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頂著罵聲仍高居9.0,《惡之花》的“爛尾”真的錯了嗎?
原創(chuàng) 毒Sir Sir電影
這兩個月來,你們是不是為一個人操碎了心?
害怕他殺了人,害怕他被人殺。
老婆查他的黑歷史,爸媽拿他當工具人。
一不小心就要被撞死、淹死,日常鬼門關打卡。
誰?
時隔15年還能重新圈粉的——

不是因為他的不老顏。
是這部開播以來催人心肝的——
惡之花
?? ?

頂著“爛尾”的罵聲,評分仍然高居9.0。

能火得這么持久的,也就《惡之花》。
中途雖然因為疫情原因停播一段時間,但關于它的熱搜就沒停過——
“也太刺激了吧。”
“這下編劇要怎么往下編啊?”
“太慘了,結局必須給我安排HE!”
坦白說,看前幾集,Sir被震撼到。
設定上就很帶感。
男主都賢秀(李準基 飾演),化名為白希成。
為啥化名?
嗯……他身上有連環(huán)殺人的嫌疑。
天意弄人,他跟女警官車智元(文彩元 飾演)結婚生娃。
好在沒露餡兒,一家三口能開開心心過日子。

敏銳的女警官還是察覺到了蹊蹺。
這下刺激了。
小兩口前腳在家里搞浪漫,后腳就會在案發(fā)現(xiàn)場斗智斗勇。


分著看沒毛病,可連起來看呢,就像大家吐槽的。
硬傷不斷。
比如這么多警察圍著,男主還受重傷了。
你說不是強行煽情,誰信呢。

你可能也納悶,故事沒講好還給9分?
但Sir要說。
主題或許算不上深刻,結尾或許還留有bug。
但《惡之花》,是韓劇在好看上的又一次極致發(fā)揮。
01
李準基憑什么受歡迎。
因為他帥?
對。
除了帥,他也能演。
他演都賢秀,名場面之一,變臉。
明眸皓齒,縫隙里卻流淌著驚悚。

網(wǎng)友驚呼:這是韓版“張東升”啊。
哈哈,雖然都賢秀身上散發(fā)著危險的魅力。
但他倆可不是一類人。
張東升狠,卻不會對自己狠。
爬山,下毒,談判……
張東升看似把自己往絕路上逼。
實際上,他牢牢護著自己的根本利益——
過個舒坦日子。

他患有情感認知障礙,簡單地說就是共不了情。
在情感的桎梏下,還能演繹出角色三種極具反差的狀態(tài)。
才是李準基的亮點。
哪三種,我們一個個盤。
第一個,青年都賢秀。
在過去陰影中掙扎的人。

在學校被欺凌,相依為命的姐姐被迫遠走他鄉(xiāng)。


童年的遭遇把人生搞得一團糟。
甚至落下后遺癥——
老爸的幻覺經(jīng)常在眼前浮現(xiàn)。

又有誰會愛上自己?
自己有喜歡別人的資格嗎?
想著想著,他就把心給堵死了,不讓人進來。
可那天,女主車智元出現(xiàn)了。
這個性如驕陽的女人,居然瘋狂撩自己。

我不懂“愛”是什么感覺。
你再怎么主動,我都只能是一張撲克臉。

能完全沒反應?
Sir不信。
女主主動上門,來了個突然表白。
他怔住了,不敢看對方的臉。

都賢秀也不是呆子,他反問:
你知道你這人很奇怪嗎
你為什么喜歡我,為什么
我真的無法理解你

明面上在拒絕。
實際上像個純情男孩,還沒做好愛的準備。
渴望愛,卻不敢愛。
很矛盾,很掙扎,不好受吧。
情感功能有障礙的人,怎么傳達出來呢。
李準基的表情告訴了你。
眼神漂移,他在閃躲。

