為對兩個都不夠愛,又或者說,TA太貪婪。而貪婪,會成為殺死感情的最大元兇。
爭搶的人呢,最想要的結果便是“贏”,“對方到底是適合自己”反而被放到其次考量。到后來,往往只是贏了“人”。
當對方身上的“金貴感”消失,TA就變成了一個普通的人,TA身上那些讓你無法忍受的缺點,也就慢慢顯現了。
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二女爭夫”或“二男爭妻”,最終都會落個一拍三散的結局,就是因為“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定律發(fā)揮了作用。
03
一樣東西,很多人寶貝,它的價值會增高。
同樣的道理,若是被人嫌棄,它的價值會變低。
商品的價格,就是由這種供求關系決定的。
但是,大家發(fā)現沒有,人際關系也遵循這個規(guī)律?
你若是被人嫌棄、欺負,別人也會跟上。
人際關系也有“破窗效應”的。
所謂的“破窗效應”就是:一扇窗戶破了,若不及時修補,別人會產生破壞欲,讓它變得更殘破。

很多(不是全部)校園霸凌、職場霸凌,都是從受害人不敢說“不”、不敢維護自體尊嚴的完整性開始的。
一個人欺負了你,沒付出啥代價,另外一個人就想跟上。
此時的你,就成為了人人想打的“破窗”。
再往深層次地方找“破窗”源頭,恐怕還是得在家庭內部找。
遭受校園霸凌、職場霸凌的人,大多在家庭中也沒啥退路,家人對TA的心理支持力度較小。
這種“出了事沒人給兜著”的感覺,使得他們在校園、職場里表現得怯怯的。而這種怯意,能被那些以欺負別人為樂的校園(職場)惡魔看穿,他們像是惡狼嗅到小白兔的味道一般,會循著氣味跟來。
無論性格是軟弱還是剛烈,在家庭里被寶貝的人去到學校、職場后,被霸凌的可能性小。
會霸凌別人的人,骨子里認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他們最欺軟怕硬。家人對你的“寶貝”,無形中會給別人造成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威懾力。
如何避免孩子被霸凌?第一、在家庭內部給他們充足的愛和安全感;第二、教會他們保護自體尊嚴的完整性,防微杜漸,不讓自己成為“破窗”。
04
認識到以上這些道理,對我們而言最大的啟示是什么?
第一、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全世界都知道你愛著TA。這種愛,會對想欺負TA的人形成某種威懾力。
同理,你要明白:不敢公開愛你的人,多半心里有鬼。
第二、某樣東西或者某個人,需要你爭搶才能得到,那你要冷靜思考一下:TA是否有被爭搶的價值?你去爭搶,是因為那個東西或那個人很值,還是僅僅想“贏過別人”?
別輕易落入別人“饑餓營銷”的圈套,你在冷靜狀態(tài)下作出來的決定,才最適合你。
第三、如果沒有人珍惜你,至少你得學會珍愛自己。
年輕時候,遇到別人diss我,我會過度反省自己。可是,后來我發(fā)現,我越是自我反省,diss我的人越多。
對他們而言,沒有什么方式能比diss別人更能快速地找到優(yōu)越感以及打擊別人的快感了。
現在?我覺得,別人罵我,不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對,而是罵我的那個人是SB。
這也是我,作為一個中年女人的,蜜汁自信。
仔細想想,我們的人生余額已經不剩多少了。別人越是不愛我們,我們越應當學會珍愛自己。而珍愛自己的,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我是誰,我好不好,只能我自己說了算”。
人生的悲涼在于,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富春山居圖》,越是飽經磨難越是價值連城,但真正彩排的時候,我們演出的劇本卻可能是《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怎么辦?
越是不被人待見時,我們越要學會珍惜自己。
千萬不要有“和糟糕的人在一起,總比一個人好”的觀念,永遠不要害怕獨處,因為孤獨和死亡一樣永恒。
接納它,戰(zhàn)勝它。
僅此而已。
全文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