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何一到放假,時間就管不太好?
原創(chuàng) 李松蔚
小長假快到了,提幾條時間管理的建議。
管理好時間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最高境界,就是每天都活成自己想要的那樣。回首度過的假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剛好就是自己舒服的樣子,這是本事。
但要獲得這種能力,需要很多年的自我認知和修煉。——這一點特別關鍵,不要年紀輕輕就幻想自己「應該能管好時間」,想得太美了。我的讀者大多數(shù)都還年輕,有的還不清楚自己想怎么活,有的是知道卻做不到。有的人明明想學習,卻控制不住手癢打游戲,也有人剛好相反,想打游戲卻忍不住自責和焦慮,更慘的還會被人數(shù)落,每天吵架。要把這些沖突理順了,怎么都需要十年的歷練。十幾歲的小孩做不到,二十歲的大學生也不太可能。三十歲能做到80%,都算是驚人的成就了。
在那之前,每個假期都會糾結(jié),這是常態(tài)。明明有大把時間自由安排,卻怎么安排都不痛快。這樣的煩惱幾乎人人都有,不用指望能立刻擺脫。
話分兩頭說,雖然不能迅速擺脫,你還是需要勤加鍛煉,提升這份能力。下面是一些訣竅:
心態(tài)上,不用強求非要在一個假期中達到什么成就。就把它當成一個實驗,利用這個機會,觀察你是如何管理時間的:一天24小時怎么分配?做哪些事的時候是喜歡的?做哪些事不舒服?不舒服的時候怎么辦?
「實驗」是一個我特別喜歡的隱喻。既然是實驗,就允許各種各樣的嘗試,允許犯錯。反正實驗造成的破壞效果有限,一切損失都在可控范圍。——大不了就是幾天假期,又不是整個人生,搞砸了又怎么樣?何況準確地說,也不存在「搞砸」一說。因為做實驗是為了增進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它并沒有預設結(jié)果的方向。只要幫助我們理解更真實的自己,無論什么結(jié)果都是好結(jié)果。
比方說,你一直以為自己想看書學習,但是一個假期過去了,這本書從來都沒有打開過。這就是你的實驗結(jié)果。不用自責,這個結(jié)果是用來幫助你理解自己的。
你會從中學到,你沒有自己認為的「那么」想看書學習。說得直白一點,你有更感興趣的事。認知到這一點很重要。也許你就是更喜歡在外面奔跑,或者更享受和朋友聊天,或者你會從游戲或電視劇里獲得更多樂趣……這是你的天性。無論別人怎么說,他們認為你應該或者不應該做什么,但你就是你。你要接受「你就是你」的這個發(fā)現(xiàn)。
你也可能會學到,有些事是你不喜歡的,但又不得不做。你要慢慢學會找到適合平衡點,分配一些時間給這些不得不做的事。這也是時間管理的一部分。做這些事可能會給你帶來煩躁或不開心,很正常,你要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應對這些情緒。
同樣也要分配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你要學會做這些事的同時盡情享受,而不是邊做邊自責。允許自己在假期中給自己放個假(這似乎說不上是很大的罪過)。
學會在必要時求助別人,請人監(jiān)督。有些事有人盯著做,會比一個人更有效率。
再次提醒,不要奢望現(xiàn)在就有足夠的時間管理能力,你還在探索。一旦開始著急或自責了,別忘了提醒自己:是不是觸碰到了什么按鈕,以至于我開始自我苛求了?——這也正是你的一部分。哪怕認識到這一點,這個假期就沒有虛度。這種心態(tài)下你就不會失敗,做什么都是在更深入地認識自己。
另外,我也收到過很多家長的提問,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每到放假,他們也是左右為難。不想讓孩子被動地學習,假期當中每天都在催促和抵抗,他們希望孩子培養(yǎng)自覺自主的習慣;但又不敢真的放手,否則,就怕連基本的作業(yè)都完不成。
了解上面的原則,對父母也會有幫助。
把孩子管理時間的狀況,看成是正在發(fā)展的一種能力。對十幾歲的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他現(xiàn)在能力不夠,沒什么可失望的。他還在發(fā)展。
父母可以做的,就是為他的發(fā)展提供支持:
最簡單的支持方式,就是給孩子試錯的空間,不干涉,不限制,一切由他做主。
但期待一定要合理:孩子一開始肯定是做不好的,會搞砸。否則為什么叫「試錯」呢?挑戰(zhàn)一件超出他能力范圍的事,結(jié)果必然不如意。保持平常心,不要用人贓俱獲的口吻說什么:「你看,我就說你不行吧!」證明這個結(jié)論有什么可驕傲的呢?你是為了幫他建立自信,而不是打擊他的信心。
我建議你這樣說:「很好,經(jīng)過這個假期,你對自己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所以還是「實驗」的心態(tài)。每次實驗都在幫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早一點看到自己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所在,這是好事,雖然不見得是作為家長你喜歡的。但只有先承認了這些特點,你才能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應對。
你可能會擔心:如果他耽誤了特別重要的事怎么辦?——如果真是特別重要的事,你就要記得提醒,暫時替他負起責任來。
但你知道孩子成長的方向,將來遲早有一天是要自己負責的。所以要時不時地創(chuàng)造機會,像是這種假期,讓他有多一點的時間鍛煉自己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多一點的時間用來搞砸。爭取每搞砸一次,能力都增長一點。能力越大,責任才會越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