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加州歷史上最大的十場火災,有五場正在燃燒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收錄于話題#對世界的態度85個
美國西海岸加州歷史上最大的十場火災,有五場正在燃燒。
目前,這些大火影響的面積已經超過一萬平方公里,占全州土地的比例超過3%,造成了26人死亡,7000多個房屋建筑被毀壞。
政府發布了疏散令,強制居民疏散,涉及到的地區包括納帕(Napa)、索諾瑪(Sonoma)等,已經超過十萬人被疏散。

圖片來源:Los Angels Times
燃燒的大火,殘頹的家園,人們不得不在疫情下,冒著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險,迅速撤離。
火勢尚未停止,末日卻已逼近。

圖片來源:Noah Berger / AP
截止到9月26日,加州今年已經發生了7982起火災。
2019年同期,加州發生的火災在4000起左右,相比較而言,今年的火災幾乎翻倍,火災受災面積到200多萬英畝,相當于南京這么大。


圖片來源:美聯社
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橙紅色,是因為火災伴隨著大量濃煙,濃煙里的大粒徑顆粒會產生散射,波長較長的紅橙光散射更為明顯,就形成了這樣橙紅色場面,也是高中物理知識中的「丁達爾效應」。
可是,這些「漂亮圖片」不是末日電影中的精彩劇照,而是大洋彼岸實實在在燃燒著的火災,讓太多人流離失所。
去掉了這層詭異的「濾鏡」,我們不得不問:為什么加州火災如此嚴重?究竟是誰在「縱火」?

火災的發生有三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可燃物、合適的溫度、氧氣。
在加州這個陽光地帶,夏季溫度高、降水少,植被容易干燥缺水,只要有火源,就很容易發生火災。
加州有著大量的森林和草地,這些植被覆蓋住了整個州的三分之一面積。山野中長滿了許多的桉樹與灌木叢,其中有一種灌木叫做「查帕拉爾」(chaparral),它的葉子中含有有蠟和油脂,極易被點燃。
這些植被本來自然生長,水分豐富,但當高溫來臨、缺少水分,它們就變得易燃。
本來,自然界中存在著一定量的干燥植被也很正常。
但長期的溫度升高導致干旱的時間大大延長,這些植物也變得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甲蟲的侵襲,產生蟲害等疾病。生了病的草木自然變得更加干燥,也更容易枯死了。
于是,成千上萬枯死的植物就成了火勢的受難者和傳遞者,它們不僅更容易燃燒,若發生爆炸,更是巨大的危害。
火災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每年的7、8月份,是季風的高峰期,而美國西海岸的年降雨量中,季風帶來的降水就占了一半。
但在今年,情況就不妙了。
這次西南季風威力減弱,使得西海岸降水量大幅減少。根據數據顯示,加州被認為是「嚴重干旱」的地區,且程度有加深的趨勢,已經出現了部分「極端干旱」的地區。

數據來源:USDM
在降水少的情況下,植被就更容易起火了。
如果遇上火源,火災就加更不可避免。按照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的說法,加州很多地方的火災,是由于雷擊引發的。
更糟的是,颶風的到來,還給加州大火助燃了一把。
每年的8、9月份是大西洋颶風十分活躍的時刻,今年的颶風尤其多,以至于「颶風命名即將耗盡」還上了熱搜。
但是這樣的颶風,不僅不會給西海岸的加州帶來降水,而是讓加州的植物更加干燥,火勢蔓延,可謂是「火上澆油」。
就在剛過去的9月24日,一場四級颶風勞拉襲擊了路易斯安那州,對加州火勢,有增無減。
加州大火,除了可以說是天災的自然因素,還有來自管理的人為因素。
前面提到,加州在夏秋季節就容易發生火災,往往在9月、10月達到頂峰。所以,為了控制每年的火勢,人們會提前、人為地點燃一些火苗,焚燒掉一些干燥的灌木叢和過于茂密的樹叢,以減緩山火季節時的火災范圍。
這樣的「火災」為生態系統自然更替中的一環,它可以使得生態系統煥發新生,也為大火減少「媒介」。
除此之外,加利福尼亞州還會「戰略性部署」山羊群,用以吃掉那些過多過繁的草叢,減輕大火蔓延的速度和范圍。
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這些針對大火的預防措施也不得不暫停了。

圖片來源:RFI
此外,加州的人口數量,也成大火頻發的因素。
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人口第一大州,近4000萬人,比第二名德克薩斯州多出超過1000萬人口。
這樣龐大的人口,使得加州需要不斷擴展城郊外延,這就導致很多新的建筑物會建在火災高風險區。而且,因為需求不斷擴大,美國西部部分州的建筑標準甚至變得更為寬松,留下了火災隱患。
與此同時,加州的許多基礎電力設施并沒有得到有效保障。
太平洋瓦電公司(Pacific Gas and Electric Company,簡稱PG&E)為加州的大部分地區提供電力服務。
2018年,這家公司被要求對加州的「坎普大火」( Camp Fire)負責,公司代表在法庭上承認,公司所提供的劣質設備引起了這場大火。
在接受了84項過失殺人罪后,太平洋瓦電公司需要對火災做出255億美元的賠償。
于是,太平洋瓦電公司申請了破產保護。

