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東曲阜舉行“全球云祭孔”,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

2020年祭孔大典9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舉行。 梁犇 攝
中新網山東曲阜9月28日消息,適逢孔子誕辰2571周年,庚子年(2020年)祭孔大典9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舉行。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活動儀式將現場祭孔與全球孔廟“云祭孔”相結合,并啟用網上祭孔平臺,讓海內外各界人士線上線下同步參與,追思至圣先師孔子。

今年正值孔子誕辰2571周年。 梁犇 攝
“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當天上午,擊鼓鳴鐘,“啟戶”聲起,孔廟大成門應聲而開,孔子后裔、儒學專家代表、抗疫先進個人等300余位社會各界人士整理衣冠,莊然肅立,在司禮官的引領下,緩步行至大成殿前。

擊鼓鳴鐘,“啟戶”聲起,孔廟大成門應聲而開。 梁犇 攝
山東省副省長凌文主持祭祀典禮。各界祭祀者依次敬獻花籃、行鞠躬禮,共祭至圣孔子。“大哉夫子,萬世之師。天命木鐸,玉振金聲……”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干杰在現場恭讀祭文。

圖為學生在現場齊聲合誦儒學經典名句。 梁犇 攝
祭孔大典自古有之,是專為祭祀孔子而設的大型廟堂樂舞活動,目前已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借助今年啟用的網上祭孔平臺,公眾可通過線上3D模擬效果為孔子獻花、敬香等,表達對先賢圣哲的敬仰和追思之情。

社會各界人士在司禮官的引領下,緩步行至大成殿前。 梁犇 攝
“疫情的特殊形勢阻擋不了全球各界人士對孔老夫子的莊重懷念。”孔子第77代孫孔彪在受訪時說,他今年第一次參加祭孔大典,就趕上“云祭孔”的創新形式,感受到了儀式的隆重。作為孔氏后人,他將在大學教書過程中,言傳身教,引導年輕一代對孔子思想、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播、創新。

今年的活動儀式將現場祭孔與全球孔廟“云祭孔”相結合。 趙曉 攝
連續多年參加祭孔大典的中華孔子學會副秘書長、孔子第77代孫孔德立在受訪時說,今年到曲阜祭拜圣人的心情格外沉重。新冠疫情的暴發激發人們深刻反思,當不可抗拒的危機或災難發生時,人類應該如何應對,怎么平復恐慌的心情,這需要現代人從古代文明中汲取智慧,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和當代價值。

各界祭祀者依次敬獻花籃、行鞠躬禮,共祭先圣孔子。 梁犇 攝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賈建軍作為抗疫先進個人代表參加祭孔大典。他告訴記者,扎根孔子故里,自己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在“天下大同”“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觀的耳濡目染下,樹立家國情懷。“先有國,才有家。所以當疫情發生時,我們舍小家、顧大家,義不容辭地奔赴前線。”

祭孔大典自古有之,是專為祭祀孔子而設的大型廟堂樂舞活動。 梁犇 攝
參與組織祭孔大典的濟寧市文化傳承發展中心工作人員盧衍盛介紹說,今年曲阜與甘肅武威、浙江衢州、吉林長春、北京國子監等地的孔廟、文廟聯動合作,加強技術創新,全程在線直播,與世界各地分享祭孔大典的盛況,提升大眾參與的積極性,擴大祭孔活動的影響力,同時借助“云祭孔”的方式打造親民、永不落幕的孔子文化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生于山東曲阜,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所倡導的儒家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后世尊稱其為“至圣先師”。
(原題為《山東曲阜舉行“全球云祭孔” 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