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荷花獎”舞劇論壇:“問道”舞劇,破解難題
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正在上海進行最后的激烈角逐,9月26日,2020中國舞蹈高峰論壇暨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論壇在上海歌舞團舉行。

論壇
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中國舞蹈家協會分黨組書記羅斌、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許銳、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東方歌舞團一級編導周莉亞等匯聚一堂,以“面向與轉向:中國舞劇創作觀念、道路與問題探究”為主題,就當前舞劇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與困惑,各抒己見。
與會專家指出,近年來,中國舞劇創作出現了在“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幾個維度上和諧統一的“爆款”。

與會合影
這類作品設定了集中國故事、中國價值、中國形象、中國精神“四位一體”的美學原則,某種程度上建構著中國舞劇的全新價值體系,從而帶動了舞劇敘事邏輯的轉變,呈現出結構的深度戲劇化、調度的深度視聽化、形式的深度技術化。
上述轉向對舞劇藝術的四個支點“時空視聽”進行了新的探索,然而,作為體系化的核心——舞蹈語言的深耕仍顯不足。
另外,有與會專家對舞劇創作的外驅力與內驅力進行了思考:外部環境作為作品產生的土壤,直接決定了作品成色,而編導的創作初心、個人特質、藝術追求所構成的內驅力,也是創作優秀作品的關鍵,二者達到平衡與最優化,才是創作者最期望的創作狀態。
在文藝院團,制作人、藝術監制在舞劇創作中的角色和作用,是繞不過的話題。文藝院團的工作以演出為中心,這就需要創作的作品“走出去”,真正面對市場,同時在藝術制作和生產過程中,積極擁抱互聯網。除此之外,完善創作團隊及創作條件、對創作者給予充分信任、將演員培養作為工作重心,也是文藝院團應履行的責任。
另外,無論是自主創作還是委托創作,中國舞蹈家們的創新能力不斷更迭,而中國舞劇的特質也正在引起國際舞蹈學界的興趣。
同時,也有與會專家表示,中國舞劇發展四十余年,不少編導已經形成一種固定的比賽思維模式,即為獲獎而進行舞劇創作,導致同質化作品越來越多;編導自身創新意識不夠,使得作品缺乏時代特質,不能反映時代精神,這些問題值得探究。
另外,在與會專家看來,中國舞劇不僅要深度挖掘人性的內在表述,也應該立足中國性、時代性、大眾性,舞劇藝術的靈魂只有落于中國精神,才能創造大眾喜聞樂見的高峰作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