圖片來源:Fox Business
這只是被廣為報道的其中一起案例。
現實中,不難推測,加州的電力傳輸存在著相當大的隱患,這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火災的發生和嚴重性。
本就容易著火的自然環境,在人類頻繁活動與管理失策中,顯得更加脆弱。
而在刷新各項記錄的加州,在美國疫情下,也凸顯得更加悲慘。

可以預測的是,在未來,類似的大火災難會不斷重復上演。
前面說到,加州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夏季氣溫高、降水少,植被干燥易燃。
也就是說,氣溫越高,植被越干燥,越容易失火。
事實也是如此。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統計,今年是北半球有記錄以來的最熱夏季和最熱8月,比20世紀8月份的平均氣溫15.6℃高出了近1℃。
這樣的熱度就會產生異常天氣,異常天氣之下又會有更多的異常自然現象。
「熱浪」(Heat Wave)就是其中之一。它指的是一個地區保持連日異常高溫的現象。
這是全球變暖的直接后果之一。
隨著氣候變暖,熱浪在全球出現得越發頻繁,所形成的強度也越來越高。
在美國的1960年代,平均每年會出現兩次熱浪,到了2010年代,平均每年超過6次,這都是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難以忽視的異常天氣。
加州林業和消防局(CAL FIRE)的數據顯示,目前加州正在燃燒著的5場大火,起因均為閃電,屬于「閃電綜合體火災」。根據氣象學家界的研究,這種頻繁發生、異常的閃電,就與熱浪密不可分。

數據來源:USGCRP
從今年的晚春開始,美國的熱浪就已經出現了。
到了8月份,熱帶風暴福斯托(Fausto)還帶來了一股強烈的熱浪,這一波接一波,就給山火提供了「熱度」。
除此之外,全球變暖還把地球的「濕度」降低了。
今年5月,美國的積雪就已經融化。全球變暖導致春夏季氣溫快速增高,積雪儲存不足、快速融化,那些原本由高山融雪而得來的水源就會被提早蒸發、使用,這也就增加了干旱的可能性。
溫度升高也會促使水分的蒸發加速,從地表到吹拂著的風都是干燥的。
足夠高溫了,也足夠干旱了,大火蓄勢待發。
等到閃電在炎熱干燥的天氣下點起火苗,迅速就會成為燎原之勢、不可收拾。

圖片來源:Green peace
全球變暖,對于個體來說,好像只是地球溫度升高了那么一點,人們的夏天熱了那么一點。
但就是這么一點變化,就足以給一些地區帶來極端氣候。
控制地球變暖的努力,最集中的體現是2015年12月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
在這一會議上,195個締約方一致同意,將全球變暖升溫幅度,控制在較工業化之前水平2℃以內,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C 之內。
所謂工業化之前的時間段定義為1850-1900年的均值。
2℃與1.5°C,貌似只差0.5°C,但只是0.5°C的變暖,也可能會帶來天壤之別。
這是為什么在2015年巴黎協定之后,201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一份《全球升溫 1.5oC 特別報告》,呼吁全球應該共同努力,實現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oC 的范圍。
IPCC的主席翟盤茂說:
「我們所講的1.5和2攝氏度,指的是在全球平均的情況下,也就是全球所有的地區、每一天的平均溫度都提高0.5度,從這個角度來看,溫度的升高還是非常明顯的。過去觀測到的變化和通過計算模擬的未來變化都表明,全球地表溫度升高0.5攝氏度,會讓高溫熱浪,以及部分地區的強降水和干旱等極端天氣事件的風險明顯增加。與2攝氏度相比,1.5攝氏度的升溫能夠降低格陵蘭島冰蓋消失,以及海平面上升數米等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的風險,可以減輕陸地、淡水和沿岸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更好地保護它們為人類服務的功能,可以降低海洋溫度升高以及海洋酸化加劇等風險,降低對海洋生物、海洋生態及漁業等各方面的影響,在城市區域將能夠大幅度減少高溫熱浪和空氣污染,對農村來說,則可以減少玉米、水稻和小麥等農作物產量降低的風險。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升溫1.5攝氏度都能夠有效地降低氣候風險,但是對于經濟基礎薄弱,受極端天氣影響較大的沿海和小島嶼國家,以及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其所帶來的影響更加重要,因為氣候變化對這些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的影響更大。」
加州熊熊燃燒的大火,正是全球變暖之下帶來的極端天氣之一。

