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華仔在TME live首次過了個線上生日會
原創 刺猬公社編輯部 刺猬公社

作者 | 耕史
編輯 | Tim
“大家好,我是華仔劉德華”。
9月27日是“不老男神”華仔生日。昨晚8時,華仔“愛的連線”生日會在TME live如約上演,這是華仔出道以來的首個線上生日會。華仔通過這個“第一次”,聯唱12首新歌+經典,感謝歌迷39年來的一路陪伴,吸引全球近千萬粉絲上線“共同慶生”。
風采仍在,魅力依然。通過TME live的獨家呈現,華仔的深情演繹得以完美展現,再造標桿級現場。同時也讓粉絲的心里話,發射的“愛電波”,讓每一幀都跨越時空,傳到了華仔心里。

“華仔天地”是劉德華和粉絲一起建立的一個家,彼此以家人相稱,以往每年為了相見,都會舉行周年會慶或生日會。今年,受疫情影響,演唱會和歌迷活動都難以如期舉行,但向來對粉絲愛護有加的華仔還是決定借這種方式“想和大家相見”。
一身牛仔便服,加闊腿休閑褲,白色潮鞋,全球億萬粉絲中的“不老男神”劉德華,昨晚8時如約和大家相約在TME live特別現場。

出道39年,華仔第一次將這場名為“愛的連線”生日會借TME live辦到線上。
臉上每一道褶,嘴角每一道彎,都絲毫不減華仔的魅力,反而盡顯經歷年歲后的智慧與成熟。
在生日會現場,華仔激動地表示:“自從1988年有歌迷會開始,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p>
1小時的生日會里,華仔一邊與歌迷共話情誼,一邊演唱了12首作品。
從1991年發行的同名粵語大碟主打歌《愛不完》,到國語經典《忘情水》、《月亮代表我的心》、《一起走過的日子》,再到眾人熟悉可跟唱的代表作《肉麻情歌》、《心肝寶貝》、《真我的色彩》等,華仔將自己對家人、孩子、歌迷的愛,濃濃地唱到每一句里。
華仔的每一個標志性轉音、每一次吐息換氣、每一個真摯眼神,全部被實時收錄,無時差全球同步播放。

在唱到《心只有你》時,華仔終于再也難掩哽咽,眼眶泛淚。
在生日會上,華仔還披露了最近有在準備新的作品。其中一首新歌主打名為《繼續美麗》,華仔將首唱獻給了TME live,歌詞里飽含著對家鄉香港的滿滿祝福。
華仔說,“未來疫情好轉,大家身體健康,這是我今年最大的生日愿望”。他表示,感謝TME live平臺給與了這樣的機會,希望待疫情過去,能到各地辦線下活動。
在生日會上,華仔也和全世界歌迷一同回顧了以往生日會的“溫馨老照片”,伴隨音樂,全球歌迷一起共同溫暖抱團,回憶青春。
TME live的特別現場,讓每一位歌迷,不用費心搶票,不用長途跋涉,就能超越時空,成為華仔生日會現場的VIP,得以近距離欣賞偶像的每一細節表演,共情每一段“青春感動”。
據TME live數據顯示,華仔“愛的連線”生日會,僅QQ音樂就獲得了35.8萬用戶預約。1小時直播,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等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四大平臺,累計獲得近千萬人次觀看,真正做到了“用愛連線”,再造標桿級現場。

邀請歌壇巨星在線上開生日趴,TME live又創造了一個第一。
為了準備這次華仔生日會,TME live精心準備。而伴隨著華仔的加入,TME live的音樂版圖,從新生代新銳歌喉、到中生代實力,再到歌壇巨星,全部囊括,“一網打盡”。
作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的音樂現場娛樂品牌——TME live,于今年3月正式上線。短短數月時間,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都已經紛紛受邀來到TME live,分享好音樂。
他們當中既有歌壇新生代流行歌手的劉憲華、陳立農、R1SE,也有正處于“當打之年”中生代的袁婭維、徐佳瑩、楊丞琳、張杰,也有歌壇實力唱將代表A-Lin、劉若英、陳奕迅、五月天等。此外,來自海外的花澤香菜、Jessie J也受邀登臺,通過連線方式,跨海演出,獻上精彩。此次,華仔在TME live開趴開唱,有網友評,幾代人的音樂記憶,紛紛在TME live的舞臺被喚醒。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內容合作部負責人潘才俊認為,TME live的直播與一般直播,品質是完全不同的。
“市場上的直播帶有隨意性,而TME live任何一場演出,無論是什么形式,都是演唱會水準,凸顯匠人精神,而不是目前市場上興起于一時、便趨之若鶩的直播?!?/p>
在華仔的這場生日會上,不少網友除了為偶像送上“生日祝福”,也紛紛對TME live的音樂品質“點贊”。
“偶像開口脆”、“每一個音節、每一副表情都聽得看得一清二楚,”、“每一處轉音,都那么百轉千回”。