露出開心一笑,卻又馬上收回。

女主一路窮追不舍,好不容易把這座冰山給融掉了。
都賢秀,終于決心邁向第二階段——
白面都賢秀。
嘗試守護美好的人。

會做飯,會哄孩子,時不時撩撩老婆。
哼!這該死的魅力啊。


嗯……勤能補拙。
每天對著鏡子練習微笑。

日積月累,你也可以——
露出迷人的笑,精準get到老婆每個微表情的含義。

當然。
為了印象分。
童年的不幸,讓他比誰都清楚給人留下好印象的重要。

他給自己的店取名為“晨星停留的空間”。

匠心獨具,但丑陋的火神赫淮斯托斯,始終深愛著妻子維納斯。
小心思瞧出來了吧。
從字面看,也可以這么理解:
流浪的星辰,也就是無家可歸的他自己啊。
遇到妻子,有了孩子,才有了歸宿。
Sir之前說他像AI一樣扮演暖心老公,令人發(fā)毛。
看到后面,才發(fā)現(xiàn)他對妻子和女兒的發(fā)自內(nèi)心地關愛。
最好的證明。
明明他可以出國,避免自己暴露。
但他還是覺得,家人比天大。
此心安處是我家。
一個傷痕累累的人,能把愛學到這個份上。
得需要多大的決心和勇氣。

要想生活過得好,還得找到真兇,洗刷嫌疑。
在夜里,他變身成第三個狀態(tài)。
“黑化”都賢秀。
一個探索真相,自我救贖的“白夜追兇者”。

李準基演得不用力,卻透著狠勁。
他審訊起來,像是把人當成玩具。
隨時一錘子給你砸碎了。

哈哈,他飛檐走壁都不在話下。

一個人就敢闖進黑惡勢力的龍?zhí)痘⒀ㄕ勁小?/p>

找到元兇,一下子宰了他?
太便宜他了。
我要慢慢折磨你,讓你體會比死還難熬的滋味。

還跟他講大道理?
不給他點顏色看看,對得起這些年吃的苦嗎。

一個李準基,卻駕馭了三個角色的份量。
網(wǎng)友夸他,我服氣。
02
李準基優(yōu)秀是一碼事。
故事好不好,得另當別論。
的確,為了把虐戀貫徹到底,故事上難免有漏洞。
但《惡之花》有一招鮮——
讓你過足“電視癮”。
如果說《寄生蟲》代表著當代韓國電影工業(yè)的標桿,那么《惡之花》,就是韓國電視劇的新典范。
它的拍攝手法,一點也不深奧高端。
全都是很通俗、很類型化的拍法。
但也真奏效。
把你的心弦扣得死死的。
總在每一集的結尾,把氣氛拉到最高潮。
第2集。
昏暗的餐館里,穿著黑斗篷的兇手剛殺完人。

女主赫然發(fā)現(xiàn),這是我老公?

非法分子的老巢里,身后一排小弟。
老大貪得無厭地看了看手里的一億元。
觀眾的眼神,和男主一樣緊盯他,盼著他說出真相線索。

一通電話傳來,老大臉色一變,主意也跟著變。
此時男主接到女主電話,只要話稍有不對,立馬血濺當場。

偏偏你能知道的只有:
別走開,下周更精彩。
當然,不止下周有爆點,整部劇的閑筆也寥寥無幾。
主要的篇幅,在圍繞追兇的同時,還原出都賢秀改名換姓背后所牽涉的謎團。
剩下的筆墨,則用來塑造角色真實且復雜的人性。
這也是這部劇值得夸的第二個地方。
《惡之花》沒有把主要角色打成完全的惡,或是對人物身上的污點進行強烈抨擊。
惡,有時萌生自平庸。
女主辦的一個案子。
獨居老人被殺,兇手是照顧她的社工。
而她坦言殺人的真實原因竟是,每天走臺階太累。

僅僅因為——
好奇結果會如何
好奇以我為中心的世界將會發(fā)生何種變化

他作惡的目的單純得可怕——就是想在平庸的生活里,制造出一朵惡之花來。
惡意竟然是如此的自發(fā)而平常。
但我們就沒辦法找到善了嗎?
生長在污泥里的東西,就一定十惡不赦嗎?
不。
你可能還記得王爾德所說的:我們生活在陰溝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到了這部劇里,可以說。
渴望星空的花,身上總沾著些淤泥。
幾個主要角色也不例外。
身為警官的車智元,知道老公一直在騙自己后。
她用什么方式試探老公身份。
播放都賢秀母親生前的錄音。
因為他聽到這個,精神一定會崩潰。