山火是生態系統周期中會經歷的一環,它本來可以為自然燒去不必要的枝條,提供新的養料。
然而,山火一旦失控,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被打開,這大火就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了。
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美國這一系列火災的規模已經創下了歷史紀錄,這樣的大火若無法及時遏制,很有可能會永久改變生態系統。
如今,這火已經擴散到了加拿大,據歐盟的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opernicus ECMWF)發布的圖像顯示,美國大火產生的煙霧也已經橫跨大西洋飄向了歐洲。
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MAS)的科學家馬克·帕林頓(Mark Parrington)表示:
「這些大火正在向大氣釋放出如此多的污染,以至我們可以看到8000多公里外的濃煙,這反映出它們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具有毀滅性?!?/p>
我們一般用「AQI指數」來衡量空氣質量,美國環保局一般是以1至500來劃分污染等級:
若是指數為0~50,則為「健康」;
若是在100以上,患有心臟病或者肺部疾病的敏感人群就要警惕了;
如果AQI指數大于300,環保局就會發布「緊急情況」的指令,提醒人們若暴露在這個高污染的空氣中長達24小時或更長時間,可能會引起危險。
如今,美國的山火肆虐、煙霧彌漫,檢測出來的AQI指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原本設定的最大值500,在俄勒岡州的實時空氣質量監測點上,這個數值已經達到了約700左右。

圖片來源:Green peace
這些細小的顆粒物懸浮在空中,若是被人體吸入,極易導致健康問題。我們最熟悉的顆粒PM2.5就是讓人擔憂的顆粒物之一,若人們吸入了PM2.5,人體是無法過濾的,它會永久沉積在肺中。
更不要說那些比PM2.5更小的顆粒物了,它們甚至可能會進入血液。
這些顆粒物進入人體后,可能會引發心律不齊、哮喘、心臟病等疾病,而這些都還只是人們所研究出來的顆粒物質AQI值處于300時的結果,對于AQI指數增加到兩倍多時,會對人體產生什么樣的危害,目前尚未清楚。

圖片來源:法新社
室外是呆不下去了,可是對于疫情下的美國人來說,在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同樣是危險的。
真是進退兩難。
加州的空氣凈化器已經銷售一空,供不應求。
人們現在看到的火勢已是觸目驚心,更可悲的是,如果不遏制,情況可能會更糟 。
因此,美國的氣象學家、環境學家們呼吁政府花更多的資金和精力來防控山火,否則加州的情況會更加慘烈。
其實,除了加州大火,這兩年全球多地都出現過大規模的火災。南美洲的巴西亞馬遜森林就出現了大火,煙霧毒害著這個「地球之肺」,澳大利亞的山火也連燒了四個月,無數動物傷亡。

圖片來源:路透社
因此,全球變暖引發的加州大火,其實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的縮影。
如果人們繼續無節制地燃燒能源、砍伐樹木,全球變暖引起的一系列反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都會繼續惡化。
如果覺得這些變化只是遙遠的、緩慢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北極、南極的冰川融化,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海平面,這會引起海洋風暴的加劇。
據南極勘察科學部負責人沃恩教授(David Vaughan)解釋,海平面升高會使得原本千年一遇的風暴變得越來越頻繁,每升高50厘米,可能變為百年一遇,若升高一米,就可能每10年發生一次。更不用說隨著海平面提高,多少沿海地區都會被吞沒。
而全球變暖帶來的極端天氣,除了熱浪,還有厄爾尼諾現象、洪水、颶風等危害著人們。
如果這些仍然不夠貼近生活,接下來的這一點可就不得不警惕了。
全球變暖還會加劇地球的糧食危機。
研究表明,在那些大量種植水稻的熱帶地區,如果溫度繼續升高,土地內的養分就會加速流失,糧食就會減產。根據聯合國在2019年發布的《氣候變化和土地特別報告》,到2050年,全球變暖可能會導致食物價格抬高23%。
因此,即使不為了遠方的大火,不為了那些「遙遠的哭聲」,也應更多地關注全球變暖的氣候問題。
雖然這些問題并非一時能夠解決,但就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專家布蘭登·柯林斯(Brandon Collins)所說的:
「我們并非注定要承受這一切,但這一切不是我們在一年間就可以改變的?!?/p>
人們能改變,也應當改變。
即使這個變化需要漫長的時間?!?/p>
參考文獻
Bill McKibben.In a Historic Wildfire Season, It’s Time to Follow the Lead of Young Campaigners.New Yorker,2020-09-16.
Anna Wiener.An Apocalyptic August in California.New Yorker,2020.09.16.
Robert P. Baird. The Recurring Trauma of California’s Wildfires. New Yorker,2020-09-16.
Peter Kalmus.Natasha Stavros.With global heating, expect inferno seasons in the American West,2020-09-12.
Steve Keen. The appallingly ba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Globalizations,2020-09-01.
Joseph Winters.Oregon’s air quality is so far beyond ‘hazardous’ that no one knows what it means for health,2020-09-11.
馮迪凡.已經20多天了,加州這把大火為何燒得這么旺.第一財經,2020-09-18.
高山.美國加州山火為何今年又最大.新華網,2020-09-18.
王美麗.加州山火為何總是燒不盡.中國氣象報,2018-11-09.
原標題:《加州歷史上最大的十場火災,有五場正在燃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