有專業樂迷表示,看傳統線下演唱會,歌迷們坐第一排和第八排,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第一排可能能聽得清楚,第八排就會有回響。雖然現場有氣氛,但音樂品質就會減弱一些?!暗碩ME live,感覺直接坐到了VIP席,能夠聽到最好的音樂品質?!?/p>
另外,看TME live和去線下看演唱會,還有一個體驗上的差異是“互動”。此次華仔的生日會,廣大粉絲們刷的最多的就是“生日快樂”,滿屏都是祝福。
TME live曾公布其有幾個“追求”,包括對演出品質的要求更高,對演出形式的表達更多元、對現場直播更專業、對互動設計更創新,對用戶觸達更精準、對內容宣發更多元。
“它不是要取代線下演唱會,而是要建立線下和線上的雙向聯動,堅持絕對精良的匠心之作,來實現音樂演出體驗的重塑與全面升級。”TME live相關負責人說。

有人說,TME live成立半年多而已,感覺把“半個華語圈”的歌手都請來了,背后是何原因?
對此,潘才俊認為,“背后是歌手與平臺之間的互相認可、雙向成就”。

據其介紹,創辦TME live的想法,早在2019年初就已有之。
“當時第一目標肯定是奔著線下演唱會的巨大市場去的,但隨著5G時代的到來,傳統演出市場與互聯網的邊界開始融合,用戶體驗與消費習慣也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從那時起,把線上直播+線下融合的想法就已經有了?!?/p>
在live直播方面,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確實早有布局。在2017年,其就推出了live house現場項目“樂人·live”,旨在通過線上直播演唱會的形式支持原創和獨立音樂人;
2018年11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又推出了“大音樂+超級現場”,邀請李宇春、羅志祥、張靚穎、李克勤等頂尖音樂人進行線上演出,為樂迷提供更近距離的現場演出體驗,相關活動也屢次登上熱搜,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這些都為TME live的舉辦提供了歌手資源上的累積,技術資源上的積累,廣大粉絲與騰訊音樂的用戶也在其中養成了“視聽結合”的直播消費習慣,為TME live的推出準備了天時、地利、人和。
2020年3月17日,TME live第一彈楊丞琳《刪·拾以后》線上演唱會出爐,為TME live“打了個樣”。

極速、超清的數字影音技術,讓數百萬粉絲在線觀看“流暢、清晰、不卡”;為楊丞琳深度定制的演出場景,凸顯歌手個性;實時有趣的粉絲互動,多元的觀影視角,讓每一位觀眾都“坐VIP席”;再加上楊丞琳自身超強的live實力,全程無剪輯one take,讓觀眾如臨現場,且還能感受到線下演唱會所無法感受到的音質細節。
誠如當時live主持人黃子佼說的那樣:線上音樂會可能更近,感覺就像在跟那個人對話一樣。
楊丞琳live首秀成功之后,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利用早先積累的華語音樂資源展開“邀約”,劉若英、A-Lin、袁婭維、蕭煌奇等紛紛空降TME live音樂現場,不斷刷新其視聽體驗極致的新高度。
從袁婭維在森林里自由歌唱,劉若英在古早劇場里淺吟懷舊,到五月天在萬人體育館里如約而歌,每一場TME live都無與倫比,每一場都與眾不同。
在這里,歌手感受到TME live制作高水準live的滿滿誠意、技術實力、平臺力量,TME live也收獲到了華語音樂圈對其制作口碑的高度認可。
據媒體報道,五月天就是看到了劉若英的演出,覺得做得很棒,于是決定借TME live的舞臺,繼續與粉絲們的每年“五月之約”。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做TME live的優勢很多,從平臺優勢、到用戶規模,讓音樂能有更多的呈現形式。
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在用戶規模方面,截至2019年6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四大音樂平臺,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已占有85.8%的市場份額,月活用戶超8億。
“市場規模龐大意味著覆蓋用戶類型廣泛,加上用戶粘性高,這是平臺舉辦各類音樂直播活動更容易引起破圈層的基礎前提?!笔袌龇治鋈耸恐赋?。
其次,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能夠將音樂作品融入旗下的泛娛樂鏈條之中,將音樂進化成現場live、演出以及各種內容分發渠道中不可或缺的地基,以此挖掘在內容上更多的可能性,豐富平臺的內容儲備,讓音樂人不止于唱。
再次,該集團有娛樂明星資源優勢,能夠將更多專業音樂創作者聚合在騰訊音樂旗下,進而創作出更多優質內容,從創作源頭上完善音樂內容生態,也體現出平臺強大的號召力。
最后,該集團在音樂人、用戶流量等資源儲備上有核心優勢,能針對音樂藝人進行精細化運營,通過舉辦騰訊音樂娛樂盛典等,來支持與鼓勵頂尖音樂人,增加音樂人對平臺的認同與粘性。
華仔1小時的線上生日會,聽的雖遠不過癮,但已成美好回憶。
憑借平臺實力,“朋友圈”里已囊括一系列華語樂壇偶像歌手、頂級巨星的TME live,最近一位官宣的嘉賓是“結石姐”Jessi J,不少樂迷已十分期待。未來在TME live的舞臺上還會看到哪些音樂人,無疑將超越想象。
END
內容產業報道第一新媒體
刺猬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互聯網資訊、社交、長視頻、短視頻、音頻、影視文娛、內容創業、二次元等。
投稿、轉載、媒介合作聯系微信號 | ciweimeijiejun
原標題:《華仔在TME live首次過了個線上生日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