狠也是人之常情啊。
誰被騙后沒有點報復的小心思呢。
記者金武鎮(zhèn)。
小時候帶頭欺凌都賢秀。
長大了滿腦子想整煽情新聞。

私底下偷偷錄音,想告發(fā)男主。
經(jīng)常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討喜的地方,你也看得到。
在面對黑惡團伙的時候,他沒有出賣男主。
而是……開始了秀場直播。
很壞,也很呆萌。

甚至被愛蒙了理性。
車智元接到命令,要逮捕老公。
她照辦了,為了做給同事看。
兩人一見面,她卻說:
快走,我讓你離開
走到我也找不到的地方

換做是你,面對一個愛了好幾年的人。
你能狠得下心嗎。
相比女主對愛情的執(zhí)著,男主姐姐都海秀是隨緣款。
她和弟弟一樣被童年陰影折磨,害怕黑暗和紅色。

照理說,是開始愛情最好的時候。
她婉拒了,選擇出國。

這不也是走出傷痛的人,真實的一面嗎?
仔細琢磨,你會發(fā)現(xiàn)這部劇把所謂的“惡”放在人性和情感的掙扎之中。
讓你自己去感受,再做出評判。
03
《惡之花》以一集一個驚天反轉的節(jié)奏,滾動著劇情。
副作用也有。
故事被這巨大的慣性挾持了。
慢下來。
那么觀眾就會嫌后期疲軟,說劇情拉胯了。
保持住。
過多的反轉,反而顯得刻意,也讓之前埋下的坑沒有余力去填補。
這樣的弊端在大結局時集中爆發(fā)。
隨著真兇的落網(wǎng),都賢秀當年的殺人嫌疑也得以洗刷。
他可以坦然活在陽光下。

好在他還能記得些許溫暖的畫面,兩人還能再續(xù)前緣。

又失憶,怎么還是韓劇老套路啊。
抱歉,其實大家吐槽的是更常見的套路——
挖坑忘了填,劇情漏洞大。
你能想到的有:
前幾集重點線索人物——鄭美淑。

最后她的確是出現(xiàn)了。
可男主似乎把她給忘在那個囚牢里,結局不明。

白院長夫婦,尤其白院長,倉皇退場。
一個滿腦子都是仕途醫(yī)療精英,為此不惜讓人頂替兒子,甚至與黑惡勢力有染。


Sir并不打算像問罪一樣如數(shù)羅列。
只想是回到這些年韓劇的通病——
爛尾。

應該說算不上爛。
它給了主角一個合理的結局,只是給予的驚喜,仍低于我們的期待值。
但。
我們真的就能完全嗤之以鼻嗎?
耐人尋味的是,和《惡之花》同期大結局的,是高分國劇《沉默的真相》。
二者巧合地相似——
都有一個由性侵引發(fā)的陳年錯案。
都是要背負著原罪,追尋光明。

每個信仰法律,追求公道的人,最終在法庭上認領了各自的結局:



也有一場審判。
但僅針對于殺了人的都海秀。
而且在證據(jù)不夠完善的情況下,評審團也選擇相信她,認定為過度防衛(wèi),但免于刑罰。

不在于判刑的輕重。
也不在于善良的人所要承受的代價。
而是兩個同樣出生入死的故事,所要尋找的,差別竟然如此之大。
都賢秀在尋找兇手,尋找真相。
《惡之花》前期的懸念在于每集一個可疑對象,從都賢秀自己,到司機樸景春,再到白院長。
一個個排除,最終逼近真兇。


從侯貴平第一次出場,我們就知道了他是冤枉的。
從李建國、孫傳福等人第一次聚首,我們就知道了他們是幕后的黑手。
一切幾乎都沒有懸念。
真相不需要尋找,它一開始就是現(xiàn)成的。
懸念只在于,主角們要設一個怎樣的局,才能完成救贖。
換句話說。
《沉默的真相》的故事站在終點,《惡之花》的故事站在起點。
但即使這樣,江陽卻要走過一段比都賢秀還要險惡的路。
這段路是什么呢?
沒有什么戲劇性的連環(huán)殺人案,精神認知障礙,警察與通緝犯的同床共枕。
只不過是最司空見慣的現(xiàn)實——
沉默。
這。
才是《惡之花》的“爛尾”,最刺痛我們的地方。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編輯助理:貧民窟的百萬雪糕
還不過癮?試試它們
原標題:《你們都噴的爛尾9.0,有一點我不服》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