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傳薪計劃新聞作品獲首屆上海公益新聞獎一等獎
由上海公益新媒體中心、SMG融媒體中心、SMG東方廣播中心共同主辦的“2020公益盛典”9月26日舉行。澎湃新聞聯合發起的“傳薪計劃”公益項目新聞作品《抱薪者|六一兒童節,抗疫烈士彭銀華的孩子在武漢出生》,在盛典上獲得首屆“上海公益新聞獎”最佳新媒體報道獎一等獎。

彭銀華妻女離開手術室。澎湃新聞記者 鄭朝淵圖
為進一步促進更多媒體工作者投身公益,關注社會善舉,傳播公益典范,弘揚公益精神,做社會公益事業的實踐者、傳播者和推動者,首屆“上海公益新聞獎”評選活動應運而生。活動由上海初心為愛公益基金會、復旦大學新聞學院、SMG融媒體中心、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研究中心、澎湃新聞、新浪上海、上海公益新媒體中心共同主辦。
活動共設3個評選項目:圖文報道類作品參評項目、視頻報道類作品參評項目、新媒體類作品參評項目。經過單位推薦、主辦方資格審查,共有30件作品參與終審評選。參評作品均為扶貧、教育、醫療、賑災、扶老、助殘、救孤、環保、文化等公益、志愿領域優秀新聞報道。
最終,主辦方共評選出獲獎作品18件,分別為:“最佳圖文報道獎”一等獎1件、二等獎3件、三等獎4件;“最佳視頻報道獎”一等獎1件、二等獎2件、三等獎2件;“最佳新媒體報道獎”一等獎1件、二等獎1件、三等獎3件。
傳薪計劃由澎湃新聞、深圳市恒暉公益基金會和沿海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18日聯合發起,旨在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英雄的子女提供長期的教育支持和陪伴關懷。截至2020年8月,傳薪計劃已累計支持100個英雄家庭的157名子女,總計撥付2020年度教育支持資金1,470,400元。彭銀華家庭是傳薪計劃首批支持的英雄家庭之一。
彭銀華,男,1990年12月生,生前系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1月25日,彭銀華在抗擊疫情一線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經搶救無效于2020年2月20日去世,年僅29歲。
據新華社4月2日報道,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據《烈士褒揚條例》和《退役軍人事務部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關于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的通知》精神,評定彭銀華等14名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為首批烈士。

彭銀華在金銀潭醫院治療。
6月1日兒童節,彭銀華烈士去世后的第102天,他的妻子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通過剖腹產誕下一名女嬰,母女平安。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為大眾謀福利者,不可使其困頓于荊棘。”傳薪計劃將覆蓋全國所有為抗擊疫情不幸犧牲的醫務工作者、解放軍指戰員、公益組織人員、社區工作者、記者、公安民警、基層干部、志愿者等,重點為犧牲英雄的子女提供長期的教育支持和陪伴關懷。深圳市恒暉公益基金會負責具體實施,沿海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提供資金支持,澎湃新聞提供媒體支持。
傳薪計劃以“自愿”“不打擾”為原則,在支持受益人及其家庭的同時,將嚴格保護好受益人家庭的隱私信息。
除支持成長教育資金外,傳薪計劃的公益陪伴活動也在持續完善和逐步實施中。公益陪伴以“薪火寶貝”的需求為根本,在項目范圍內最大程度讓孩子們有所收獲。目前公益陪伴設計方案包括賦能家長、成長檔案、住院醫療保障、朋輩導師、夏令營/冬令營和公益組織實習等6個方面內容。
此前的9月19日,傳薪計劃獲得了2020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鵬華·抗擊疫情及公共衛生特別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